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德·維托

丹尼·德·維托

丹尼·德·維托.好萊塢喜劇大師,1944年11日出生美國新澤西州,紐約大學表演專業畢業。成名作《胡佛》(《The Jewel of the Nile》)。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在美國好萊塢的眾多影星之中,有不少是有一些缺陷的,但是他們能夠避免或利用這些缺陷,從而塑造出他獨特的銀幕造型。矮個子是其中較多的情況,他們只有利用自己的演技去征服觀眾,而不是靠外表,丹尼·德·維托則是利用了這一點,成為一個紅極影壇的喜劇大師,醜是喜劇的來源,但明星如何去化醜為美,則是演技的問題。

主要經歷

丹尼·德·維托於1944年11月17日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他在紐約大學攻讀表演專業,畢業後就進入演藝圈發展。1975年他曾在影片《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中出演一個小角色, 雖然這部影片大獲成功,並使主演傑克尼科爾森一舉成名,可對丹尼而言,他依然不被看重。他一直在拍攝一些電視片,這時他的喜劇天才開始逐漸流露出來。在電視連續劇《計程車》(《Taxi》1978-1983)中的出色表演令他脫穎而出,隨後在《寶石羅曼史》(《Romancmy the Stone》1984)和《尼羅河寶藏》(《The Jewel of the Nile》1985)中的成功表演引起了公眾和影視界的重視。
身材矮小恰好構成了丹尼喜劇因素的一個重要方面,把它與誇張的動作神態和機智幽默的言語給合起來,就產生了無以倫比的喜劇魅力。他先後出演了《玫瑰戰爭 》(《The War of the Roses》1989)和《胡佛》(《HOFFA》1992),後一部影片為丹尼帶來了巨大的榮譽,使他真正成為著名的演員而不是小丑,丹尼主演的影片 還有《龍兄鼠弟》(《Twins》1988)、《蝙蝠俠歸來》(《Batman Returns》1992)、《Jack the Bear》1993和《Renaissance Man》1994;出任配角的有《低級小說》(《Pulp Fiction》1994)、《小傢伙》(《Junior》1994)和《火星人進攻地球》1996以及《矮子當道》(《Get Shorty》1995) 。

作品年表

1971 《肉腸緣》(Lady Liberty)
1972 《高更的熱狗》(Hot Dogs for Gauguin)
1973 Hurry Up, Or I'll Be 30
1975 《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6 《洗車場》(Car Wash)
1977 The Van
1978 《飛越溫柔窩》(Goin' South)
1981 Going Ape!
1983 《母女情深》(Terms of Endearment)
1984 《綠寶石》(Romancing the Stone)
1984 The Ratings Game 導演處女作
1984 《寶貝福星》(Johnny Dangerously)
1985 《尼羅河寶石》(The Jewel of the Nile)
1985 Head Office
1986 《黑街福星》(Wise Guys)
1986 《殘酷的人們》(Ruthless People)
1986 《小精靈馬》(My Little Pony: The Movie) 配音
1987 《謀害老媽》(Throw Momma from the Train)
1987 《錫人》(Tin Men)
1988 《龍兄鼠弟》(Twins)
1989 《錯對冤家》(The War of the Roses) 導演
1991 《別人的錢》(Other People's Money)
1992 《蝙蝠俠歸來》(Batman Returns)
1992 《霍法》(Hoffa) 製片人,導演
1993 《大熊杰克》(Jack the Bear)
1993 《幻影英雄》(Last Action Hero) 配音
1993 《飛越童真》(Look Who's Talking Now) 配音
1994 《現實的創痛》(Reality Bites) 製片人
1994 《小傢伙》(Junior)
1994 《低俗小說》(Pulp Fiction) 監製
1994 《天兵總動員》(Renaissance Man)
1995 《矮子當道》(Get Shorty)
1996 《火星人玩轉地球》(Mars Attacks!)
1996 《瑪蒂爾達》(Matilda) 導演,製片人,旁白
1996 《宇宙大灌籃》(Space Jam) 配音
1997 《造雨人》(The Rainmaker)
1997 《變種異煞》(Gattaca) 製片人
1997 《大力士》(Hercules) 配音
1997 《洛城機密》(L.A. Confidential)
1998 《勇敢說愛》(Living Out Loud)
1999 《征服錢海》(The Big Kahuna)
1999 《月亮上的男人》(Man on the Moon) 製片人
1999 《處女自殺》(The Virgin Suicides)
2000 《淹死莫娜》(Drowning Mona)
2000 《永不妥協》(Erin Brockovich)
2000 《High到哈佛》(How High) 製片人
2000 《綁架計畫》(Screwed)
2001 《各懷鬼胎》(Heist)
2001 《小偷遇到賊》(What's the Worst That Could Happen?)
2002 《王牌大賤諜》(Austin Powers in Goldmember) 客串
2002 《美國炸炮》(Death to Smoochy) 導演
2003 《奇招盡出》(Anything Else))
2003 《大魚》(Big Fish
2003 《舞動夏令營》(Camp) 製片人
2003 《雙層公寓》(Duplex) 導演,旁白
2004 《愛在聖誕》(Christmas in Love)
2004 《情歸新澤西》(Garden State) 製片人
2004 《朋友》(Friends)
2005 《一酷到底》(Be Cool)
2005 《舞動心方向》(Marilyn Hotchkiss' Ballroom Dancing and Charm School)
2006 《費城總是艷陽天》(It's Always Sunny in Philadelphia)
2006 《相對陌生人》(Relative Strangers)
2006 《賭博》(Even Money)
2006 《哈羅俄亥俄》(The Oh in Ohio)
2006 《閃亮的聖誕節》(Deck the Halls)
2007 《晚安好夢》(The Good Night)
2007 《雷諾911:邁阿密》(Reno 911!: Miami) 製片人
2007 《給人生澆點水》(Just Add Water)
2007 《諾貝爾贖金》(Nobel Son)
2009 《分家總動員》(House Broken)
2009 《孤獨的人》(Solitary Man)
2010 《許願池艷遇》(When in Rome)
2011 《走進酒吧的女孩》(Girl Walks Into a Bar)
2012 《老雷斯的故事》(The Lorax) 配音
2012 The True Confessions of Charlotte Doyle 導演,編劇

獲獎情況

1986 《殘酷的人們》(Ruthless People) 金球獎最佳劇情片、音樂/喜劇片男主角提名
1987 《謀害老媽》(Throw Momma from the Train) 金球獎最佳劇情片、音樂/喜劇片男主角提名
1989 《錯對冤家》(The War of the Roses) 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
1992 《蝙蝠俠歸來》(Batman Returns) 土星獎最佳男配角提名、MTV電影大獎最佳反派提名
1992 《霍法》(Hoffa) 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
1995 《矮子當道》(Get Shorty) 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劇情片男主角提名
1996 《瑪蒂爾達》(Matilda) 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劇情片男主角提名
1997 《造雨人》(The Rainmaker) 衛星獎最佳劇情片男配角提名
1997 《洛城機密》(L.A. Confidential) 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劇情片男主角提名
1998 《勇敢說愛》(Living Out Loud) Chlotrudis Award最佳男主角提名
2000 《永不妥協》(Erin Brockovich)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電影提名
2004 《朋友》(Friends) 艾美獎最佳喜劇男客座演員提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