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風雲人物

二戰風雲人物

《二戰風雲人物》根據國防大學馬駿博士在百家講壇的講座《二戰人物》的講稿整理而成。全書回述了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戴高樂、麥克阿瑟、巴頓、艾森豪、蒙哥馬利、隆美爾、希特勒等二戰風雲軍政人物的人生經歷,詳細分析了他們成功與失敗的原因。在感受歷史的風雲激盪的同時,也讓人對人生獲得新的認識和感悟。在與大人物的心靈對話中,獲得不同凡響的人生體驗。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掀起全國收視熱潮的國防專家馬駿博士,CCTV《百家講壇》名牌軍事大講堂,將軍首腦論,現代行政管理藝術的傳世範本。

傳奇歷史,傳奇人生,於筆端凝聚生輝,如影畫般呈現。戴高樂為什麼能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沙漠之狐”隆美爾有何致使弱點?蒙哥馬利憑什麼能打敗隆美爾?馬歇爾非凡的識人眼光從何而來?艾森豪僅僅是一個作戰參謀,為什麼可以立刻指揮幾百萬盟軍?……

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戴高樂、艾森豪、巴頓、蒙哥馬利、隆美爾、麥克阿瑟等人物的名字,一般人都耳熟能詳。他們與一段風雪激盪、奇偉詭譎的歷史連為一體,書寫了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人生傳奇。他們的人生軌跡、榮辱得失,不但反映出那個時代的大格局、大背景,也深深啟發今天的人們思索人生、探尋成敗的法則。

作者簡介

馬駿,現執教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研究會理事。曾就讀於東北師範大學、國防大學和北京大學、先後獲得歷史學學士、軍事學碩士和法學博士學位。著名軍事史專家、二戰史專家,在中央電視台多個頻道作專家評論。著有《世界經典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風雲人物》等。

目錄

前言 閒淡說雄奇

第一講 “被縛的”戴高樂與自由法國

第二講 革新、拯救與復興的代名詞――喬治・馬歇爾

第三講 蒙哥馬利:軍事學院劣等生的決勝之道

第四講 暴戾的軍神與仁慈的“老頭”――悍將巴頓

第五講 艾森豪:善搞平衡的軍事政治家

第六講 羅斯福和他的“珍珠港陷阱”

第七講 麥克阿瑟:天佑美國?吾佑美國?

第八講 邱吉爾:從海上、陸上、空中對暴政作戰

第九講 跟著朱可夫前進――“救火隊員”的非凡功業

第十講 史達林:雙重性格,雙刃殺傷

第十一講 隆美爾:是“戰術巨人”也是“戰略侏儒”

第十二講 非男非女,亦人亦獸――德意志魔盒裡的希特勒

書摘

中國古代的《詩經》有云:“百川入海,有容乃大。”千萬條河流之所以能夠流入大海,是因為大海有兼收並蓄的寬大胸懷。一個成功的軍事統帥,要想把千軍萬馬集合在自己的麾下作戰,就要像大海容納百川一樣,容納軍中各種有用之才,容忍軍中各種難容之事。艾森豪把寬容作為一種胸懷,這種胸懷,也成為一種謀略,使得他的部下在關鍵的時刻為其去拚死,成就了他一番血與火的事業。

“寬宏大量,性格開朗”,這句評語不是別人說的,而是巴頓對艾森豪的評價。這句評價準確反映了艾森豪的個性。

前面談了,艾森豪是一個資歷較淺的統帥。他是在1942年7月7日晉升為中將的,而且這個軍銜是臨時的。就是說,如果他不擔任駐歐盟軍統帥,他將仍是上校。而他所指揮的軍官中許多人的軍銜遠遠高於他,如北非戰區盟軍副司令英國的亞歷山大是上將,空軍司令特德也是上將;論資歷有的軍官也在艾森豪之上,如英國的蒙哥馬利在旅長、師長崗位上都乾過,作戰經驗非常豐富,巴頓不僅當過師長與軍長,而且還是美國裝甲兵的創始人,作戰勇猛頑強,早在軍中聲名顯赫。

然而,艾森豪卻使得一切無論是軍銜還是資歷都高於他的人,都能像一架大機器中的鏍絲釘一樣,發揮著自己的作用。艾森豪有什麼招能夠讓這些人甘當鏍絲釘?可以歸納為兩個詞:寬容與機智。

先看看艾森豪的寬容。舉蒙哥馬利的例子。

蒙哥馬利是英國的一員虎將,在北非戰場上,他竟然打敗了大名鼎鼎的德國名將隆美爾,一時間聲名顯赫,英國宣傳機器將其稱為“戰神”。既然是“神”,當然就有點神氣了。蒙哥馬利也認為自己氣度不凡,應該擔當,也能夠擔當更大的使命。於是,他開始同艾森豪“叫板”。他認為最適合做盟軍統帥的人,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英國許多將軍也私下議論,蒙哥馬利應該成為美英軍的統帥。後來,蒙哥馬利在作戰中經常對艾森豪表現出輕蔑的態度。對此,美軍內許多人看不下去了。布雷德利對艾森豪說:“如果你把指揮權交給蒙哥馬利,就立即將我送回國,因為在他手下乾,我沒有勝利的信心。”當時在旁的巴頓也跟了一句話:“夥計,如果你不乾,我也將與你一起離開。”艾森豪笑著對他們說:“沒關係,我會有辦法處理好的,謝謝!”

他有什麼辦法?其實,他的辦法最簡單,也最難做,這就是容忍!

在他看來,聯盟作戰貴在團結,有團結,就有信心。既然能夠在一起作戰,就有共同點,這就是戰勝德國人。因此,艾森豪非常注意保護蒙哥馬利,不讓這員虎將的作戰積極性受到損害。比如,在諾曼第登入戰役中,蒙哥馬利是地面部隊最高指揮官,連布雷德利都要聽命於他,但是按照規定,一旦登入成功,盟軍在陸地上建立起行動基地後,蒙哥馬利應該立即將指揮權交還給艾森豪,而且應該是公開進行。然而,艾森豪擔心蒙哥馬利會因公開宣布收回他的指揮權自尊心受到傷害,所以一直沒有公開宣布,只是暗地裡接過指揮權。後來蒙哥馬利借阿登戰役之初盟軍失利的事情,再次抱怨:正是因為把地面作戰的指揮權交了出去,才導致這樣的情況發生。這句話意味著:如果讓我指揮,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

這件事在美軍中引起強烈反感。美軍在阿登作戰中傷亡最大,現在英國人又在說風涼話,他們怎能不生氣?可是艾森豪還是以寬容、以肚量處理了這一問題。他只是召開了一次記者招待會,在會上先是讚揚了蒙哥馬利的作戰,然後非常低調地說:“整個作戰行動的內容太多,不是每一位戰場指揮官都能處理得了的。我並沒有從蒙哥馬利那裡收回全部指揮權,因為指揮大權一直是在最高統帥手裡的。”這句話其實是“綿里藏針”地回敬了蒙哥馬利一下:指揮權一直在我手裡,你知道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