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

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

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常發生在原有心臟病(如心瓣膜病 先心病)基礎上合併細菌感染所致。病原菌多系草綠色鏈球菌,少數為大腸桿菌。屬中醫“溫病”範疇。

基本信息

疾病名稱

病名:SBE:Subacute Bacterial Endocarditis, 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也稱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草綠色鏈球菌等引起。最常侵犯 二尖瓣和 主動脈瓣,特點為:在病變的瓣膜上形成贅生物,質鬆脆,易破碎脫落,瓣膜易變形穿孔。

病因

1,病原體侵入血流:引起 菌血症 敗血症或 膿毒血症並侵襲心內膜;

2,心瓣膜異常:有利於病原微生物的寄居繁殖;

3,防禦機制的抑制:例如腫瘤患者使用細胞毒性藥物和器官移植患者用免疫抑制劑時病因包括各種細菌真菌及貝納特 考克斯體(coxiella burnettii)等

臨床症狀

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較急性者為常見且重要

(1)一般表現:大多數病例起病緩慢低熱乏力疲倦少數起病急有寒戰高熱或 栓塞現象部分患者起病前有口腔手術呼吸道感染流產或分娩的病史

(2)發熱:伴 全身性感染時發熱最常見常呈原因不明的持續發熱一周以上不規則 低熱多在℃-℃之間也可為 間歇熱或 弛張熱伴有乏力 盜汗進行性 貧血脾腫大晚期可有 杵狀指

(3) 精神障礙:患者可伴有輕微的精神症狀但極少出現嚴重的 精神錯亂或譫妄若心內膜炎並發蛛網膜下腔出血或腦膜炎則常會出現激越行為精神錯亂和意識障礙亦可伴有局灶性的神經系統體徵

未治療的急性患者幾乎均在4周內死亡,亞急性者的自然史一般>6個月。 預後不良因素中以 心力衰竭最為嚴重。除耐藥的格蘭陰性桿菌和真菌所致的心內膜炎者外,大多數患者可獲細菌學治癒。但本病的近期和遠期病死率仍較高。

症狀

起病較緩慢,表現為發熱,熱性不規則,乏力多汗,進行性 貧血,體重減輕,也有關節酸痛等,後期可有器官栓塞症狀出現。

體證

原有 心臟病 雜音,相當一部分的病例在病程中雜音的性質及強度發生改變。部分病例有歐氏小結,也可有詹恩威結。後期可見腦、脾、腎等器官 栓塞相應體徵。

治療方法

湯藥

(1)氣分實熱:白虎湯加味

(2)陰虛內熱:秦艽鱉甲散加減

牛黃清宮丸牛黃清宮丸

(3)氣陰兩

傷:竹葉石膏湯加減

中成藥

(1)六神丸:用於氣氛實熱者;

(2)清熱解毒沖劑:適用於陰虛內熱者;

(3)牛黃清宮丸:適用於伴腦栓塞者。

單驗方

(1)黃芩連翹紫花地丁:適用於氣分實熱者。

(2)蒲公英 大青葉:適用與其分實熱者。

(3)三黃湯:適用與其分實熱者。

針灸

外治:地黃玄參膏貼心前,適用於陰虛內熱者。

西醫治療

原則上及早 足量 足療程選用青黴素,推崇靜脈給藥。(鏈黴素同用)

預防

有 心瓣膜病或心血管畸形及人造瓣膜的患者應增強體質,注意衛生,及時清除感染病灶。在作牙科和上呼吸道手術或機械操作,低位胃腸道、 膽囊、泌尿生殖道的手術或操作,以及涉及到感染性的其他外科手術,都應預防性套用抗生素。 在牙科和上呼吸道手術和機械操作時,一般術前半小時至1小時給予 青黴素G100~120萬u靜脈滴注及 普魯卡因青黴素80萬u肌注,必要時加用 鏈黴素1g/d,術後再給予2~3天。作胃腸道、泌尿生殖系統手術或機械操作時,術前後可選用氨苄 青黴素與慶大聯合套用。

1、有易患因素的患者在做手術或操作時予以預防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措施:

2、口腔上呼吸道操作或手術者 應給予針對草綠色鏈球菌的抗生素。

3、 泌尿生殖及消化系統手術或操作者 應針對腸球菌用藥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