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洪門寺

井陘洪門寺

洪門寺,在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孫莊村村北S205省道路邊,南距縣城微水15公里。

簡介 

洪門寺
河北省井陘縣洪門寺住持:如照法師
寺院坐落於村北佛光山下,坐北向南,依山傍水。佛光山屬縣內掛雲山支脈,據堪輿家稱,此處行龍活躍,結脈靈秀。左有青龍護佑,右有白虎伏首,後有佛光山倚靠,前有冶河水盤桓,堪稱得天獨厚的風水寶地。
洪門寺歷史悠久,據孫莊村村民張新芳說,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重修該寺時,曾挖到一塊殘破的石碑,碑文上記載,該寺始建於金代,可惜的是,因為當時未對該碑給予應有的重視和保護,致使這塊記載寺院歷史的重要碑刻已經丟失。據傳,古代洪門寺香火極其興盛,惜年代久遠,寺建多遭兵燹,其先具體情況現已較難考證。幸運的是,寺內現存清康熙六十一年(即公元1722年)的《重修古佛》碑刻,有力地佐證了該寺久遠的歷史。
當地民眾回憶,古洪門寺建築規模宏大,前後院落三進,殿宇巍峨,古樹茂盛,松柏參天,歷代碑碣二十餘通。古洪門寺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鐘鼓樓、地藏殿、大雄寶殿、圓通殿和三聖殿等。另外,大雄寶殿兩側尚有東西配殿。當時東配殿供奉大王,西配殿供奉龍王。寺內僧眾30餘人,擁有水旱官地50餘畝。寺東還有專供舉辦廟會的戲樓及場地。
據考證,因地近佛教聖地五台山,並受文殊菩薩應化五台山的影響,洪門寺亦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之一,大智文殊菩薩的傳承相當久遠。舊時,每逢農曆四月初四文殊菩薩聖誕,都要舉行盛大的佛事法會及民間傳統廟會。以民國27年(公元1938年)為例,當時就有滹沱河以南、威州以北的42個村來參加相關法會和廟會。廟會連續舉辦了三天,三台大戲同時演出,另有文武大會數十起,前來拜佛趕廟的民眾人山人海,堪稱一方盛事。至今村中如九十六歲高齡的高隨順老人等耆宿,尚能清晰回憶並講解當時的盛況。
洪門寺的傳統廟會,一直沿傳至今,其中僅“文革”時期曾被迫中斷。
前國民黨高級將領、後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的高樹勛將軍,1946年曾到洪門寺覽勝,並題下了“青山開古寺,明月賞二泉”的佳句,盛讚洪門寺景色。
惜悠悠歲月無情,洪門寺幾經盛衰。其間最令人痛惜的就是在日據時期,被戰火焚燒,昔日古剎,頓時壁斷垣殘。 “文革”時期,洪門寺處境更是雪上加霜,大破“四舊”的行動使得洪門寺成為一片廢墟。
幸而,在改革開放之後,孫莊村廣大村民及各地善男信女,多方集資,精心施工,前後歷時五年,將洪門寺重建起來。至1994年10月,大殿、山門、圍牆、寺左右護坡、寺前85級石階等相繼完工,重建的寺院面積約300平方米。
2004年,如照法師住持洪門寺後,又增建寮房、宿舍、庫房6間。新請西方三聖(高1.6米)、地藏王菩薩(高1.3米)及觀世音菩薩(高1.2米)五尊銅像,使得古剎更加莊嚴肅穆、殊勝清淨。
重建後的洪門寺,規制合理、布局有致、殿堂莊嚴、環境幽雅,在如照法師的住持下,洪門寺香火旺盛、梵音悠揚,信眾、遊客紛至沓來,儼然一方超於塵世的淨土。
2005年春,經上級有關部門批准,洪門寺作為佛教活動場所正式對外開放。
如今,如照法師更發大願建設能容納數百人的大雄寶殿,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洪門寺昔日輝煌必將再現!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