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的故事1:森林裡的囚徒

活的瀑布 新的人 活的工具

內容簡介

人類文明的故事森林裡的囚徒》的作者,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科普巨著《十萬個為什麼》的原作者,前蘇聯科普作家伊林。這套書的主題由高爾基提出。他曾對伊林說:“您知道,我希望怎樣開始寫《人類文明的故事:森林裡的囚徒》嗎?請想像一下那無邊無際的空間。恆星,星雲……在那巨大的星雲深處的某個地方燃燒起了太陽。從太陽分離出行星,在一顆不大的行星上,物質活躍起來了,開始創造自己。於是出現了人……”
就這樣,伊林與合作者謝加爾開始編寫這樣的故事:關於怎樣出現了人,他曾經怎樣克服自然對他的折磨,又怎樣征服了火和鐵;他怎樣認識和開拓世界,又怎樣創造和豐富了科學的領域……

作者簡介

伊林,前蘇聯“科學文藝”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全世界青少年所熟悉的作家。他的《十萬個為什麼》等一系列作品堪稱優秀科普作品的典範,對我國科普創作界產生了很大影響。前蘇聯曾對國內作家在國外出版的作品進行過統計,結果發現伊林的作品最多。那時全世界已有他著作的譯本近200種,語言44種,印數多達5億冊。
本書是伊林和他的夫人謝加爾合寫的,他們把既莊嚴又繁碎的人類歷史,用平易近人的語言、真實生動的事例加以演述。不僅故事有趣,適合小讀者的欣賞習慣,而且邏輯清晰,史料詳確,非常具有學術上的價值,被公認為伊林最有影響、最著名的科普作品。
本書曾用《人怎樣變成巨人》作為書名在我國出版,在讀者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目錄

寫給翻開這本書的你
第一章 自己的小世界
在看不見的籠子裡
在森林裡散步
無形的鎖鏈
魚怎樣爬上了岸
從一個囚籠走入另一個囚籠
人類在走向自由 和祖先見面
第二章 在氣候凜冽的年代
主人公和他的親屬
我們的親戚羅莎和拉法哀爾
能把黑猿變成人嗎?
我們的主人公學走路
腳怎樣讓手解放
出來去工作
我們的主人公到地面上來了
失去的環節
第三章 比山還高的牆
人破壞規矩
手的遺蹟
活的鍬和活的桶
人用鍬代替手
只有人才會做
傳記的開頭
人取得時間
作為採集者的人
第四章 “他”不是魯賓遜
災難來了
森林的戰爭
世界的末日
世界的開始
一頁頁石頭
寫成的書
人走出樹林
應該會讀的一個字
競賽終結
人建造第二個自然
第五章 “信號的信號”
到古代去旅行
千年學校
再到古代去旅行
不用舌頭的語言
手勢和圖畫
手勢字典里的一頁
我們自己的手勢語言
人為自己掙得智慧
舌和手怎樣換了角色
河和它的源頭
第六章 圍獵,熊祭
在被遺棄了的房子裡
長手
活的瀑布
新的人
房子的歷史第一章
地下的畫廊
謎和解答
第七章 圖騰的命令
“那裡有精靈,那裡有森林之魔在徘徊……”
關於傳教士、羊和維多利亞女王照片的故事
我們祖先想像中的世界
跟祖先談話
古代語言的碎片
第八章 死亡和復活
冰雪退卻了
在冰牢里
人和森林作戰
四條腿的朋友
人和江河作戰
我們的船的祖父
最初的工匠
穀粒變證人
新事物里的舊事物
奇妙的倉庫
第九章 神明到處旅行
把歷史的時針再向前撥
湖的故事
最初的布
最初的礦工和冶金工人
勞動歷
第十章 兩種世界的鬥爭
兩種法律
發現美洲
一錯再錯
第十一章 奴隸制來了
千里靴
古老的建築出現了裂紋
最初的遊牧人
活的工具
記憶和紀念碑
奴隸和自由人
圍攻
堡壘
死人講述活人的事情
人創造新的金屬
自己的和別人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