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筋藤[中藥]

伸筋藤[中藥]
伸筋藤[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伸筋藤,中藥材名。本品為防己科植物中華青牛膽的莖。全年可采。功能主治為:①《南寧市藥物志》:舒筋活絡,殺蟲。外敷跌打筋斷,風濕骨痛;內服舒筋活絡。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舒筋活絡,清熱利濕。治風濕筋骨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

形態特徵

伸筋藤[伸筋藤] 伸筋藤[伸筋藤]

藤本,長可達20米以上;枝稍肉質,嫩枝綠色,有條紋,被柔毛,老枝肥壯,具褐色、膜質、通常無毛的表皮,皮孔凸起,通常4裂,較少2或6裂。葉紙質,闊卵狀近圓形,很少闊卵形,長7-14厘米,寬5-13厘米,頂端驟尖,基部深心形至淺心形,彎缺有時很寬,後裂片通常圓,全緣,兩面被短柔毛,背面甚密;掌狀脈5條,最外側的一對近基部二叉分枝,在背面微凸起;葉柄被短柔毛,長6-13厘米。總狀花序先葉抽出,雄花序長1-4厘米或更長,單生或有時幾個簇生,雄花:萼片6,排成2輪,外輪小,長圓形或近橢圓形,長1-1.5毫米,內輪闊卵形,長達5毫米,寬約3毫米;花瓣6,近菱形,爪長約1毫米,瓣片長約2毫米;雄蕊6,花絲長約4毫米;雌花序單生,雌花:萼片和花瓣與雄花同;心皮3。核果紅色,近球形,果核半卵球形,長達10毫米,背面有棱脊和許多小疣狀凸起。花期4月,果期5-6月。

分布範圍

產於廣東、廣西和雲南三省區之南部。

分布斯里蘭卡、印度和中南半島北部。模式標本采自廣東。

生長環境

伸筋藤 伸筋藤

生於林中,也常見栽培。

主要價值

莖藤為常用中草藥,有舒筋活絡的功效,通稱寬筋藤。

伸筋藤植物形態-中華青牛膽 伸筋藤植物形態-中華青牛膽
性味與歸經:味微甘、澀,性溫,無毒。

功能與主治:內服祛風化濕、活血通絡、舒筋壯骨、入肝腎經。主治關節痛、風濕四肢痛、腰痛、足根酸痛等。

其它配方功效

1、治風濕關節炎酸痛:伸筋藤30克,與豬腳共煮,沖酒飲湯吃肉。

2、治手關節酸痛:伸筋藤30克,觀音串15克,同瘦豬肉共煮,沖酒飲湯吃肉。

3、治腰部酸痛:伸筋藤、釘地根各30克,水煎,沖酒少量服。

4、治腰足酸痛:伸筋藤、釘地根各30克,水煎,沖酒少量服。

5、治腰部扭傷:伸筋藤30克,接骨消15克,水煎,沖酒服。

6、治風濕四肢酸痛:伸筋藤30克,煮豬腳節,或煮豬骨飲湯吃肉。

本品內服常用量藤、葉或根生品30-60克,乾品15-30克。(註:伸筋藤有大號伸筋藤和小號春根藤之區分,但其功用在致相同。)

不適宜人群

孕婦及產後忌服。

食物相剋

蛇蛻畏磁石及酒。

食療作用

伸筋藤味微苦,性涼;

具有舒筋活絡,清熱利濕的功效;

主治風濕筋骨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

文獻記錄

《說文》曰:“蛻,蛇、蟬所解皮也。”《綱目》云:“蛻音脫,又音退,退脫之義也。龍、弓、符、筋,並後世瘦隱之名也。”本品為蛇脫下之皮,故名蛇蛻。

------------------------------------------------------------------------------------

伸筋藤

伸筋藤(Psychotria serpens Linn)潮汕地區別名稱為春根藤、穿根藤、椿根藤、鐵骨春根、川筋藤、春根藤仔、檳榔花。外地區別名稱為崧筋藤。

本品為茜草科九節屬穿根藤。為多年生蔓性小灌木。生於山野、溝邊、坡地、坑邊。

伸根藤味微甘、澀,性溫,無毒。內服祛風化濕、活血通絡、舒筋壯骨、入肝腎經。主治關節痛、風濕四肢酸痛、腰痛、足根痛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