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醫德思想導讀

《中華傳統醫德思想導讀》,作者劉俊榮,由中央編譯出版社於2011年出版。

基本信息

中華傳統醫德思想導讀中華傳統醫德思想導讀
作者: 劉俊榮(編者), 劉霽堂(編者)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0月1日)
叢書名: 廣州市醫學倫理學重點研究基地系列叢書
平裝: 40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11709882
條形碼: 9787511709882
商品尺寸: 22.8 x 15.6 x 2.6 cm
商品重量: 458 g

內容簡介

《中華傳統醫德思想導讀》從傳統文化的視角,對中華傳統醫德思想形成的文化淵源、發展脈絡進行了理論探討,並在此基礎上對不同時期醫史人物的醫德思想進行了疏理,包括生平簡介、杏林佳話、觀點採摘、人物評析等內容,以使讀者在了解中華傳統醫德思想總體發展脈絡的背景下,走近一個個活生生的醫史人物,通過品味他們的言與行產生思想上的共鳴。這不僅有助於深刻理解文化傳承與醫德發展的關係,而且有助於從歷史發展的視角去審視每一個鮮活的具體的人,把其醫德思想放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實現整體與個體、抽象與具體的統。《中華傳統醫德思想導讀》以實用性、趣味性、指導性為原則,目的是為讀者提供一份了解中華傳統醫德思想發展的線索和導引。

目錄

上篇 中華傳統醫德思想的文化之源
一、傳統文化與醫德思想
二、易文化與中華傳統醫德思想
三、儒家文化與中華傳統醫德思想
四、道家文化與中華傳統醫德思想
五、墨家文化與中華傳統醫德思想
中篇 中華傳統醫德思想的發展脈絡
一、殷周到春秋時期:醫德思想之孕育
二、戰國到秦漢時期:醫德思想之形成
三、魏晉到唐宋時期:醫德思想之成熟
四、金元時期:醫德思想之創新
五、明朝時期:醫德思想之豐富
六、清朝時期:中西醫德思想的衝突與融通
七、明清時期醫德思想之傳承
下篇 中華醫史人物醫德思想之導引
一、先秦時期的醫史人物及其醫德思想
(一)神農氏
(二)黃帝
(三)岐伯
(四)俞跗
(五)和緩
(六)扁鵲
(七)文摯
二、秦漢三國時期的醫史人物及其醫德思想
(一)華佗
(二)張仲景
(三)淳于意
(四)董奉
(五)郭玉
(六)蘇耽
(七)壺翁
(八)韓康
三、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醫史人物及其醫德思想
(一)王叔和
(二)皇甫謐
(三)葛洪
(四)陶弘景
(五)楊泉
(六)姚僧垣
四、隋唐五代時期的醫史人物及其醫德思想
(一)許智藏
(二)巢元方
(三)孫思邈
(四)王燾
(五)鑒真
(六)王冰
(七)劉禹錫
(八)宋清
(九)玉妥·雲登貢布
五、宋朝時期的醫史人物及其醫德思想
(一)錢乙
(二)龐安時
(三)董汲
(四)宋慈
(五)張銳
(六)陳自明
六、遼金元時期的醫史人物及其醫德思想
(一)劉完素
(二)張元素
(三)張從正
(四)李杲
(五)羅天益
(六)羅知悌
(七)曾世榮
(八)朱震亨
(九)張介賓
七、明朝時期的醫史人物及其醫德思想
(一)劉純
(二)寇平
(三)萬全
(四)徐春甫
(五)龔廷賢
(六)陳實功
(七)李梴
(八)李中梓
八、清朝時期的醫史人物及其醫德思想
(一)喻嘉言
(二)傅青主
(三)葉天士
(四)徐大椿
(五)趙學敏
(六)陳修園
(七)王清任
(八)費伯雄
(九)王士雄
(十)張錫純
(十一)惲鐵樵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