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動物

科學家們的新發現是在非洲納羅必以北的地方,古生物學家為最早的人類站立行走做出了各種推測。 令科學家們遺憾的是,他們沒能找到足夠的骨胳化石來推斷這種動物的個體大小。 而且,這種不尋常的人形動物在人種的演化樹上的位置,也是—個令古人類學者爭論不休的問題。

在人類學研究中,一個重要的謎案就是第一個似猿動物在何時直立行走的。科學家們曾認為這一偉大的過渡可能發生在4百萬至6百萬年之前的某一時期。但直到最近,他們還沒有找到化石證據來支持自己的假說。1994年,研究人員報導說,他們在衣索比亞找到了一個4.4百萬年以前的似人形動物的幾枚牙齒和其它碎片化石,但沒有找到腰部以下的關鍵骨化石,科學家難以評價這隻動物是怎行行走的。
直到1995年,一支由賓西法尼亞大學和國家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宣布,他們發現了至少4百萬年以前的、迄今未知的直立行走的生物種類化石,包括一副完整的上下顎、來自幾個個體的牙齒、一塊頭骨、幾塊上肢骨和腿骨.研究人員們把這些骨胳拼在一起,認為這種動物應為雙足動物。該化石要比目前任何已鑑別出的其他動物早約50萬年。專家指出:“這已很接近猿與人演化關係中人——猿分離的假設時間了”。
自從達爾文第一次提出人和猿為共同祖先時,科學家從1871年以來就一直在非洲大陸尋找最早的人類化石。東非大裂谷,是一條在地表長達2800公里長的裂谷,由於它那舉世無雙的地質學特點,孕育了早期人類,也為早期人類的活動提供了天然的場所。在這條大裂谷附近,定期噴發的火山時時震撼著裂谷,它仍噴、出的火山灰有利於保存早期人類的化石,流出的熔岩也很容易進行地質年代測定。早在1974年,世界聞名的早期人類骨胳化石“露西”就發現於此地,它生活在約300萬年以前。
科學家們的新發現是在非洲納羅必以北的地方,古生物學家為最早的人類站立行走做出了各種推測。根據一種理論,隨著氣候的變遷,非洲的潮濕森林變成了較為乾旱的草原,進化有利於使猿類動物站立起來,以便於發現潛伏在高草叢中的捕食動物。另外一些研究人員則認為,直立可以使動物減少赤道灼熱的陽光對自己身體的傷害。還有一些學者則認為,站立起來以後,猿類動物的雙手可以使它們長距離地搬運東西或孩子。不論怎么推測,有一個事實是不容忽視的——最早期的人類並不是向大平原遷移的,它們所遺留的化石是在那些曾經是茂密森林的地區被發現的。顯然,最早期的人類是在森林中那些它們認為相對安全之處學習行走的,當時的“人類”正與它們的近親——猿在一起生活。
這個古生物學家小組找到了幾塊右脛骨化石。該研究組的負責人講,這是與平衡動能關係最密的骨胳,而且它保存得異常完整。這段脛骨的夾端質厚,這是為了支撐從四肢行走變為兩足行走以後在兩根拚骨上增加的重量。此外,在脛骨的項部,骨節是凹的,而不是像猿類的那種凸狀的,這是為了保持平衡而增加更大的穩定性。
令科學家們遺憾的是,他們沒能找到足夠的骨胳化石來推斷這種動物的個體大小。古人類學家和動物學家根據脛骨的詳細測量,推斷這種人形動物重約46公斤至50公斤。
這種新發現的人形動物頭骨與後來的人形動物明顯不同。在顎上排列的牙齒是平行狀的,有點像黑猩猩的或大猩猩的;而人類的鄂則在後部變寬—些。它的耳孔很小,看上去像是猿而不是人,確切地講,是介於人和黑猩猩之間的。
當然,許多學者對這些在特卡納湖邊找到的人形動物化石仍存在很大的疑點:它們代表的是同一個種嗎?下顎是在較為古老的地層中發現的,其時代為 4.12百萬年至4.17百萬年之間;上肢與腿骨碎片則產於較上部的地層之中,它的時代至少在3.5百萬年以上,但不可能老於4.1百萬年。有些古生物學家認為這些化石應為同一個種,但大多數則認為還需找到更多的證據。
而且,這種不尋常的人形動物在人種的演化樹上的位置,也是—個令古人類學者爭論不休的問題。與其他古人類化石特徵相似,這種人形動物的牙齒較長,覆有琺瑯質,而且十粗大。這意味著這種動物可以消化硬殼的堅果,但是它的顎與頭骨卻比發現的古人類的原始得多。
由於發現的化石太大,所以雖然其脛骨具有直立行走動物的特點,但大多數古人類和古生物學家還是認為,這是一種既不會用兩條腿行走,又不是以四條腿行走,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的動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