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成都山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tain Moun tain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簡稱中科院成都山地所)於1966年成立,2002年4月進入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式列,2006年初進入中科院創新三期。
自建所以來,結合區位優勢、學科特點和學科發展基礎,面向國家山區開發和生態環境建設戰略需求,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研究,承擔並完成了千餘項國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項目,解決了國家在山區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科學問題,為我國山地災害研究與防治、脆弱生態環境的恢復與重建,以及山區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120餘項科研成果獲獎,出版專著愈百部,發表論文3000餘篇。為充分發揮科學思想庫的作用,自1996年撰寫了50餘份專家諮詢報告和建議,為國家制定巨觀決策和相關政策提供重要參考,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其中20餘份得到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批示,近40份被中央有關部門的信息刊物所採用,還有近10份得到四川省政府領導人的批示。
截止目前,全所在職職工249餘人,研究員38人,副研究員48人,設有自然地理學、岩土工程二級博士培養點和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環境工程、岩土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土壤學二級碩士培養點,並設有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在崗博士生導師18名、碩士生導師27名,在學研究生154人名,其中博士生75人、碩士生79人。
科研系統有中科院重點實驗室——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山地環境演變與調控重點實驗室、山區發展研究中心、數字山地與遙感套用中心和四川省山區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支撐系統有科技信息與傳播中心和綜合測試與模擬中心;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中國委員會秘書處辦公室掛靠成都山地所;擁有東川土石流觀測研究站、貢嘎山高山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和鹽亭紫色土農業生態試驗站3個國家重點野外台站和元謀水土保持生態試驗站、萬州庫區生態環境監測站和忠縣庫區環境研究站3個所級台站。
主辦有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山地學報》和英文季刊《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目前《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已進入SCI—E網路版;掛靠的學會有四川省地理學會、中國地理學會山地分會、中國水土保持學會土石流滑坡專委會和中國第四紀研究會應有第四紀專委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