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病

五月病

五月病,就是在春夏之交的五月份,因為理想期許和現實的差距,還有人際關係也沒有達到預定狀態,而產生的厭倦易疲乏的情緒問題。在日本的上班族中比較普遍。心情壓抑、焦慮、興趣喪失、精力不足、悲觀失望、自我評價過低等,都是五月病的常見症狀,有時很難與一般的短時間的心情不好區分開來。具備以上典型症狀的患者並不多見。很多患者只具備其中的一點或兩點,嚴重程度也因人而異。這裡向大家介紹一個簡便的方法;如果上述的不適早晨起來嚴重,下午或晚上有部分緩解,那么,你患五月病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這就是五月病所謂晝重夜輕的節律變化。五月病作為一個詞條第一次出現在《現代用語基礎知識》上是在一九六九年。但在此之前,在大學心理學專業的小圈子裡已經廣為流傳,它首次出現在日本戰後出生的那代人身上。

基本信息

疾病簡介

五月病五月病

五月病,就是在春夏之交的五月份,因為理想期許和現實的差距,還有人際關係也沒有達到預定狀態,而產生的厭倦易疲乏的情緒問題。

在日本的上班族中比較普遍。他們與躁狂五月病型人不同,不是在考上大學以後才開始沮喪,而是之前一直就這樣,只不過在升學壓力大的高考前夕暫時消失了一段時間而已,具備以上典型症狀的患者並不多見。很多患者只具備其中的一點或兩點,嚴重程度也因人而異。心情壓抑、焦慮、興趣喪失、精力不足、悲觀失望、自我評價過低等,都是五月病的常見症狀,有時很難與一般的短時間的心情不好區分開來。這裡向大家介紹一個簡便的方法;如果上述的不適早晨起來嚴重,下午或晚上有部分緩解,那么,你患五月病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這就是五月病所謂晝重夜輕的節律變化。五月病作為一個詞條第一次出現在《現代用語基礎知識》上是在一九六九年。但在此之前,在大學心理學專業的小圈子裡已經廣為流傳,它首次出現在日本戰後出生的那代人身上。

歷史

五月病五月病

社會越富足,精神分裂症型人格越明顯,但是,到了七十年代中期,"五月

病"忽然從大學校園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與之不同的,一種名為"學生無精打采合併症"的症狀。它指的是學生們考入大學以後,根本無心學習,甚至對玩也不感興趣,整日裡無所事事,萎靡不振。它的表面症狀雖然跟"五月病"有些相似,但本質上卻大相逕庭。調查結果表明,出現這種症狀的學生在考入大學之前也不屬於十分努力的類型,很多人只不過因為高考這一關非過不可才勉強學習的。他們與躁狂五月病型人不同,不是在考上大學以後才開始沮喪,而是之前一直就這樣,只不過在升學壓力大的高考前夕暫時消失了一段時間而已,所以高考一過,他們又重新回到以前的無精打采狀態,什麼也不想做。

對精神分裂症型人來說,"他人"才是萬事萬物的主宰,他們可不相信什麼"有志者事竟成",而是覺得自己的努力根本改變不了什麼,一切努力都是白費力氣。總之,他們的支持力量來自周圍環境,而非他們的內心。

"學生無精打采合併症"的患者處事消極,這一點正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徵。因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人們經常可以觀察到無精打采,只知道發獃的症狀。因此,我斷定"學生無精打采合併症"在校園裡取代了"五月病"的七十年代正是"精神分裂症型群體"形成的時間,當時的那批大學生大多是在一九五五年左右出生的,為此,斷定"精神分裂症型群體"形成於這一年。

從七十年代後半期開始,日本人的個性之所以會向精神分裂症型的方向發展,還跟它所處的時代背景有關係,那時正是日本經濟高度發展的時期。要知道,如果整個社會都比較貧困的話,那么個人就必須拼搏才能取得成功。必須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提升自我的價值,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去。所以,老一輩的人在他們年輕的時候都咬緊牙根,奮力拚搏了一把。總體來說,因為那個年代的特點是誰拼了,誰就能上去,所以"躁狂五月病型"個性才成了社會的主流。

五月病五月病

但等到社會富足了以後,人們即便不努力拚搏,也能保證衣食無憂。只要跟

周圍的人做著同樣的事就可以生活得很幸福。況且當時的國家政策也決定了"多勞者並不能多得",就算你創業成功,賺到了大筆的錢,也拿不到手,一下子就被國家當稅款給抽走了。但在政界和演藝界,那些二世祖、三世祖們,他們本身其實沒有什麼才華,只不過仗著父輩的名聲就可以坐享其成,財富、地位得來全不費功夫。平民出身的人再怎么努力也無法與他們一較高下。 所以,漸漸地人們不願意再去努力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與其辛辛苦苦地與人競爭,還不如各安天命,知足常樂呢。

泡沫經濟的破滅告訴人們"命運是不可戰勝的" ,因此,隨著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年輕人的個性特徵也開始漸漸朝著"精神分裂症型"的方向靠攏,而把他們完全推到"精神分裂症型"這一端的則是泡沫經濟的破滅。這一變化也體現在雜誌風格的變化上。泡沫經濟破滅以前,市面上充斥著像《CREA》、《anan》這樣的雜誌,它們的讀者定位都是公司的高級女白領,因此多刊登一些小資的內容,還積極宣揚"女的也頂半邊天"的"躁狂五月病型"的觀念。

由來

“五月病”到底是不是病?原來,“五月病”這一辭彙來自日本,在日本,學校的畢業和新學年的開始都在春天,四五月份一般是學生開始新的一段學習經歷,或者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開始一段新的工作經歷的時間。不少日本人在此時節意志消沉、慵懶倦怠、牴觸上學上班,這種病症被日本醫學界稱為“五月病”。主要表現為飲食習慣改變,失眠,興趣減少或注意力分散,對履行社會職責有牴觸感,反應遲鈍或敏感等。

所以,“五月病”的成因並不是月份,而是不適應環境的突然改變。隨著網友“冬羊夏喵”的一聲感慨,不少跟風“五月病”的網友才發現,放到中國的話,不應該是“五月病”,而是“九月病”才對。“五月這么好,陽光照在綠葉上,樹木也繁茂,花朵都盛開,夏天才來到。你們乾!嗎!得!病!

疾病症狀

五月病病症五月病病症

五月病主要以思維遲緩和意志活動減退為主,多數病例還存在各種軀體症狀。

心境

基本特點是情緒低落,苦惱憂傷,興趣索然。感到悲觀絕望,痛苦難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覺。常用活著無意思、高興不起來等描述其內心體驗。典型者有抑鬱情緒,晝重夜輕的特點。常與焦慮共存。

思維

思維聯想過程受抑制,反應遲鈍,自覺腦子不轉了,表現為主動性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思維問題費力。反應慢,需等待很久,在情緒低落影響下,自我評價低,自卑,有無用感和無價值感,覺得活著無意義,有悲觀厭世和自殺打算,有自責自罪,認為活著成為累贅,犯了大罪,在軀體不適基礎上出現疑病觀念,認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

意志活動

主動性活動明顯減少,生活被動,不願參加外界和平素感興趣的活動,常獨處。生活懶散,發展為不語不動,可達木僵程度。最危險的是反覆出現自殺企圖和行為。

軀體症狀

大部分抑鬱病人都有軀體及其他生物症狀,例如心悸、胸悶、胃腸不適、便秘、食慾下降和體重減輕。睡眠障礙突出,多為入睡困難。

其他

發作時也能出現幻覺,人格解體,現實解體。因思維聯想顯著遲緩及記憶力下降,易影響老年患者的認知功能。

五月病五月病

常有頭暈、頭痛、無力和失眠等主訴,易誤診為神經衰弱,後者起病前有一定的心理社會因素,如長期緊張、用腦過度等,情感以焦慮、脆弱為主,主要臨床相是與精神易興奮相聯繫的精神易疲勞、心情緊張、煩惱和易激惹等情緒症狀,及肌肉緊張性痛和睡眠障礙等生理功能紊亂症狀。自知力良好,症狀被動性大,求治心切。障礙以情緒低落為主,伴思維遲緩,自卑、自罪、想死,及生物學症狀(如情緒晝夜輕重,食慾、性慾下降等),自知力常喪失,不主動求治,可資鑑別。

隱匿性五月病是一種不典型的五月病,主要表現為反覆或持續出現各種軀體不適和植物神經症狀,情緒往往被軀體症狀所掩蓋,故又稱為抑鬱等位症。病人多不找精神科醫生,而去其他科就診。軀體檢查及輔助檢查往往無陽性表現,易誤診為神經症或其他軀體疾病。對症治療一般無效。

自我調理

五月病五月病

五月病是一種常見的病,主要表現為飲食習慣改變,失眠,興趣減少或注意力分散,對履行社會職責有牴觸感,極度疲勞感,反應遲鈍或敏感等。若長期存在上述症狀,應儘快找專家就診諮詢,以便得到及時治療。另外,自我調養對儘早康復也至關重要。

做最感興趣的事

如果事業上沒有獲得成功,想辦法增進自己的技能,從最感興趣的事入手;或者再尋找其他成功的機會。有計畫地做些能夠獲得快樂和自信的活動,尤其在周末,譬如打掃房間、騎賽車、寫信、聽音樂、逛街等。另外,生活正常規律化也很重要。儘量按時吃飯,起居有規律,每天安排一段時間進行體育鍛鍊。參加體育鍛鍊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狀態,提高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有益於人的精神健康。

廣交良友

經常和朋友保持交往的人,其精神狀態遠比孤僻獨處的人好得多,尤其在境況不佳時,“朋友是良醫”。交朋友首先是可以傾訴衷腸的知心,還要結交一些饒有風趣、逗人發笑、使人愉快的朋友。養成和朋友經常保持接觸的習慣,這樣可以避免和醫治孤獨和離異感,減輕五月病狀。避免服用某些藥物。口服避孕藥、巴比妥類、可的松、磺胺類藥、利血平可引起五月病,應儘量避免使用。另外,多吃些富含維生素B和胺基酸的食物,如穀類、魚類、綠色蔬菜、蛋類等,對於擺脫五月病也有裨益。

多運動多曬太陽

季節交替的邊界,人體身心都比較敏感,有一句老話,叫做‘菜花黃,痴子狂’,意思就是油菜花開的四五月份,一些心理或者精神有障礙的患者情況就會更加嚴重,比如本來就小憂鬱的人,這時候更加惆悵,連帶著睡不著。”而正常的人,這段時間天氣變化劇烈,加上工作跳槽高峰、學生準備畢業就業的外部壓力,失眠的情況也比平時明顯。討厭的“五月病”影響著人的身心健康,那么應該如何應對呢?牟曉冬表示,面對“五月病”或者春夏之交這種情緒變化時,應該多運動,多曬太陽來調節情緒。“運動流汗能讓情緒穩定,而曬太陽有助於調節體內激素和內分泌的平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