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義的較量與中國的命運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山東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8月

1日)
平裝: 299頁
開本: 32開
ISBN: 7560732437
條形碼: 9787560732435
尺寸: 20.2 x 14 x 1.2 cm
重量: 299 g

作者簡介

張傳鶴,女,1967年出生,山東日照人。中共山東省委黨校科社部副教授。主要學術專長為社會主義基本理論和當代國外社會主義。主持完成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一項,全國黨校系統調研課題一項,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民主社會主義及其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挑戰研究)一項,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國家和省部級課題四項。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或摘登主要觀點。任兩部教材的副主編,並參編其他四部教材和著作。有兩項研究成果榮獲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主義’的較量與中國的命運”為題,系統探討近代以來在我國出現的各種思想學說及其在中國的興衰,藉此研究中國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和正確性。為馬克思主義專業理論工作者的研究增加了一項有分量、有特色的理論成果。
該著的主要特點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注重理論創新,提出一些創新性的學術觀點。二是針對性強。即緊密聯繫當前人們思想中的種種困惑,提出和回答問題。三是歷史感比較強。作者論述中國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和正確性,不是空泛而論,而是全面分析了鴉片戰爭以來,每一個歷史階段和中國的社會政治現實、意識形態格局形成的原因及其對中國命運的影響,最後通過歷史發展的清晰脈絡,邏輯地、自然地論證了中國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和正確性。四是清醒的國情意識。五是寬廣的世界眼光。作者在分析君主專制主義及其與中國的命運,中國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的挫折這些問題時,都充分考慮了“國際因素”對中國的影響。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先進的“主義”:社會進步的靈魂
一、什麼是“主義”和“問題”
二、正確處理“問題”和“主義”的關係
第二章 近代中國三大“主義”的較量與中國的命運
一、君主專制主義與近代中國的命運
二、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和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現
三、近代三大“主義”的較量及其歷史結局
四、關於近代三大“主義”較量的反思與爭鳴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及其巨大威力
一、十月革命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的原因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的巨大威力
第四章 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信仰、誤讀與迷失
一、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對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的誤讀與迷失
二、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實踐中的挫折
第五章 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認識的飛躍和中國的崛起
一、撥正航向——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理論與實踐的新突破
二、受命於多事之秋——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理論與實踐的新發展
三、新起點——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世紀遠征
四、在歷史的接力中崛起
第六章 一條基本的歷史經驗:必須科學地對待馬克思主義
一、什麼是馬克思主義
二、做好“結合”的文章
三、正確處理馬克思主義和非馬克思主義的關係
結束語復興大業尚未成。同志仍須努力
一、實現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的挑戰
二、反腐倡廉鬥爭的挑戰
三、發展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的挑戰
四、搞好分配和利益協調工作的挑戰
五、維護公共安全的挑戰
六、人口控制工作的挑戰
七、台海問題和國際議題的挑戰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