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發展合作理論戰略與政策研究

內容介紹

《中非發展合作理論、戰略與政策研究》是一部專門研究當代中非合作關係及其全球影響與意義的著作。全書由導論和上中下三篇構成。導論部分,從當代世界體系轉型與人類現代性二次建構的角度,提出了全書將要討論的一些核心命題,及相關知識概念與理論假設。上篇各章,集中討論當代中非合作關係的理論、學科與方法,涉及中非合作關係的理論背景、學科建構、視野拓展、方法建構等問題。中篇各章,是對當代中非合作關係一些戰略性問題的思考研究,涉及當代中國對非戰略的歷史背景與進程、目標選擇與全球影響。下篇各章,是有關當代中非合作關係的政策層面的思考與研究,涉及當代中非關係在一些具體領域的政策選擇、路徑調整、措施完善、機制建構等問題。

作者介紹

1975年9月生於重慶。先後就讀於四川大學、雲南大學和北京大學,分別獲得歷史學學士、法學碩士和法學博士學位(國際政治專業)。現為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重點研究領域為非洲一體化、中非關係、中國對外戰略等。已在專業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0餘篇,主筆或參編著作5部,主要有《中國與非洲國家的教育合作與交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國際戰略新論》(解放軍出版社,2006)。目前正在主持2006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非盟與非洲國家發展問題研究”。
出生於雲南西雙版納勐臘,在滇西北麗江小城度過了青少年時代。曾在迪慶高原的瀾滄江一金沙江峽谷山村寄讀下鄉,在長江邊的武昌珞珈山度過了大學時代。愛好大自然、音樂、詩歌、繪畫與攝影,多次遠赴赤道非洲幾內亞灣、東非大草原、喀麥隆高原、南非好望角留學和考察旅行。
現任浙江省特聘教授,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執行院長,雲南大學非洲研究中心國際關係專業博士生導師、國際關係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非洲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亞非學會理事,中國中東學會理事,北京大學非洲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奈及利亞拉各斯大學訪問學者,坦尚尼亞三蘭港大學訪問學者。
在清華大學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等出版《故鄉回歸之路》《守望精神家園》《人文科學引論》《黑非洲文化研究》《列國志·蘇丹》《達爾富爾問題多維透視》《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簡史》等著作多部,發表數十篇論文、評論與散文札記,已培養30多名非洲研究博士、碩士和留學生。主持完成多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成果獲國家精品課程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並獲雲南省有突出貢獻社會科學專家獎。

作品目錄

深入了解非洲增進中非友好——《非洲研究文庫》總序前言序言:全球視野與中國的非洲研究導論中非發展合作與人類現代性的二次塑造上篇中非合作關係的理論研究第一章非洲研究與“中國學術”新邊疆的拓展第二章非洲研究與“中國知識”的話語權建構第三章全球發展的“後西方時代”與中非合作核心命題第四章非洲研究之學科屬性及其結構特徵第五章非洲研究之內外視野與多維路徑第六章非洲發展道路及其現代化探索之中國視野第七章非洲國家成長與政治發展問題之中國觀察第八章非洲區域一體化及其前景問題之中國評價中篇中非合作關係的戰略研究第九章中非合作關係的時代背景與演進特徵第十章中非合作論壇建立與中非合作新時期之開啟第十一章中非發展合作的全球影響與未來指向第十二章亞非復興進程與中國對開發中國家戰略的轉型第十三章冷戰後中國與西方援非戰略之差異及其影響第十四章國際多邊對非合作新趨勢與中國的戰略應對下篇中非合作關係的政策研究第十五章中國援非政策的階段性演變及其動因與成效第十六章非洲地緣政治格局轉變與中非西三邊合作問題第十七章後危機時代中國“走進非洲”政策調整與完善第十八章中非合作關係與中國國家軟實力建構問題第十九章達爾富爾危機處置與中國國家形象塑造問題第二十章非洲非政府組織與中國對非洲公共外交第二十一章非洲一體化與中國對非多邊合作政策第二十二章中國公民在非洲的安全與領事保護問題附錄如何看待中非關係——答《華盛頓郵報》記者問置身霄漢景色殊——讀王逸舟教授著《中國外交新高地》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