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水力發電廠

丹江口水力發電廠

丹江口水力發電廠坐落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市區內,雄踞於長江最大支流——三千里漢江中游的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是中國漢江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最壯觀的水利工程。

丹江口水力發電廠簡介

坐落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市區內,雄踞於長江最大支流——三千里漢江中游的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是中國漢江上最大的水

丹江口電廠大壩
利工程,也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最壯觀的水利工程。該工程控制流域面積9.52萬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積的60%,具有防洪、發電、灌溉、航運、養殖等綜合效益。最終大壩高程將達175米,是當前國家正在興建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工程。周恩來總理曾高度讚揚“丹江口工程是全國唯一五利俱全的水利工程”。
作為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的主要管理單位,丹江口水力發電廠擔負著發電、防洪和通航三大職能,是漢江水利水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核心企業。丹江口水力發電廠1968年第一台機組投產發電,1973年初期規模建成,裝有6台15萬千瓦混
第一台機組投產發電慶典
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總容量90萬千瓦,最大年發電量達54.12億千瓦時(1975年),年平均發電量38.3億千瓦時(實際約40億千瓦時),是漢江流域最大的水電廠。1980年,華中電網成立後,丹江口水力發電廠擔負華中電網調頻、調峰和事故備用任務,曾為華中電網直調電廠,目前交由湖北電網調度。1996年12月15日,實現發電量累計突破1000億千瓦時大關,成為全國第3個發電量過千億的水電廠。
丹江口水利樞紐初期工程壩頂高程162米,大壩總長2.5公里,最大壩高97米,總庫容209億
丹江口大壩泄洪
立方米,於1958年9月破土動工,1974年2月建成。樞紐曾經受超千年洪水位160.07米、最大入庫流量34300立方米/秒、最大下泄流量20900立方米/秒的考驗而安然無恙。2005年,南水北調丹江口大壩加高續建工程實施,壩頂高程從162米加高至176.6米,設計蓄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總庫容達290.5億立方米,每年可向北京供水95億立方米。
丹江口水力發電廠現擁有固定資產19億元,在冊職工1273人,各類專業技術人才287人(其中高級:51人,中級:148人,初級:88人)。截至2
第一台機組投產發電慶典
007年12月31日,丹江口水力發電廠累計發電量1318.21億千瓦時,創工業總產值104億元(按1990年不變價0.079元/千瓦時計算)。樞紐防汛社會效益顯著,投入運行幾十年來,丹江口大壩成功攔蓄、削減大於1萬立方米/秒的洪水 80次,保證了漢江中下游23個縣市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大壩升船機通航系統無償提供船隻過壩4105次,過船噸位329461噸,過船4734條,發揮了較大的社會效益。該廠曾先後實現了安全生產1003天、1582天和1760天的長周期安全生產記錄,截至2007年9月6日,實現連續安全生產10周年,在全國50萬千瓦以上水電廠中名列前茅。
丹江口水力發電廠始終以安全發供電、樞紐防汛為中心,遵循漢江集團公司“整體效益最大
“心連心”南水北調工程丹江口慰問演出
化”經營理念,以“求實、創新、安全、奉獻”的企業精神,克難進取,奮力拚搏,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新的勝利。
從1980年代開始,該廠依靠科技進步,先後投入近兩億元資金進行了大規模的設備更新與改造,更換了採用彈性金屬氟塑膠的發電機推力軸瓦、發電機變壓器微機保護、微機電液調速器、進口六氟化硫組合開關與新型節能變壓器。1992年開始至2001年又先後完成了2、6、1、3號機組的改造增容工程,為丹江口水電廠跨入百萬千瓦級電廠行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2007年起,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工程電廠機組設備改造安裝工程全面展開,丹江口水電廠力爭在2011年完成全部機組改造任務。
丹江口水力發電廠1989年被評為“國家二級企業”、1990年被評為“國家一級檔案管理先進企業”、 1991年被評為“全國職工教育先進單位”、“國家一級計量管理先進單位”、水利部“七·五”科技進步先進單位、湖北省清潔無害工廠、湖北省“模範職工之家”、連續五年(1986年-1990年)被評為“全國大型水電廠(站)競賽評比先進單位”、1993-1994年先後被評為湖北省及水利部“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獲得水利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連續五年被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單位”,1995年和1998年被中共湖北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1998年被命名為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從1996年起連續三次獲得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稱號、1999年廠檔案工作目標管理通過國家一級認定、通過了國家計量檢測體系、OHSMS18001:1996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
數據更新至2008年2月
------------------------------

丹江口水電廠的地位與作用

1、丹江口水電廠奏響了湖北大型水電工程建設的凱歌
縱觀湖北電力工業解放後50年的發展歷程,電歷史學家門一般認為它經歷了五個發展時期:第一個時期為1949-1957年,是以黃石電廠為中心,建設66-35千伏地區電網時期;第二個時期為1958-1968年,是以青山熱電廠為中心,建設110千伏跨地區電網時期;第三個時期為1969-1980年,是以丹江口水電廠為中心,建設220千伏湖北、華中電網時期;第四個時期為1981-1992年,是以葛洲壩水電廠為中心,建設500千伏跨省電網時期;第五個時期為1993年到現在,是以三峽工程為中心,建設全國統一電網的中樞時期。
由此可以看出,丹江口水電廠在湖北電力工業及湖北電網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對於水力資源豐富的湖北來說,丹江口水電工程的建設,無疑是湖北電力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頁。
丹江口水電廠奏響了湖北大型水電工程建設的凱歌,同時也鍛鍊與造就了一大批水電工程建設的精英人才,為後來的黃龍灘、葛洲壩、隔河岩乃至三峽水電工程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丹江口水電廠投產初期緩解了鄂豫兩省的電力緊張局勢
1968年10月1日,丹江口水電廠首台機組投產發電,1973年9月第六台機組併網運行,完成了90萬千瓦的總裝機。這在70年代初期的中國已算為數不多的大型電站(在水電廠中為第二位,劉家峽水電廠為第一位)。對於當時缺電十分嚴重的湖北省來說,丹江口水電廠更是湖北省電網起支撐作用的骨幹電廠。
由於當時“三陽”地區(襄陽、鄖陽、南陽)經濟不發達,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自身的工業沒有起步,區域用電不多,因此,丹江口水電廠所發電量的80%以上遠距離、重負荷輸送至鄂東南的武漢地區和豫中的鄭州地區,極大地緩解了兩省(特別是湖北省)用電緊張的矛盾。當時的丹江口水電廠是一個典型的發端電廠。據資料統計,從6台機組投產後的1974年至1980年,即由湖北、河南兩省分別調度的7年時間裡,丹江口水電廠累計發電261.63億千瓦時,其中向湖北供電198.13億千瓦時,向河南供電59.03億千瓦時,並直接向當時兩省重工業項目(武鋼一米七軋機和鄭州鋁廠)供電,對兩省的工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兩省的領導,特別是河南省電力局的領導多次到丹江口來表示感謝和關心。1977年,湖北省電力局局長趙墨軒同志在沙市召開的全省電力工作會議上曾說:“我們要特別感謝丹江口,因為丹江口機組一開,全省就大放光明。”在當時缺電極為嚴重、電網長期低周波(47.5赫茲左右)運行的情況下,丹江口的電力優勢得到了充分發揮。
3、作為華中電網的骨幹電廠,發揮了調頻、調峰和事故備用的巨大作用
1981年華中電網成立。由於丹江口庫容大、單機容量大、調節性能好,加之當時華中電網的可調容量僅幾百萬千瓦,500千伏輸電聯絡線路尚未架設好,因此,地處鄂豫兩省交界,且可分可合地向兩省供電的丹江口水電廠就成為華中電網的主力調頻、調峰、事故備用的骨幹電廠,丹江口也成為河南、湖北兩省電網的第一個聯網點。丹江口水電廠在極其困難的運行條件下,顧全大局、服從調度,對電網的安全、穩定和優質供電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據統計,從1981年華中電網成立至1995年的15年時間裡,丹江口水電廠累計發電594.18億千瓦時,其中調峰電量為259.57億千瓦時,調峰率為43.69%。可見,丹江口水電廠在向電網供給大量電力、電量的同時,還承擔著繁重的調頻、調峰任務。為滿足電網的調頻、調峰和備用需要,機組頻繁地進行開停和開關跳合作業,如1993年,機組開停1342次,平均每天開停3.68次,這就加快了機組的磨損和開關機構的疲勞,並增加了運行值班人員的操作。為保證電網的安全與穩定,在沒有完善的母差保護情況下,丹江口水電廠220千伏兩條母線長期分網運行,1993年一年分網運行時間即長達326天, 使得丹江口水電廠在Ⅱ母無母差保護的情況下長期冒險運行,犧牲自己的安全以保證整個電網的安全。為了維持電網的電能質量和保證電網調度的自身安全,華中網調往往使丹江口水電廠的一台乃至數台機組長期處於低負荷甚至完全空負荷狀態下運轉,以保證相當數量的鏇轉備用容量或發出一定的無功功率支撐電網電壓,從而使得丹江口機組的發電耗水率大大增加。在枯水期,丹江口機組要長時間調相運行發無功以維持電網的電壓水平,但調相機組所吸收的大量有功功率卻得不到應有的補償。可以把這看作丹江口水電廠為電網、為社會所做出的巨大的無私的貢獻。
因此, 丹江口水電廠在華中電網成立的初期乃至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作為主力骨幹電廠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其對電網的貢獻和所做出的犧牲在華中電網史上是不可磨滅的。
4、促進了丹江口直供區的形成和發展
1973年, 在丹江口水電廠最後一台機組投產發電、丹江口水利樞紐初期工程全面建成之際,作為對庫區三縣(市)為丹江口工程建設所作貢獻和犧牲的補償,同時也作為開發性移民的嘗試,國家利用移民經費建設了丹鄖、丹淅兩條110千伏供電線路,由丹江口水電廠直接向鄖縣、淅川和丹江口市供給廉價的電力、電量。據統計,從丹淅線架設以後至1997年,淅川縣從丹江口水電廠累計獲取電量61.18億千瓦時;此外,1988年至1997年的10年間,丹江口水電廠直接供給鄖縣和丹江口市的電量達39.39億千瓦時。也就是說,庫區三縣(市)由丹江口水電廠獲得的總電量遠超過100億千瓦時,並從長期的低電價中獲得大量收益。若每千瓦時電量與電網綜合電價差僅按0.10元計算,三縣(市)將少支付電費10億元以上,這對三縣(市)經濟發展和庫區移民脫貧致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由於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和庫區三縣(市)供電均是由丹江口水電廠直接饋電供給,故稱之為“丹江口直供區”。隨著直供區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直供區需求電量也快速增長。1987年,向直供區供電總和為7.3億千瓦時;而10年後的1996年, 直供區用電量上升到22.1億千瓦時,是10年前的3倍。
為預防在特大洪水年份丹江口水電廠機組全停電時大壩防汛設備失去操作電源,1989年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籌資開工建設自備防汛電廠(現稱小水電有限責任公司),裝機兩台(2×2)共4萬千瓦,1992年建成投產,年發電量2~3億千瓦時,使丹江口的電力資源優勢進一步得到加強。
5、促進了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多種經營和供電企業的發展壯大
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利用自身電力資源的優勢,於70年代初開始先後建起了鋁廠、鐵合金廠、電石廠、鋼廠、碳化矽廠等高耗能的產業。這些產業的投產和逐步壯大,雖然從產業結構上講不盡如人意,但卻能解決大壩建設後留在丹江口的大量的職工家屬和子女的就業問題,也緩解了單位與地方的許多社會矛盾,並為自己今後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生存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局屬工業企業的規模逐步擴展,作為局供用電管理單位的水電公司,供電能力也不斷得到加強,供電量快速增長,由最初僅有1台變壓器、1萬千伏安容量的徐家溝變電站供電,發展為具有2座變電站(徐家溝、蘇家溝)3台主變壓器的供電規模。11萬千伏安容量、156條供電線路,供電能力達130萬千瓦,年供電量近9億千瓦時,銷售產值超過1.3億元,成為漢江集團公司第三大企業。
強大的電力資源優勢,極大地促進了直供區和漢江集團公司所屬工業企業的發展壯大。幾十年來,集團公司工業企業的產值和銷售收入年年增長,多種經營在集團公司工業總產值中所占的比例已超過電力企業。
綜上所述,從丹江口水電廠第一台機組投產發電以來的30多年間,以電力資源優勢為依託,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從一個單純的水利樞紐管理單位,逐步發展成為今天這樣具有近26億資產、12000多名員工、管轄21個企業和事業單位,以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為主,兼有冶煉、機械、施工、建材、化工、貿易、水電開發、服務等職能的特大型企業集團,成為全國512戶大型企業之一,並被國務院指定為全國100家建立現代企業試點單位。1996年10月,漢江水利水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使企業的發展走上了一個新的發展歷程。
文章來源於劉焱明當年曾經參與修編或者撰稿的丹江口水電廠志、漢江集團公司志、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四十年、湖北省電力工業史、華中電力工業史,等志書。

丹江口水力發電廠大事記

1958年9月1日,漢江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正式開工,湖北省省長張體學在開工典禮大會上講話。
1959年12月26日,丹江口大壩合龍。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湖北省省長張體學參加了截流典禮。
1960年3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董必武來丹江口工地視察。
1967年3月17日,漢江丹江口工程局電站籌備處成立。
1968年10月1日,第一台機組,即1號機組投產發電。
1969年7月1日,湖北省第一條220千伏高壓線路建成,並經丹漢Ⅰ回線丹55開關送電至武漢。
9月12日,2號機組投產發電。
1970年2月5日,第十工程局丹江口水電站成立。
1971年5月6日,3號機組投產發電。
1972年2月2日,4號機組投產發電。
7月27日,丹漢Ⅰ回線丹55開關因距離保護誤動跳閘,造成湖北電力系統瓦解事故。
8月1日,丹漢Ⅱ回線丹54開關送電。
9月25日,5號機組投產發電。
1973年9月25日,6號機組投產發電。
1974年6月25日,丹漢Ⅲ回線丹56開關送電。
1975年12月31日,全年實發電量54.12億千瓦時(設計年平均發電量38.3億千瓦時),創電站發供電歷史最高紀錄。
1978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國務院副總理谷牧、湖北省省委第二書記陳丕顯、水利電力部部長錢正英、一機部部長周子鍵等來電站視察。
2月20日,電站革委會副主任高敏智同志赴省集中,出席全國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3月11日回電站。
6月6日,水利電力部副部長劉向三等一行8人來電站視察。
6月30日,湖北省省委書記韓寧夫同志來電站視察。
9月25日,全國重點工程武鋼“○七”工程試車,決定丹江口水電站採用遠動跟蹤調節,確保60萬千瓦衝擊負荷送湖北系統。
12月5日,“丹江口水電站”正式更名為“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水力發電廠”,對外簡稱“丹江口水力發電廠”、“丹江口水電廠”、“丹江電廠”。
同日,時任電站黨委副書記的高敏智同志被管理局任命為電廠首任廠長。
1979年1月,水利電力部授予丹江口水電廠“全國電力工業大慶式企業”稱號。
3月,中共湖北省委員會、湖北省革命委員會授予丹江口水電廠“大慶式企業”稱號。
5月18日,國務院副總理王任重、水利部部長錢正英等來廠視察。
5月20日,湖北、河南兩省電網通過丹江口水電廠併網。
6月6日,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由湖北省省長張體學的夫人林少楠陪同來廠參觀。
8月17日,丹漢Ⅳ回線丹57開關送電。
12月,中共湖北省委員會、湖北省革命委員會命名丹江口水電廠為1979年度“大慶式企業”。
1980年1月24日,水利部副部長陳庚儀來廠檢查工作。
6月9日,水利部副部長李伯寧來廠視察。
7月22日,中共中央副主席鄧小平、湖北省省委第一書記陳丕顯、河南省省委第一書記段君毅來廠視察。
10月14日,聯合國南水北調考察團一行9人來廠參觀考察。
1982年4月1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丹江口水電廠“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5月21日,《湖北日報》頭版報導了“丹江口水電廠顧全大局挑重擔,主動承擔華中電網的調峰任務,調峰總容量達45%”的訊息。
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萬里,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胡啟立,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郝建秀,水利電力部副部長李鵬、湖北省省委書記黃知真、湖北省省委第二書記韓寧夫等來廠視察。
1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黨校校長、軍委常委王震來廠視察。
1983年9月18日,水利電力部副部長趙慶夫、華中電管局局長黃芳等來廠視察。
10月25日,國務院總理趙紫陽、湖北省省長黃知真等一行40人來廠視察。
1984年3月,被華中電業管理局授予“華中網局安全先進單位”稱號。
8月18日,丹江口水電廠安全生產1000天,創建廠以來最高紀錄。當晚,湖北電視台、中央電視台分別作了報導。8月20日的《湖北日報》亦作了報導。
8月21日,安全生產記錄被打破,1003天的最高紀錄被載入史冊。
10月,被湖北省電力工業局授予“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稱號。
1985年3月7日,水利電力部企業管理協會授予丹江口水電廠“企業管理先進單位”。
11月1日至3日,水利電力部科技司在丹江口水電廠主持召開了“WDK—Ⅰ型單元自動控制裝置鑑定會”。
11月25日,全國總工會授予丹江口水電廠“合格職工之家”稱號。
1986年3月17日,在全國發供電設備管理工作會議上,丹江口水電廠被水利電力部評為“設備管理先進單位”。
11月,電廠綜合自動化工作已在1、2、3、4、6號機組上完成了機組的基礎工作。
12月,被湖北省安全生產委員會評為“安全生產、文明生產先進單位”。
12月,“WDK-1型單元自動控制裝置”獲水利電力部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12月13日,獲“水電生產技術情報網華中分網先進單位”稱號。
1987年5月8日,水利電力部副部長楊振懷等一行來廠視察。
5月25日,在北京參加第55屆國際大壩會議的14個國家73名專家、學者來廠參觀指導。
6月28日,湖北省省長郭振乾、副省長王漢章等一行12人來廠視察。
8月,被湖北省電力工業局授予“電力科技信息先進集體”稱號。
12月31日,獲湖北省計量局頒發了《三級計量合格證書》。
1988年10月,獲《省級節能先進企業證書》。
11月2日,湖北省企業上等級辦公室正式批准丹江口水電廠為“省級先進企業”。
1989年4月16日,全國政協主席李先念一行來廠視察。
5月15日,水利部和中國水利電力工會全國委員會授予丹江口水電廠“全國水利系統先進單位”稱號。
5月20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楊靜仁來廠視察。
5月,湖北省安全生產委員會授予丹江口水電廠“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稱號。
6月2日,水利部副部長黃友若由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副主任周兆倬、湖北省水利廳副廳長郭新春等陪同來廠視察。
8月2日,獲《國家二級企業檔案管理合格證書》。
9月10日,水利部授予丹江口水電廠“職工教育先進單位”稱號。
9月27日,丹江口水電廠被國務院企業管理指導委員會批准為“國家二級企業”。
11月20日,安全生產記錄被打破,同時創下連續安全生產1582天的歷史最高紀錄。
1990年4月18日,水利部副部長張春園來廠視察。
10月17日,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計畫委員會主任鄒家華,由水利部部長楊振懷、副部長張春園、湖北省省長郭樹言等陪同來廠視察。
12月20日,獲水利部《會計工作達標單位合格證》。
12月29日,獲《國家一級企業檔案管理合格證書》。
1991年1月29日,經水利部確認,獲會計達標等級證書。
6月20日,職工教育工作榮獲“全國職工教育先進單位”稱號。
7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遲浩田上將一行13人來廠視察。
8月10日,中國圍棋隊棋聖聶衛平、國手曹大元、俞斌等一行19人來廠參觀。
8月20日,獲“國家一級計量企業”合格證書。
11月29日,榮獲湖北省“清潔無害工廠”稱號。
1992年10月11日,國家計委副主任劉江、國家計委農經司副司長魏昌林等來廠視察。
1993年4月27日,由南京自動化研究所和丹江口水電廠共同研製的“SSJ-3021型水電站計算機監控系統”項目,榮獲水利部水利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2月,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8月7日,湖北省省長賈志傑一行10人來廠視察。
10月27日,國家計委副主任陳耀邦、水利部部長鈕茂生一行60人來丹江口考察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和移民安置工作,並視察了電廠廠房。
1994年4月21日,被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1993年度省級先進“文明單位”稱號。
5月10日,水利部副部長周文智來廠視察。
6月1日,《丹江口水電廠志》(第一卷)正式出版發行。志書篇幅長達29萬字,共7章32節89個條目,165幅圖片。
6月7日,被湖北省安全委員會授予1993年度省級安全生產、文明生產“紅旗單位”稱號。
6月22日,國家計委農經司司長魏昌林考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來廠視察。
8月11日,水利部副部長張春園等來廠視察。
9月15日,安全生產記錄被打破,由此創下建廠以來連續1760天的安全生產最高紀錄。
10月11日,國家計委副主任劉江、國家計委農經司司長魏昌林來廠視察。
10月21日,水利部副部長黃友若考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來廠視察。
12月28日,首台機組即2號機組改造增容工程正式實施,計畫工期120天。
1995年3月22日,2號機改造增容工程竣工,18時46分機組併網運行。
3月,被水利部評為1994年度“安全生產先進單位”;
同月,廠長毛文電被水利部評為全國水利系統安全生產先進工作者。
6月13日,廣州軍區副司令員文國慶、湖北省軍區司令員賈富坤來廠視察。
6月30日,被中共湖北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9月11日,1000門程控電話投入使用。
9月12日-15日,全國水電廠自動化技術信息網1995年度網長暨《水電廠自動化》編委會議在丹江口水電廠召開。
10月12日,湖北省省長蔣祝平來廠視察。
11月,電廠檔案信息科科長祝心洪被國家檔案局、中央檔案館授予“全國模範檔案工作者”稱號。
1996年3月26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汝岱來廠視察。
3月,被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1994-1995年度湖北省“文明單位”稱號。
4月1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倪志福來廠視察。
5月5日,全國政協副主席胡繩一行來廠視察。
5月21日,6號機改造增容工程竣工,歷時112天,比計畫工期提前23天。
5月24日,電廠實現機組運行機、電合一值班,從而結束了長達28年的機電人員分開值班的歷史。
5月,蘇玉六同志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總工會命名為“湖北省職工勞動模範”。
6月28日,韓國駐中國大使館一行9人來廠參觀。
6月,劉紹瓊同志榮獲全國“金橋工程”優秀組織者稱號。
7月9日,中共湖北省委副書記楊永良來廠視察。
10月,廠工會主席張建華被中國水電工會評為“全國水利系統優秀工會工作者”。
11月16日,常銳同志被水利部授予1996年度“全國水利系統模範工人”稱號。
12月15日,累計發電量已達到1000億千瓦時,成為繼葛洲壩、劉家峽之後的全國第三個總發電量突破千億的水電廠。
1997年3月15日,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黃志遠來廠視察。
3月,文書檔案案卷單份裝訂的作法與經驗,經中國“八五”科學技術成果審查委員會審定,此項目榮獲中國“八五”科學技術優秀成果獎。
4月22日,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石川來廠視察。
5月23至27日,1996年度全國大型水電廠(站)經驗交流暨勞動競賽評比會議在丹江口水電廠召開。
8元6日,在湖北省電力科技信息網第17屆工作會議上,丹江口水電廠被評為1996年度電力科技信息先進集體。“編譯《水輪發電機定子的線上掃描》及其信息服務”獲湖北省電力科技信息成果三等獎。
8月17日,湖北省省長蔣祝平,副省長李大強、高瑞科一行來廠視察。
9月8日,獲水利部1996年度“水利行業職工教育先進單位”稱號。
11月30日,水利部副部長嚴克強來廠視察。
1998年1月,獲湖北省“省級模範職工之家”合格證書。
3月5日,湖北省副省長張洪祥一行來廠視察。
4月,獲湖北省產業系統第三屆楚天文藝獎三等獎。
6月15日,1號機組改造增容工程竣工,歷時146天,比計畫工期提前54天完工。
6月,經中國生產力學會“全國軟科學成果套用轉化評價活動”推薦評價,丹江口水電廠檔案案卷質量被確認為“全國軟科學成果”。
10月24日,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模範職工之家”稱號。10月23日的《工人日報》以《讓漢江明珠更加璀璨》為題,對丹江口水電廠創建全國模範職工之家的情況進行了報導。
12月16日,被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1996-1998年度“最佳文明單位”稱號。
12月16日,鄭河生同志被水利部評為全國水利系統1997年度文明職工。
1999年3月25日,全國政協淡水資源與可持續發展專題考察組來廠視察。
4月6日-9日,全國水電廠生產人員崗位培訓教材審定會在丹江口水電廠召開。丹江口水電廠廠長、高級工程師王雲濤,負責主審了《水輪機調速系統檢修》一書。
6月3日,國務院明確重點防汛建設項目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大壩加高后,可將樞紐汛限水位抬高11米,年均可減少棄水達30多億立方米。同時,還可擴機6台,裝機容量60萬千瓦。
8月11日-25日,廠長王雲濤等一行6人,赴美國考察丹江口水電廠3號水輪機的設計與製造工作。
8月,丹江口水電廠檔案工作目標管理通過國家一級認定,是水利部目前唯一的國家一級檔案管理企業。
12月22日-23日,由湖北省技術監督局羅秀曾局長帶領的國家級評審員一行5人,對丹江口水電廠完善計量檢測體系工作進行評審。經過兩天的會議及現場審核,評審組一致同意丹江口水電廠完善計量檢測體系工作通過國家認證。完善計量檢測體系工作通過國家認證,這在湖北電力系統還是第一家。
2000年
1月13日,電廠1號發電機組改造增容項目中定子鐵芯現場整圓疊片和熱壓技術通過了來自華中理工大學、華中電力公司、漢江集團公司、湖北省電力公司、湖北省電力試驗研究所等單位專家的鑑定,認為定子改造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其發電機的改造工藝和方法具有推廣套用價值。
2月,漢江集團丹江口水力發電廠榮獲"全國水利系統水電先進集體"稱號。
2月2日,"丹江口宏電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該公司以電廠工會的社團法人和丹江口彤華寶石有限責任公司兩個法人單位作為發起人,公司設立董事會和監事會,電廠廠長王雲濤任董事長、副廠長姚守功任副董事長,紀委書記荊汝禹任監事會主席,李長丹任總經理。
2月21日,電廠3號機組大修開始,此次大修除完成常規項目的檢修外,主要進行了定子組合縫的鬆動處理和尾水孔改造。
3月,電廠廠務公開工作正式啟動。作為集團公司廠務公開的試點單位,為了加強對廠務公開工作的領導、協調和監督,電廠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米新洲為組長、工會主席張建華、紀委書記荊汝禹、生產副廠長郭生柱為副組長、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廠務公開領導小組;以工會副主席黨萍為辦公室主任的廠務公開組;以紀委書記荊汝禹為組長的廠務公開監督組。
3月,在電廠召開的文明單位創建工作表彰大會上,明確提出了力爭"十五"期間創建成國家級文明單位的新目標。
3月,電廠建設、開通"漢江明珠--丹江口水力發電廠--我國早期建設的大型水電工程"網際網路主頁,該項目後來獲得漢江集團公司五小成果三等獎。
4月3日,電廠2號機組擴大性大修正式開始,此次大修除完成常規項目的檢修外,主要對水導軸領裂紋進行了焊接處理,對定子鐵芯部分出現鬆動的拉緊螺桿進行了重新打緊。
4月,電廠在華中網局安全信息管理競賽中榮獲一等獎。這是繼1997年以來,該廠連續3年被華中網局評為安全信息競賽一等獎,也是華中網局唯一榮獲三連冠的單位。
4月15日,電廠廠長王雲濤、副廠長郭生柱分別與南瑞集團公司自動控制分公司總經理施沖簽訂了計算機監控系統改造經濟契約書和技術協定書。
5月9日,集團公司重點技改項目電廠3號主變壓器更換工作正式完工,經試運行後正式投入電網運行。
5月16日,水利部副部長張基堯在有關領導的陪同下來到電廠視察工作。
6月1日,電廠連續安全生產1000天,順利實現年初制定的第一個安全生產目標。
7月6日,電廠6台發電機組全部啟動,機組出力最高達78萬千瓦,標誌著電廠正式進行了汛期大發電的黃金時期。
8月31日,電廠全年累計完成發電量16.43億千瓦時,其中8月份發電量達6.48億千瓦時,創建廠32年來月發電量最高記錄。
10月18日,省委企業工委省級文明單位考核驗收檢查組對電廠1999年至2000年文明單位創建工作進行了檢查,並對電廠的創建工作給予了一致好評。
10月20日,歷時3個月的電廠運行分場"安全運行,增發電量"契約式勞動競賽活動圓滿結束,競賽期間共發電14.55億元,創產值2.08億元。
11月1日,電廠對9號變壓器進行了更換。新9號變壓器為上海ABB變壓器有限公司產品,型號為:S9-5000/15。
11 月6日,該廠建廠以來投資最大、施工工期最長、項目最多的技改工程-3號發電機組改造增容工程正式開始,計畫工期220天。
12月19日,電廠連續安全生產達1200天,順利實現年初制定的第三個安全目標。
12月29日,電廠微波站建設工程正式完工,經各項指標測試合格後正式開通。
12月31日,電廠連續安全生產1213天,順利實現全年安全生產無事故的第四個安全目標
該廠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1999-2000年度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為第二次獲得省最佳文明單位的殊榮。
截至2000年年底,全年累計發電29.32億千瓦時,超額7.12億千瓦時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的發電計畫,總累計發電量達到1098.09億千瓦時。
2001年
元月16日,電廠召開2000年安全承包兌現暨簽訂2001年安全承包責任書大會,廠安委會成員及各有關分場、部門、科室領導參加了會議。廠長王雲濤做了2000年安全工作總結,向12個安全承包單位兌現了獎勵,並與各承包單位第一責任人簽訂了新一年安全承包責任書,黨委書記米新洲對安全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元月21日,電廠首屆五次職代會在廠五樓會議室召開,廠長王雲濤做了電廠2000年工作總結及2001年工作安排報告,有關科室負責人做了工作總結,會上還按廠務公開的規定對廠里的工作進行了公開。
3月14日,廠機構改革與調整工作正式啟動,機關和多經單位於5月1日完成全部改革與調整工作,前方各分場因3號機組改造增容工程時間緊、任務重,於6月30日前完成了全部工作。通過改革,廠機關由原來的12個科室調整為9個,機關定員50人,前方電一、電二、機修分場和機械廠聯合成立了安裝檢修公司。
3月28日,我廠連續安全生產記錄達到1300天,創造了建廠以來第四次長周期安全生產的好成績。
4月,電廠第二次獲得“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稱號。
5月30日,電廠3號機組改造增容工程正式完工併網運行,比計畫工期220天提前14天完成。
6月29日,電廠在廠五樓會議室隆重召開3號機組改造增容表彰大會。公司領導賀平、毛文典、工會副主席張秋甫及有關部門領導出席了會議,副廠長、總工程師郭生柱做了3號機組改造增容總結報告,廠黨委書記米新洲和廠長王雲濤先後講話,集團公司總經理賀平做了重要講話。
7月11日,電廠首屆七次職代會在廠五樓會議室召開,廠長王雲濤做了電廠上半年工作總結和下半年工作安排;工會主席張建華做了關於集體契約、職代會提案落實情況、3號機表彰、合理化建議、契約式勞動競賽費用使用情況報告,各職能部門負責人根據廠務公開工作的安排,向職工代表匯報了各自負責公開的工作。
7月6日,電廠安全生產記錄達到1400天,繼續向高記錄邁進。
7月,電廠計量體系通過省技術監督局的監督檢查。
9月7日,電廠400V1PⅠ段、Ⅱ段改造工程完工,提高了廠用電系統運行的安全可靠性。
10月11日至12日,由電廠承辦的湖北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運行專委會換屆暨學術交流會在龍山賓館召開。參加會議的有來自葛洲壩、隔河岩、高壩洲、丹江口等水電廠的27名代表。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理事長、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毛文典參加會議並講了話,本屆運行專委會主任委員歐陽定代表專委會做工作總結,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專委會委員,葛洲壩水電廠總工程師艾友忠當選為主任委員。
10月14日,電廠順利實現連續安全生產1500天的奮鬥目標,名列全國各大型水電廠前列。
11月19日,電廠2號機組勵磁系統改造工程順利通過72小時試運行後,投入正式運行。
12月13日,電廠提前18天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的29億千瓦時的發電任務,與去年同期相比增發電量1.29億千瓦時。
12月18日,電廠1號機組大修工作正式拉開帷幕,計畫工期45天,除常規項目外,新增了1號機LCU裝置更換、水輪機葉片修型、自動濾水器、壓油泵、上導瓦更換等項目。
12月12日至14日,電廠220V直流負荷屏改造完工。至此,電廠直流系統改造已全部完成。
12月31日,電廠順利完成全年安全生產無事故的奮鬥目標,累計發電29.12億千瓦時。
12月,電廠榮獲“全國水利系統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
2002年
1月7日,由集團公司下達的電廠1號機組轉輪葉片修型科研項目在公司技術部、計畫部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華中科技大學、東方電機股份公司及電廠三方共同合作,經過三年的努力,終於順利通過驗收。
1月17日,廠工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廠五樓會議室召開,大會聽取和審議了電廠首屆工會委員會主席張建華同志做的三年工作報告,聽取和審查了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萬長宏同志做的三年經費收支審查報告,審議了2001年工會工作總結和新一屆工會委員會今後三年的工作目標,大會還選舉了新一屆工會委員會和經費審查委員會。
2月1日,電廠召開了第二次職代會暨2002年工作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職代會主席團和職代會專門工作組成員,聽取審議了廠長王雲濤做的電廠2001年工作總結和2002年工作安排及其它部門負責人所做的財務、職教等相關的工作報告。
3月1日,丹41開關擴大性大修開工,計畫工期為25天,比正常大修工期少15天。
4月10日,電廠實現了年度安全第一個100天,完成了年度階段性安全目標。
4月21日,5號機大修工作全面展開,其中包括5號主變的更換,整個工程於5月31日完工,比計畫工期提前19天。
5月2日,電廠實現連續安全生產1700天,與歷史最高安全記錄1760天僅差60天,在全國50萬千瓦以上水電廠名列前矛。
6月7日,電廠第二次黨代會在廠五樓會議室召開,集團公司領導及有關部門領導參加了大會,100餘名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出席會議,大會審議通過了米新洲同志代表第一屆黨委所做的工作報告,通過了王傳虎代表紀委所做的工作報告,大會經過充分醞釀和民主選舉,產生了電廠第二屆黨委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
6月10日,歷時兩天的2002年電廠職工趣味運動會在廠籃球場隆重舉行,占職工人數95%的在職職工和近300名離退休、退崗職工參加了運動會。
7月1日,電廠連續安全生產達1760天,再創電廠安全生產1760天的歷史最高記錄。
7月16日,電廠81名選手參加了首屆職業技能大賽理論考試,此次競賽有電工、電焊工、汽車駕駛員三個工種,將分別選拔出各工種前3名優秀選手參加集團公司組織的技能大賽。
8月9日,電廠在五樓會議室召開了第二屆職代會二次會議,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列席了會議,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毛文典應邀出席了大會。
9月4日,110kV開關站內丹22間隔改造開工,改造後的丹22間隔容量將由原來的1250A增大為4000A,大大提高了供電能力和可靠性。
10月28日,集團公司2002年度重點技改項目,丹18、丹19間隔技術改造工程正式開工。
11月5日,6號發電機變壓器的出口開關丹47開關間隔改造正式開工,此項改造工程是電廠2002年的主要技改項目,新更換的開關採用北京ABB公司LTB245E1型彈簧操作機構SF6斷路器。
11月5日,6號機組大修開始,至12月18日結束,除完成常規項目的檢修外,主要完成了機組監控系統LCU、壓油泵、濾水器的更換等。
11月11日,電廠在前方三樓會議室召開了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檔案發布會,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毛文典、技術部部長陳敢生參加了會議並講話,廠領導、各部門和二級單位負責人、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內審員參加了會議。
11月18日,電廠油水風系統閥門標示牌更換第一階段發電機層供水廊道更換工作圓滿完成,這是電廠建廠34年來最為規範的一次閥門編號整改工作,也是電廠2002年安全整改項目之一。
12月31日,電廠累計完成發電量21.12億千瓦時,超額完成了集團公司調整後的發電任務,其他各項經濟技術指標也順利完成,並創造了電廠連續安全生產1943天的歷史最高記錄,名列全國大型水電廠第五名。
▲2003年通過國家職業安全健康體系認證
▲2004年12月,丹江口水力發電廠進行人員分流及機構調整工作,調整後下轄7個部室、10個二級單位。
▲2005年通過國家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2005年榮獲湖北省“創建學習型組織先進單位”稱號
▲2006年榮獲中國農林水利工會全國委員會“勞動獎狀”
▲2006年、2008年分別榮獲長江委“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2006年12月22日,丹江口水力發電廠、水利樞紐管理處重組合併,組建新的丹江口水力發電廠。
▲2007年5月26日,進行合併後的機構改革,下轄7個部室、18個二級單位。
▲2007年9月5日,丹江口水力發電廠實現連續安全生產10周年。
▲2007年10月30日,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工程丹江口大壩加高電廠機組設備改造安裝工程——電廠5號機改造開始,2008年7月5日竣工。
▲2008年4月12日,樞紐2號400噸壩頂門機開始拆除。
▲2008年8月18日,丹江口水力發電廠實現連續安全生產4000天。
▲2008年9月23日,正式接收樞紐2號500噸壩頂門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