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奶牛田間學校

奶牛田間學校是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倡導,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農業部管理幹部學院合作搭建的以奶農為主要培訓對象,通過組織奶農參與分析、研究和解決奶牛養殖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奶牛產量、保障奶源安全的一種雙向開放式互學互助平台。該平台聚集了聯合國糧農組織、農業部及國外優秀專家資源,致力於通過培訓內容和形式的創新,解決奶牛養殖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實際問題,切實保障奶源安全。

成立背景

近年來大力發展現代化新型農業已是強國之本的基本戰略。目前我國農業處於轉型階段,走科技化、現代化及市場化農業路線的關鍵在於人才,因此現代農業人才培育被提升到全新高度。而在乳製品行業,伊利作為乳業領袖,有責任有義務在乳製品領域的人才培養方面,引領整體行業升級。伊利已開辦並持續四年的“奶牛學校”正是從奶源前端人才培育入手,為有效提升對品質安全的把控做出的努力,如今的伊利奶牛田間學校正是伊利在2014年,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支持下,攜手農業部管理幹部學院,以其農民田間學校的教學模式為藍本,開辦的全新“奶牛學校”升級版。

伊利奶牛田間學校特徵

教學模式

伊利奶牛田間學校以農民“田間學校”為教學模式,採用參與式、啟發式、互動式的做法。注重引導和鼓勵不同層次的奶農經過相互溝通與協調,激發自主獲取新知識的原動力和創造力,提升奶農在農業生產中的“自理”能力,增強發展生產的信心。這種模式沒有固定的教材,課程設定完全來源於學員的需求,也沒有固定的教室,而是深入田間地頭在牧場現場授課,用奶農感興趣的與生產密切相關的技術專題,啟發和引導奶農積極參與學習、分析、討論。

教學目標

增強自信心、生態意識、標準化生產意識和團隊精神,提高自主生產、科學決策和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奶農素質,提高原奶質量,提高奶農收入,從而讓他們自主把控品質安全,保障食品安全。

師資力量

國內乳業專家團隊:

李大輝:曾任上海市牛奶公司第二、第五牧場場長、上海奶牛研究所常務副所長、上海達能(法)優酪乳酪公司奶源部經理,上海市奶協副秘書長、上海市營養學會理事、天津佳農飼料公司技術總監、北京東方賽爾科技發展公司技術總監、德國寶牛育種中心北京代表處專家顧問、國家學生奶計畫奶源升級計畫專家組成員。

陳瑜:農業部管理幹部學院副研究員、奶業專家,農業部農民田間學校專家指導組專家。

石尚柏:加拿大留學博士、原聯合國糧農組織培訓專家、農業部農民田間學校專家指導組專家。

甄玉國:中地賀蘭牧業總經理。 牧場管理專家,投身奶牛事業二十五年,先後曾在寧夏國營平基堡奶牛場等多家牧場從事現場和管理工作,自2005 年在國內首個萬頭牧場內蒙古蒙牛澳亞國際示範牧場工作,曾經擔任黑龍江飛鶴原生態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廣泛接觸國內外的奶業專家,此間對現代奶牛養殖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和理解。特別是對大型牧場經營管理方面,青貯飼料的概念以及製作方法的理解和實踐等等有著豐富的寶貴經驗。

徐晶輝:中地賀蘭牧業總經理。 牧場管理專家,投身奶牛事業二十五年,先後曾在寧夏國營平基堡奶牛場等多家牧場從事現場和管理工作,自2005 年在國內首個萬頭牧場內蒙古蒙牛澳亞國際示範牧場工作,曾經擔任黑龍江飛鶴原生態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廣泛接觸國內外的奶業專家,此間對現代奶牛養殖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和理解。特別是對大型牧場經營管理方面,青貯飼料的概念以及製作方法的理解和實踐等等有著豐富的寶貴經驗。

楊庫:東營澳亞總經理。牧場管理專家。寧夏大學博士,原呼和浩特市澳亞牧場的技術總監,山東東營澳亞現代牧場總經理。投身奶牛事業二十多年,曾在國內首個萬頭牧場內蒙古蒙牛澳亞國際示範牧場工作,現擔任山東東營澳亞現代牧場總經理,廣泛接觸國內外的奶業專家,此間對現代奶牛養殖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關平原:教授,國內疫病防控專家

合作公司的專家團隊:

合作公司名稱 專家姓名 專家簡介
碩騰(深州)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Stephan Gibson 美國迪克泰門巴診所顧問
Gregg Hanzlicek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助理教授
Julie Gard 美國奧本大學臨床專業博士、教授、獸醫產科學家
詹姆斯.庫勒博士(James S. Cullor)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獸醫學院獸醫教學與研究中心教授
加里·紐鮑爾博士(Dr. Gary Neubauer) 美國輝瑞動物保健首席技術專家
唐納德·桑德斯 ACT首席助理局長,俄亥俄州立大學副教授,獸醫學博士,美國註冊動物科學家
古斯塔沃博士(Dr. Gustavo Schuenemann)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獸醫預防醫學系,乳製品擴展獸醫助理教授。古斯塔沃博士開發和協調整個俄亥俄州的獸醫,乳製品人員和業主的擴展教育節目。
基伊埃(上海)牧業科技有限公司 Dale Senstraro申岱爾 加州州立大學,科學學士;出生並成長於北加州一個150頭牛的家庭牧場,曾任荷斯坦奶牛評估師;1985年繼承並開始經營其家庭企業,95年全家遷往堪薩斯州,在那裡開始了人生中第二個牧場經營--6000頭的大型牧場,從規劃、設計、建造到管理全程參與,不管是小型牧場或大型牧場,放養型或圈養型牧場,都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對奶牛遺傳育種有獨到的見解。
Eric D.Mathias埃里克·麥賢得 愛荷華州立大學動物科學學士,農業經濟學工商管理碩士;曾任:e-Market高級分析師,PIG SALE網站執行長,CATTLE SALE 網站農業開拓總監,嘉吉動物營養公司肉牛顧問和產品經理,正大集團泰國曼谷畜牧養殖顧問。
利拉伐 買光照 市場方案管理部牛奶質量與動物健康產品方案經理
Lynda McDonald 琳達 牛奶質量專家
William Smits 威廉姆 牧場管理服務經理,牧場經營管理專家
Brendan Wilkins 威爾金斯 奶牛營養專家
亞達艾格威 查爾斯 隸屬於亞達執行長的直屬總監,從傳統的兩次擠奶過渡到三次擠奶的早期發明人之一。全球先進奶牛場經營和管理經驗豐富
教育背景:紐約州立大學,主修乳業科學;美國加州理工大學 ,主修農學/教育學和乳業科學
馬春生 奶牛育種專家,高級專業英語翻譯
長期在北京奶牛中心、艾格威等公司從事奶牛業有關的翻譯、科研、技術推廣、引種、凍精銷售並提供選配服務等工作。多次赴國外考察奶牛業、引進種牛、參加培訓和國際會議等。從事“中國引進荷斯坦公牛血緣關係分析” 科研課題的研究,建立中外荷斯坦公牛的資料庫,編制了中外荷斯坦公牛血緣關係圖。從90年代中期起,陸續為全國各省市區400多個奶牛場提供選配服務。2004年完成犢牛脊椎畸形綜合症CVM的研究,論文獲中國乳業科技大會和中國奶業協會繁殖技術研討會頒發的優秀論文獎勵。曾獲農業部授予的科技推廣工作者榮譽證書、北京市科委授予的北京市科技情報優秀工作者榮譽證書,現在是中國奶業協會育種專業委員會委員。
此外,多次承擔歐共體、現代牧業、美國穀物協會、華夏奶牛場、美國康奈爾獸醫大學等舉辦的外國專家講課培訓班的口譯、筆譯工作。
田雨澤 高級畜牧師,奶牛體型外貌鑑定技術專家

眾說伊利奶牛田間學校

陳瑜(農業部幹部管理學院乳業專家):“田間學校”的模式之所以受到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推崇,關鍵在於其真正深入田間地頭,更注重實際操作技能,並且鼓勵學員交換自己的竅門和心得。這一過程中,輔導員的角色不僅僅是單向的“傳道者”,更是組織和激發學員在生產中發現問題,分析原因,制訂解決方案的“組織者”。“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適合現代農業發展、具備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新型農人。”

胡新梅(聯合國糧農組織中國項目官員):“田間學校”培訓模式經過多年發展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形成了完善的培訓體系,套用領域也從最早的植物保護,擴展到種植業、養殖業、漁業、扶貧和環境保護等,如今很高興伊利奶牛學校也採用了“田間學校”模式,將這種聯合國所推崇的模式進一步推廣。

紀紹勤(農業部科教司教育處處長):我們國家農業到了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關鍵階段,迫切需要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支持現代農業的發展,回響黨中央的號召,農業部希望把新型農民的培訓工作延伸到各個農業領域。

喬東(伊利奶牛田間學校學員):這個培訓很好,對自己知識的查漏補缺,有些問題之前可能注意到了,但一些細節會遺漏,大家一起交流心得體驗,把細節完善了,管理水平也就提高了。

伊利奶牛田間學校的價值

伊利奶牛田間學校儘管延續了農民“田間學校”的教學模式,是首次由國際大型乳企出資建立“田間學校”對農民本身的培訓活動,為解決和破解政府農業課題,做出了行業領導企業的表率作用。

伊利奶牛田間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以指導牧場養殖人員提升自身素質為核心,旨在培養適應現代農業的能夠獨立思考,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鄉土養殖專家。

沒有現代養殖人員就不會有現代乳業,伊利通過基礎人員培訓,以培養現代養殖人員為抓手,有效解決了奶源前端品質安全把控問題,從根本為乳業進步注入源發動力,為中國乳業在產業鏈層面提升國際競爭力提供支持。

伊利奶牛田間學校的開班,標誌著伊利在奶源建設上已經從“資源拓展”轉向了“以人為本”的內部挖潛,並在充分調動社會各方力量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基礎上實現內源式發展,從而推動奶源升級。

奶源3.0時代

概述

伊利早在2007-2010年就著手打造“三大黃金奶源基地”,掌控上游稀缺資源,並通過建設“奶源中轉樞紐”,打通上下游通路,以此開展國內優質奶源爭奪,開啟了奶源建設的1.0時代;2010-2013年,伊利在進一步升級國內奶源建設的同時,還先後聯姻美國最大牛奶公司DFA、結盟義大利乳業巨頭斯嘉達,同年還在中國輝山建立最重要的奶源供應體——“伊輝組合”,開展全球奶源爭奪,同時在對外合作過程中積累了先進技術和套用,服務於國內牧場建設和奶源升級,拉開了奶源2.0時代的序幕。

奶源3.0時代是伊利引領的乳製品產業鏈上游奶源端的又一場革命,著重強調對養殖人員本身素質的培養,從而使國際先進養殖技術以及優質奶牛品種的資源利用率最大化,提高原奶產量,進一步保障原奶質量安全,以提升我國乳製品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奶源三個時代”:

Ø 奶源1.0時代是乳企的跑馬圈地的時代,伊利憑藉對奶源重要度的前瞻性判斷,先於全行業開展織網計畫,充分挖掘和搶占國內資源,打造三大黃金奶源帶的領先優勢,並實現全國產業鏈布局。

Ø 奶源2.0時代是乳企的走向國際的時代,在經過1.0的國內奶源布局後,伊利又率先將戰略目光投注國際資源,實施“走出去”戰略,連續與國際優勢乳業國達成多項戰略合作,學習國外的先進科技與養殖技術,引入國外的先進設備和奶牛品種,為未來產業鏈的進一步升級打基礎。

Ø 奶源3.0時代是“師夷長技”的“引進來”階段,伊利秉承“配置全球資源、做好中國市場”的精髓,走出去之後又引進來,以“奶牛學校”為抓手,充分調動和利用2.0時代積累的國際資源,夯實原有的產業鏈結構,從源頭上實現產業鏈的再一次升級。

奶牛田間學校花絮

1、摸底考試別具一格:選擇題的答案並不是用A、B、C字母來標註,而是用紅、綠、黃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答案,學員們可以用手中的三色紙條來回答問題,如果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對應的是綠色,就把綠色的紙條放進旁邊的紙杯里。依此類推,如果認為答案是其他顏色,也同樣照此辦理。這種考試形式主要是考慮到牧場業主和奶農素質參差不齊,用不同顏色區分答案並回答問題更有針對性,而且也很新穎別致,更容易被接受,這也是奶牛田間學校辦學宗旨的一種體現。

2、奶牛田間學校受學員熱捧:伊利奶牛田間學校開班備受學員歡迎,眾多學員積極參與回響,其中以太平乳業的高場長帶傷布置現場和參加揭牌儀式,讓現場所有人感動。會後,學員們意猶未盡圍住李大輝老師詢問養殖細節,頗有中小學生課後圍住老師請教問題的架勢。

3、李大輝老師習慣性“自問自答”:伊利奶牛田間學校的一大特徵是走進田間地頭,讓學員自己做老師,很多問題都可以在與學員之間的經驗交流中找到答案。作為奶牛田間學校的首席“講師”李大輝老師還是會習慣性的“犯錯誤”,在學員交流答案的時候自己先說出了答案,最後全場哄堂大笑,李老師也自嘲的說:“沒辦法,條件反射嘛”。

九、圖冊(開班儀式後更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