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車

事故車

廣義上的事故車:指非自然損耗造成車輛傷損,導致機械性能、經濟價值下降的事故為事故車。在汽車發生碰撞後,人們常稱之為發生了事故,但不一定發生了事故,就一定會產生事故車。狹義上的事故車(轎車)是:經過嚴重撞擊、泡水、火燒等,即使修復但仍存在安全隱患的車輛總稱。傷損達一定條件才屬事故車,例如:經過嚴重撞擊,損傷到發動機艙和駕駛艙的車輛;水箱支架有碰撞損傷的車輛;車身後翼子板撞擊損傷超過其三分之一的車輛;縱梁有焊接、切割、整形、變形的車輛;減振器座有焊接、切割、整形、變形的車輛等。

基本信息

定義

事故車事故車
如符合以下任何一條,即屬事故車:
1、經過嚴重撞擊,損傷到發動機艙和駕駛艙的車輛。
2、水箱支架有碰撞損傷的車輛。
3、車身後翼子板撞擊損傷超過其三分之一的車輛。
4、縱梁有焊接、切割、整形、變形的車輛。
5、減振器座有焊接、切割、整形、變形的車輛。
7、ABC柱有焊接、切割、整形、變形的車輛。
8、因撞擊造成汽車安全氣囊彈出的車輛。
9、其它不可拆卸部份有嚴重的焊接、切割、整形、變形的車輛。
10、車身經水浸泡超過車身二分之一,或積水進入駕駛艙的車輛。
11、車身經火焚燒超過0.5平方米,經修復仍存在安全隱患的車輛。

外觀鑑別

“事故車”,一般是指存在結構性損傷的車輛。同時,泡水車、火燒車等也都屬於“特殊事故車”這一類。所謂結構性損傷,是在當車輛發生碰撞或者損壞之後,會傷及車梁、車架等部位造成傷害,需要經過切割焊接等才能進行修復的車。
鑑別二手車的第一步就是看外觀,這倒不是說這台車長的好不好看,而是看該車的整體感覺如何,俗話說是不是對眼。關於這點,還真比較難以量化,只能說是第一感覺。看外觀的方法就是站在車輛四個角一米開外的地方,讓視線與車輛腰線齊平。這樣比較容易看出車輛漆面的狀況,是否有色差,光澤度是否一致等等。
看完了光澤度和色差之後,接下來就看車身各部件之間的接縫。主要檢查接縫是否均勻、邊角處理是否平滑。一般情況下,沒有經過鈑金修復的“原廠件”接縫處理都會比較勻稱,不太會存在忽粗忽細的情況。而且用手摸來,接縫邊緣也很光滑,基本不會出現明顯的“割手”的感覺。

車燈鑑別

在外觀油漆、接縫處理都鑑別完了之後,就要看車輛前後燈具的色澤了。一般情況下,經過幾年時間的使用,燈具表面有一定程度的磨損或者老化屬於正常的,但整車所有外部燈具特別是塑膠表面的老化程度大致都應差不多。如果發現某一個燈具特別新,或者塑膠泛黃特別嚴重的話就需要格外留意了。如果是特別新的大燈,我們就要懷疑這個部位是否發生過碰撞,配件也行進行了更換。如果某個大燈偏黃、老化特別嚴重,就有必要懷疑這個是不是副產配件了?外觀檢查的最後一步就是觀察整車玻璃上的標籤,看看是不是屬於同一出廠年份,且與整車的出廠年份是否一致?
在日常用車過程中,車身漆面的碰擦或者小事故難免的,因此當您發現所看中的車輛外觀漆面或者燈具有些疑慮時,就需要多留一個心眼了。當然,如果您購車是完美主義者,漆面有任何損失都不能接受的話,看完外觀後自己心裡應該也有一個底了。是不是喜歡,自己心裡肯定比誰都清楚。總之,外觀鑑別就一句話,疑者不買,買者不疑。

底盤檢測鑑別

通過底盤檢測鑑別是不是事故車,主要從兩方面來檢測,一是觀察,二是試駕。
觀察:如果有條件將車吊起是最好的,沒有條件就趴到車子下面檢查一下。首先,著重看車子大梁有無二次焊接或開裂、彎曲的痕跡。事故車的車架會有開裂或者彎曲現象,如果修復後當準新車來賣的話,肯定是有明顯修復痕跡的。退一步說,修復技術比較高,他們也基本上是採用局部修復的方法,在修復過的地方也會與車輛原出廠的地方有明顯差別。然後,要檢查底盤各處有無漏油現象,是否有油漬,即使經過修復,油漬也沒有辦法完全清理乾淨,如果有大面積的油漬就需要特別注意了。
試駕。試駕時從車子駕駛的平順性、操控性等方面做出判斷。比如,車子是否跑偏、懸掛有無異響、方向盤的反應情況等等。如果有跑偏現象,或是懸掛有異響,那么車子車架、懸掛系統等可能有問題,存在巨大安全隱患。從試駕中可以評價出車子的實際使用情況以及事故情況。

車內保養

看完了車輛外觀,如果您比較滿意就可以坐入車內看看該車內飾保養程度如何。第一步就是擰動車鑰匙,打開電門讓車輛自檢,之後再啟動車輛。看看儀錶盤上有什麼故障燈異常,諸如ABS、SRS以及發動機故障警示燈,這些在自檢時會亮起,但車輛發動之後應該熄滅。如果這些燈常亮,就證明該車存在相應的問題了。檢查完各種警報燈之後,就該看車輛的里程數了。關於里程數,編輯認為僅是一個參考,介於二手市場的情況,誰都不能保證這台車的里程數是不是真實,有沒有被認為的“有意”或者“無意”的調過表。因此,將里程數與車輛內飾的磨損情況相結合著看,是一個比較穩妥的辦法。
判斷車內飾磨損情況,可以通過觀察諸如方向盤、擋把、安全帶以及主駕駛座椅、油門剎車踏板等處的磨損情況從而判斷里程數是否真實,日常保養是否到位。其中淺色安全帶長時間使用之後肯定會產生色差,因此從顏色上也能判斷這台車的使用狀況,當然如果碰上平時不系安全帶的“亡命之徒”,也就需要通過方向盤、擋把以及座椅下方等細節觀察了。其中方向盤和擋把是駕駛者每次開車都需要接觸的東西,這兩個部件的磨損程度能很好的反應車輛實際使用狀況和平率。
以普通家用車一年行駛2萬公里為例,方向盤和擋把都不應該有明顯的磨損或者發亮痕跡。相對於的,如果您看到的車子裡程數僅有2-3萬公里,但方向盤已經被磨得油光鋥亮,弄的像計程車上的那種,就該懷疑里程數的真實性了。
由於很多車主都喜歡給愛車包真皮座椅或者座套等,因此從座椅表面磨損程度來判斷車輛使用狀況未必靠譜。但細心的買家可以通過觀察座椅下方地毯的整潔程度再次印證該車的保養情況。原因很簡單,座椅下方屬於低關注區,平時洗車幾乎會忽略該處,因此在購買二手車時這個“衛生死角”倒是成為了很好判斷車況的地方。
從這個“衛生死角”中就能看出車主平時對車輛是否愛惜,如果是純家用車且平時悉心打理,這些地方最多也就是積了不少灰而異。但如果在這裡發現了各種異物且菸蒂、食物殘渣都有,則能看出前任車主對該車使用起來完全不愛惜。

識別四招

查詢檢測中心

主流車型無論在哪個城市做過維修保養,廠家的資料庫中都會有記錄。而這些記錄,正規的4S店都能查詢到。在買進一輛二手車之前,很有必要跑一趟4S店,查詢一下該車的維修保養記錄。記者嘗試聯繫了幾家滬上的4S店,只要能報出當下的車牌號與車主姓名,4S店都樂於提供這些信息。
不過,這一招也並非完全管用。首先,大部分車都只提供2年/6萬公里保修。之後一旦這輛車更換到非4S店的修理廠保養維修,記錄就比較難查詢了。

查詢保險

據了解,國內大大小小的保險公司,都已實現了信息共享。之前出過的事故,哪怕更換了保險公司,記錄仍然存在。而且即使更換再多車主,只要車架號不變,車輛的事故記錄就一直會延續。很多車主在購買二手車時,往往會忽略“去保險公司重新備案”一項。殊不知,這不僅使變更車主之後,保險無法生效,也讓買家失去了一個查詢車輛事故記錄的好機會。

看內飾

比起外觀,內飾更能反映出一輛車的新舊。例如方向盤在每天的轉動中,與手掌摩擦會留下印記;中央扶手換擋桿表面開始脫落,這絕不是三五萬公里能到達的磨損程度。最關鍵的是車內的鏇鈕和按鈕,會因為長期使用而變得光滑發亮。
另外,把車內的所有配置功能都用一遍,也能幫助你判斷這輛是不是“翻新車”。例如,如果你多次開關天窗,如果並不是很靈便,那這輛車很有可能出過翻車的大事故。因為翻車事故很容易導致天窗軌道損壞。

看外表

“貓膩車”們的表面功夫,肯定是做足的。不過,我們依然可以從一些細微之處入手。例如,雖然整車看起來很新,但如果車門的內側門把手的角落等一些地方的油漆,與其他地方有比較明顯的色差,那很可能是一輛被隱瞞了真實年齡的車。又例如,打開引擎蓋,仔細檢查固定發動機的那幾顆螺絲。如果發它們的頂端有“傷痕”,證明發動機可能拆下來維修過。那幾道“傷痕”,正是拆卸時留下的。

事故處理辦法

事故車事故車
有的人把馬路看做虎口,再小心的司機,也避免不了與別的車輛發生一些刮、蹭事件,當發生了事故以後,對於新手車主來說,很是沒有經驗,那么,面對這么突發的事故在進行處理的過程中總是顯得無所適從。如果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財產的損失小於2000元的可以根據機動車交通事故快速處理辦法的規定進行實際操作,這種處理事故的流程主要是為了避免由於事故對交通的影響。
快速處理的事故的條件有:沒有人員的傷亡,財產損失不超過2000元,事故當事人對事故責任沒有爭議,事故車可以開動,事故車輛的當事人都有車輛保險,事故當事人願意到一個地方進行定損。
當發生了交通事故以後,車主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內亮起車輛的危險警告燈,並在車後面設定危險警告標識牌。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防止有後面的車進行追尾的碰撞,從而保障車內的人員以及車輛自身的安全。除了設立了警示標識以後,還要對事故的現場進行拍照取證,這是向保險公司進行理論的事故證據,在移動車輛之前進行拍照的方法主要是為了避免車主不認問題出現。再填寫相應的事故快速處理協定書,這樣就可以到定損機構進行車輛定損,從而完成相應的維修與檢測工作。

事故分辨

輕度追尾

輕度追尾是車輛過程中經常發生的事故之一,檢查是否追過尾得從車身打開發動機蓋,檢查發動機蓋的邊緣膠條是否平整,觸摸感覺是否偏軟,如發現膠條不平整或者觸摸感偏軟,則應該是修復過發動機蓋。

重度追尾

車身的主梁和元寶架是判定是否發生重度追尾事故的主要來源地,如果發現主樑上有焊接口則肯定該車發生過重度撞擊。在減震器上的兩個鏇狀小箱子上也必須是原廠膠,如果非原廠膠,也是發生過追尾事故,判定方法同上。此外,水箱框架上的鉚釘全都應該是由機器敲打進去,材料為鐵,如發現換為鋁製鉚釘,也可判定為發生過事故。

翻車

要想知道是否翻過車很簡單,如果一輛車翻車之後,維修人員再修復完畢之後肯定要為其做噴漆處理,敲擊車頂部,正常情況會是特別脆的聲音,如果聲音發悶則是因為做過漆,那基本上就是翻過車。

扣留問題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13條的規定: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害需要搶救治療的,交通事故的當事人及其所在單位或者機動車的所有人應當預付醫療費,也可以由公安機關指定的一方預付,結案後按照交通事故責任承擔。交通事故責任者拒絕預付或者暫時無法預付的,公安機關可以暫時扣留交通事故車輛。
同時,交通警察可以扣留事故車輛,為了收集證據,對車輛進行檢驗、鑑定,除此之外,不得以任何理由扣留事故車輛;而且,在檢驗、鑑定結束後五日內就應當發還給當事人。

二手車

挑選二手車時,檢查車架是判斷汽車是否有碰撞事故的好方法之一,因為大部分出過事故的車輛車架都會留下痕跡,就看您能否判斷出來。
大部分轎車採用“整體車身”結構,車架受到撞擊變形後在行駛中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可以通過試車來判斷。比如轉向不均勻、不穩定;直行過程中有車輪的響動;輪胎有偏磨痕跡;制動時跑偏等現象。靜止狀態時,可以通過如下方法檢查:分別檢查左、右兩側的前後車輪是否成直線,否則就說明整體車架彎曲;每個車輪後側與輪罩的間隙應大致相同,否則說明車架或整體車身有彎曲跡象;檢查發動機蓋和翼子板、車門與翼子板接逢處、車門與車門的間隙是否對稱,否則就很可能是已經更換髮動機蓋和車門,這當然與事故是有關係的。
打開發動機蓋,看貫穿整個發動機艙的兩根縱梁有無焊接或開裂的痕跡。如果是追尾或側面撞擊的事故車架會受擠壓而彎曲或開裂,維修時都需要焊接。有條件的話上舉升架,就可以很明顯地進行檢查了,因為大部分轎車底盤上都有加強筋,可以通過檢查加強筋是否平直來判斷車況。車秘書二手車專家提醒消費者:挑選二手車過程中,車架是很重要的檢查部分,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檢測項目
第一對號碼引擎和車身號碼必須與行駛本上的資料吻合,否則不但是違法,出了事故也不能得到保險公司的賠償。
第二查制動嘗試在不同速度剎車,確保沒有側滑現象。如果裝有ABS系統,可以試著以30km/h以上的速度急剎車,測試ABS運作是否正常,如果ABS正常,可從腳剎上感覺到一下一下的跳動感覺。
第三看車身車門、頭燈、尾燈與車身之間的接縫平滑沒有接口,車身各部位的擋泥板應該是統一顏色,從尾擋泥板望向車頭應沒有凹凸或波浪紋等。建議用磁鐵在車身各部分都試一試,如果發現有吸引力不足的地方,就可能是扇過灰的結果。不過遇到鋁製或是碳纖維材料的車身,這招就行不通了。
第四驗引擎首先看引擎外觀有無損毀或漏油,看機件有無損壞過的痕跡,火花塞是否漏電。再測試引擎能否順暢啟動,最好在冷車時測試,結果比較準確。留意行車時有無窒油現象,靜止轉速是否正常。檢查引擎系統的反應是否夠快,車頭馬力是否充沛,可以踩一腳油門馬上放開,然後觀察轉數增加的速度,踩油門時轉數是否迅速提升。此外,加油後車子能否順暢地行駛,有無雜音等,都需要檢查。行車後檢查引擎有無不尋常氣味,並多次察看引擎有無漏油。
第五測懸掛:用力壓低車身四個角位,觀察它的懸掛反應力是否平均,並注意按壓車身時無不尋常的聲響。不過做這種大動作之前一定要先問問車主,而且按壓時也要小心別把車子按癟了。較好的方法是把車開到車房抬高,看看懸掛系統有無漏油或鬆弛現象。
第六試變速箱和離合器:嘗試換不同的擋位,確保所有擋位都能正常運作。手動變速箱的毛病通常是不能順利地進入某個擋位或是不能和縫,試車時應當檢查三擋、四擋,或者在上坡路加速,如果引擎轉數不斷提高,而車速卻沒有相應提高,則可能是離合器已經損耗,需要更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