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石油鑽頭

仿生石油鑽頭是指從土壤動物中尋找靈感而研製出的石油鑽頭。該鑽頭將仿生非光滑理論和自再生理念套用於石油鑽頭設計中。

發明

2006年,為加快川東北地區油氣勘探開發的進程,解決鑽速慢和鑽頭壽命短等技術難題,中原油田鑽井管具工程處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博士高科及其團隊開始立項研究新型鑽頭。他們巧妙地將仿生非光滑理論和自再生理念套用到破岩鑽頭中,有針對性地進行仿生鑽頭研製。歷經兩年多的研究,2009年6月成功研製出仿生石油鑽頭。2010年8月6日,世界首隻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仿生石油鑽頭在中國石化中原油田元壩103井試驗成功。

隨著世界各國對油氣資源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在淺層油氣資源越來越少的情況下,勘探目標已瞄準深層資源。勘探開發深層資源鑽遇的岩石將更堅硬、研磨性更強。常用的牙輪、聚晶金剛石複合片、表鑲金剛石和孕鑲金剛石等鑽頭很難滿足鑽探的要求,仿生石油鑽頭的問世為勘探開發深層油氣資源提供了有效的破岩技術。

仿生

蜣螂具有非光滑體表形態,有高效破土、耐磨和防黏性能;達烏爾鼠的前爪具有高速破土和耐磨的性能,爪趾和皮膚在磨損或蛻皮後仍能繼續生長。這些特性與新型鑽頭設計要求的性能不謀而合。

性能

這隻鑽頭直徑241.3毫米,孕鑲金剛石,平均機械鑽速達0.77米/小時,進尺16.1米,與同井、同地層相鄰牙輪鑽頭相比,鑽速提升19.7%,壽命提高3.88倍。僅此一隻鑽頭在一口井上使用,就可節約鑽井費用約105萬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