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工

仵工

為屍體穿衣服的人,通稱為“仵工”。這個“仵”字,乃取自“仵作”,就是舊時官府中檢驗命案死屍的人,所以將搬屍體的人叫做仵工。

仵 wǔ 對等,相匹敵。違背。姓。 工 gōng 個人不占有生產資料,依靠工資收入為生的勞動者。
從事死人屍體的抬運或埋葬的工人。 古代的驗屍官,和現在的法醫差不多。
為屍體穿衣服的人,通稱為“仵工”。這個“仵”字,乃取自“仵作”,就是舊時官府中檢驗命案死屍的人。將搬屍體的人叫做仵工,可是搬屍體和檢驗屍體是不同性質的,把他們牽在一起,是有點牽強。 如果仵作不適合,叫什麼才適合呢?先看下面一些文獻資料。
介紹香港殯儀文化的梁鳳縈著《殯儀》云:“土工,有人稱它為‘打雜’,在殯儀業中屬最低層次的工作,所有粗重功夫,例如搬屍、抬屍、清潔屍體等都由他們負責。不需學歷和經驗,最適合低下層人士擔任。”可見,香港粵語是稱呼搬屍體的人為“土工”。大紅花的國度
林明義主編《台灣冠婚葬祭家禮全書》云:“‘土公’是為喪家掘穴、建墓、修繕和洗骨的人,為台灣早年的賤業……”台灣的“土公”,只是對挖掘墓壙,撿骨洗骨修建墳墓的人而言。大紅花的國度
劉浩然著《閩南僑鄉風情錄》云:“此時喪家請專門裝扮死者及負責入殮諸事的專業人員,俗稱‘雕虎者’……雕虎者把死者裝扮已畢,然後將其扶坐於廳中的交椅上……至擇定吉辰一到,再由雕虎者將屍體安放入棺內……”中國閩南地方稱呼搬屍體的人為“雕虎者”,的確與眾不同。大紅花的國度$D'Q { m [ I U!] f&M'l
《漳 州民俗風情》云:“然後由長輩或土工將壽衣按內外順序逐件背面朝前反套到孝男身上……土工邊模仿轉動的動作,邊念:‘財花開透透……’……蓋棺前喪屬跪 地,由執事(俗稱‘土工’)取出死者衣袋裡的銅錢撒到地上讓死者的子孫拾取……‘土工’抬起棺柩,踢倒墊放棺柩的條凳……‘土工’口誦吉語,將靈柩放入穴 中……土工揮動鋤鏟,將棺材封蓋嚴實……”原來福建漳州風俗的“土工”不僅搬屍體,也包括挖掘埋葬,甚至喪事上的一切儀式工作。大紅花的國度
北馬福建話稱呼搬屍體的人是“土公”(toŏgōng),不是“土工”(toŏgāng)。 凡是搬抬屍體,為屍體穿衣,扛抬棺材,挖掘埋葬,撿骨洗骨,負責喪事儀式工作的均屬“土公”。與上述漳州的“土工”性質相似。“土公”後來演變成一句罵人 的話,舉凡為人霸道無理,出口傷人,不懂情理,毫無禮貌,就是“土公”。周長楫、周清海編《新加坡閩南話詞典》收錄“土公”這個辭彙,有二義,一:昔時指 扛棺木或處理喪事一類事情的人;二:指性格耿直而粗魯。新加坡與檳城對於“土公”的意思相同,別無二致。
X/j!A Z i }!e g f3446 早在1650年左右,“土公”就在東南亞出現。專門研究印尼吧城(今揶加達)早期公館檔案的《18世紀末吧達維亞唐人社會》一書里,指出當時就設立公堂理事會,成員為甲必丹、雷珍蘭(Luitenant)……土公(Begrafenismeesters)及區長(Wijkmeester)。而土公始設於1650年,負責處理葬事。大紅花的國度
從這些公館檔案資料發現,北馬漳州音福建話許多辭彙及外來語,均從早期印尼傳過來。我不敢說土公也是自印尼引進。因為印尼的土公是一個受尊重的社會職位,而馬新的土公則是一種低層次的工作。至於搬屍體的人應該叫什麼?我認為還是“土工”比較適合吧!大紅花的國度 F f0j F#V(x-Z"w,l _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