余新志[沫若書畫院院長、教授]

余新志[沫若書畫院院長、教授]
余新志[沫若書畫院院長、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余新志,又名新治,洲山,字翔海,號石竹齋主人。祖籍四川樂山,現居北京。為中國沫若書畫院創始人、終身院長,藝術總監,國家一級美術師。蘭州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特聘美術教授、兼任中國詩書畫院、中國當代書畫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及徐悲鴻畫院、世界名人中心藝術顧問、中央電視台描繪新農村全國美術作品展主評審、中國歷史博物館藝委會委員等。

基本信息

沫若書畫院院長、教授

男,1945年11月生於四川樂山,大學,著名國畫家。現為沫若書畫院院長、教授。兼任中國詩書畫院、中華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天下名人館、藝術顧問等職60餘個。先後在中國美術館、香港、西歐等國內外舉辦個人畫展數十次。出版有《余新志畫集》、《余新志竹畫欣賞》等多部專著,其傳記入《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大辭典》、《中國當代名人大典》、《世界書畫名家大辭典》等數百部辭書。1993年被授予“世界藝術名人”的稱號。余新志先生他自幼酷愛繪畫,從事中國畫學習創作50餘年。擅長寫意花鳥、兼工山水,尤精於畫竹。其畫風,自成一格,既有深厚的傳統筆墨功底,更有樸質生活的情感。形與神的意趣,墨與色的交融,更是典雅清新。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他就在中國美術館我國香港、西歐、新加坡、泰國等國內外舉辦過數十次個人畫展.並多次在國內外大展中獲獎.其代表作品《浩氣長存》獲世界華藝術家成就特別獎;八十年代《雄鷹》獲國際榮譽金獎。《堂堂正氣》獲2000年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書畫精品大展特別獎。出版有《余新志畫集》、《余新志竹畫欣賞》、《余新志寫意花鳥》等多部專著在國內外發行。

余先生不但在繪畫上取得成就,還在中國畫理論上獨到的見解,他還在中國畫誶上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中國畫的“根”是筆墨,“魂”是神韻。他撰寫了不少很有見地的文章。如《中國畫的十大特點》、《怎樣畫竹》等在《中國書畫報》、《美術報》等許多學術報刊刊登。他創作的不少佳作巨幅,被陳列在北京天安門、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以及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等。中央廣播電台早在80年代就專輯報導過他藝術成就。《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時代畫報》、《中國書畫報》、《美術報》等數百家報刊先後刊登作品和文章,專版介紹過他的藝術生涯。其傳記已載入《中國人物年鑑》、《中國現代美術家名人大辭典》、《世界人物辭海》等百餘部辭書。1989年余新志先生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以墨竹為主題的個人藝術作品展,被當時在京的眾多媒體報刊譽為“板橋之後墨竹人”。他畫的竹展現的是另一種時代精神;即有傳統文人畫的筆墨意趣、又具有自身的樸拙質感,挺拔粗壯的川南之竹與遒勁飄逸的北國秀竹,剛柔相襯,和美統一,風流儒雅而不失莊重淳厚、給人以全新的視覺美感。難怪,1987年,他創作的墨竹四條收音機《風晴雨露》,一經面世便引起關注,四川美術出版社還特地為印製“年畫條幅”,以滿足慕竹者與書畫愛好者的競相珍藏,創下了當年年畫發行的可喜佳績,1993年中國郵票總公司專門致函邀請余新志赴京創作,其間創作完成了以竹為題的郵品設計,其作品《春風滿林》被印製成郵折封在全世界發行,發行量高達上百萬套從而使他的墨竹藝術享譽海內外。

“墨竹”在中國畫的創作中由於僅僅是運用筆墨線條來表現其神韻,故尤見其艱深畏難,令許多畫者都望而卻步,或者終其一生都不得要領;要想超越古人而獨創一派,更是難上之難。余新志先生自幼生活在竹林環抱的秀麗山川----嘉州樂山,與竹相濡以沫,似乎竹之精靈已融入其身,40餘年不懈努力,終於成就了獨具魅力的墨竹藝術:其質感、神韻與真淳的精神氣質。

余新志不僅在事業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他依然保持布衣本色,樸拙低調,為了一本文本典籍花上千萬的錢也再所不惜,而平日裡卻總是一身布衣;一輛舊腳踏車伴他出行。他惟一的奢就是居所四周遍種修竹,庭前置一親手鐫刻的匾額“石竹齋”,以言情志。“去盡繁華見真淳”,可以代表余新志的精神品質與藝術境界。正由於此,他的墨竹藝術才受到同行及收藏家們的青睞,正因為他去盡浮華,以真淳示人,並且始終堅持三個原則:為藝術負責,為歷史負責,為自己負責。所以他的墨竹藝術,才給人以“筆筆見精神”的獨特魅力。

余新志先生,除了他的墨竹畫著稱於世以外,他的畫路十分寬廣,花鳥、山水、人物都很精到、大氣。他的花鳥畫除了吸收古人的傳統筆墨神韻外,更是從現實生活中寫生、提煉創作而來,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強烈的時代特點。他的巨幅畫作《鶯歌燕舞》創作於20世紀70年代初,畫面上數十隻鳥雀騰飛,數十種花竟相鬥艷,整幅畫面呈現出一派生機,大有乾坤萬里春之勢。他傾情創作的極富生活情趣和時代特點的新作《不是春光,勝似春光》被珍藏在毛主席詩詞名家書畫精品大畫冊里。還有不少新作如《征服》、《竹鳥談詩》、《鴿魂》、《清風雅韻》、《十里春風》都給人以全新的美感。

陳列於北京天安門城樓的《森風雀舞》,可以說是余新志先生又一大膽創新傑作。他把墨竹、孔雀、山水巧妙地融為一體,構圖嚴謹、筆墨雄渾、氣韻奪人。畫之近景,刻意寫就雄勁挺昂的墨竹,中景以蒼柔簡潔的筆墨,勾勒出突兀的奇石與奔騰的激流。畫面的視覺中心是筆墨大氣、情態生動的孔雀與背景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他的山水畫更是氣勢磅礴,波瀾壯觀。他在海南遊覽觀光寫生,收集了大量素材之後,創作了一丈五尺長、寬六尺的巨幅山水《弄潮》,陳列于海南文昌市政府大樓。這是他的又一傑作。他把廣闊無垠洶湧澎湃的海水,拍打巨石岸礁,表現得淋漓盡致。遠景天空海歐翱翔,近景椰林海風巨浪,畫面的壯觀景象,讓觀者心潮起伏,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余新志先生,熱愛家鄉,思念家鄉,他為了創作一幅家鄉的水畫?樂山巨型睡佛,帶著畫板跋山涉水,走遍了大佛山和烏龍山的景點寫生,還到岷江對岸,對“睡佛”作了大量寫生,傾情創作了一丈五尺長、寬六尺多巨作睡佛,用完美的中國畫藝術形式,展現在人們的面前,讓世界認識了解、感受樂山巨型睡佛壯美與獨特的神韻。這是他山水畫的又一巨作。

看了余新志先生的山水、花鳥、人物,無不感到是一種全新的美的享受。他的畫無論是小品尺幅,還是巨幅大作;無論是彩色的,還是純墨味的,都生動傳神,獨具魅力。他的畫,好就好在有筆墨功底,有創新,有個性,詩情畫意;書法功底也很深厚,韻味無窮。我們衷心祝願他在今後的藝術道路上,創作出更多更新更美好的畫卷。

榮譽

20世紀80年代就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人個畫展,被譽為“板橋之後墨竹人”。繼後又在中國香港和德國、日本、新加坡、泰國等地舉辦過數十次個人畫展,並在大展中多次獲大獎。其代表作品((浩氣長存》獲世界華人藝術家成就特別獎; 《雄鷹》獲國際榮譽金獎; 《堂堂正氣》獲2000年中國美協、中國書協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書畫精品大展特別獎。被評為“中國歷代書畫名家” “中國百傑藝德雙馨藝術家”。

1990年,北京市政府、天安門管委會特邀請全國著名畫家關山月、李可染、尹瘦石、吳青霞、余新志等十八位畫家登天安門

城樓,設國宴招待的觀禮活動。創作巨幅《長春頌》陳列於天安門城樓。l999年北京市政府天安門再次邀請他創作《森風雀舞》巨幅,收藏陳列於天安門城樓,慶祝建國50周年。

1993年應中國郵票總局特邀赴京創作《春風滿林》出版其墨竹郵折封,發行上百萬套,從而使他的墨竹藝術響譽海內外。2003年之後,相繼出版了中國書畫百傑《余新志墨竹專輯》、 《余新志武夷山寫生作品集》、 《余新志花鳥選集》三套明信片,在國內外發行。2010年中國郵票總局再次編輯《中華文化名家一餘新志國畫選》專題紀念郵票,在國內外發行,傳承歷史,交融世界。受到廣大藏家愛好者追捧珍藏。

2005年,應特邀創作巨幅《乾坤競秀》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陳列。

2006年,中央電視台以《中國當代畫竹第一人一走進余新志))專題採訪,多次報導,介紹了他的藝術成就。

2007年應蒙古人民共和國政府之邀請出訪,授予他“成吉思汗勳章”,鼓勵他在藝術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為祖國爭得了榮譽。

2009年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之際,中國文聯出版社隆重推出《丹青墨韻一餘新志詩文書畫選集》在全國新華書店發行,深受文化、教育、藝術界的稱讚,讚譽他不愧是一位能書、能畫、能詩、能文的一代書畫藝術家。

2010年10月應特邀出席全球世界華人精英代表大會,授予他“世界華人傑出藝術家”稱號。其作品《錦秀江山》獲世界華人著名美術家經典作品最高“白金獎”。

出版個人專著有《余新志畫集》、 《余新志花鳥精品集》、 《余新志竹畫欣賞》、 《余新志寫意花鳥》、《余新志一一詩畫欣賞》、《余新志詩文書畫選集》、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發行等二十多部在國內外發行。潛心於繪畫理論研究,撰寫有《中國畫的十大特點》、《走中國畫特色的創作道路》、《怎樣畫竹》、《一代宗師一徐悲鴻》、《賞析悲鴻畫奔馬》等評論文章在《中國美術報》、《中國畫壇》等百家學術報刊發表。

余新志作品

余新志作品 余新志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