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六)

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六)

《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六)》是2008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複合。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六)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六)
本書是中國建築學會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編纂的《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叢書中的第六輯。其中收載了2008年中國近代建築史國際研討會的125篇學術論文,內容涉及鄰邊界地區城市及建築之研究與保護;近代城市及建築發展之考察研究;近代建築類型與樣式研究;近代歷史地段考察研究與保護;工業遺產考察研究與保護利用;近代建築考察研究;近代建築保護與再利用;近代建築綜合研究;近代建築理論及史學研究;近代建築師、建築教育及建築業界研究諸方面。反映了近兩年關於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具有學術代表性的重要文獻。

本書對城市規劃、建築設計人員吸取近代建築歷史經驗、從事現代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具有指導作用,對政府相關領導、文物保護部門和開發單位保護與再利用近代建築、開發歷史地段也有參考價值。本書既可作為建築歷史研究資料、高等院校建築學專業歷史理論教學輔助教材,也對了解當地風土人情、歷史、城市變遷有參考意義。

圖書前言

如從1988年2月汪坦先生率“中國近代建築考察團”赴日訪問,正式簽署《關於合作進行中國近代建築調查工作協定書》,5月“中國近代建築講習班”在天津舉辦、中日國際合作全面開始算起,至今已整整20個年頭過去了!可以說,2008年是“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國際合作20年”。

昆明理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中國建築學會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決定“2008年中國近代建築史國際研討會”在昆明舉行,一是由於昆明理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是中日國際合作中國方面16個單位之一(蔣高宸教授主持);二是由於昆明作為中國西南邊陲鄰邊界地區城市,其建築不僅有很強的地域性,國際性的表現也別具特點。由此,2008年中國近代建築史國際研討會的主題定為“近代建築的地域性與國際性”。

2008年中國近代建築史國際研討會自2007年6月發出《徵集論文啟事》後,得到了國內外高等院校師生和有關方面研究人員的積極回響,來稿踴躍。經過對符合徵集要求的論文進行認真篩選,並同部分作者進行溝通、修改,最終選取125篇收入此論文集。

125篇學術論文涉及10個有關方面的研究。

涉及鄰邊界地區城市及建築之研究與保護的24篇(19%);涉及近代城市及建築發展之考察研究的7篇(6%);涉及近代建築類型與樣式研究的13篇(10%);涉及近代歷史地段考察研究與保護的13篇(10%);涉及工業遺產考察研究與保護利用的6篇(5%);涉及近代建築考察研究的12篇(10%);涉及近代建築保護與再利用的13篇(10%);涉及近代建築綜合研究的15篇(12%);涉及近代建築理論及史學研究的12篇(10%);涉及近代建築師、建築教育及建築業界研究的10篇(8%)。

論文作者按篇累計222人,其中在校學生59人,超過1/4。

博士研究生17人,其中第一作者12人(5人獨立完成)、第二作者4人、第三作者1人;碩士研究生34人,其中第一作者24人(6人獨立完成)、第二作者8人、第三作者2人;本科生8人,其中第一作者5人(2人獨立完成)、第二作者1人、第三作者2人。

在校學生在中國近代建築史研討會論文作者中所占比例越來越高,是近幾年的一個顯著特點。這表明,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越來越吸引了青年一代學人的關注和參與——這正是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延續、發展、興盛的象徵。

一般來說,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對象是中國近代建築。

“中國近代建築”基本上是指在中國國土上於近代社會發展歷史時期(1840—1949年)所建造的建築。由於時值清末、民國年間,亦可稱之為“清末民國建築”。中國近代建築同中國古代建築、中國現代建築在特性上有根本的區別,不同的體現。

在中國近代建築歷史進程中,一方面是中國傳統建築的延續;另一方面是西方外來建築的傳播。這兩種建築活動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構成了中國近代建築史的主線。中國近代建築的主要特點體現在傳統承續與外來影響之雙重性。

對於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來說,所關注的對象主要有兩類:第一類是既體現出傳統承續,又體現出外來影響,可稱之為“承續型”;第二類則是基本體現出外來影響,可稱之為“影響型”。

鴉片戰爭後,沿海、沿江(長江)、鄰邊界城市,內陸交通樞紐城市的近代建築,主要由外國直接傳入,或受外來建築文化影響較大,是文化移植的產物,屬於“影響型”;內地某些城市和村鎮僑鄉以民居為主的建築在中國傳統基礎上發展和延續,並主動吸納外來建築文化以及近代建造材料和技術,是文化承續的產物,屬於“承續型”。

此外,個別的城市與建築的形成和發展主要在古代歷史時期,但由於特殊情況受到較強的外來影響,它與同時期的城市與建築又迥然不同,而具有近代時期的某種特性,則也將其歸入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範疇,視為古代建築體現出“近代性”,稱之為“早髮型”(第三類)。

比如,我們把澳門視為“中國近代城市之先導”,稱之為“中國近代第一城”。雖然澳門的城市形成和建築的發生髮展在中國社會進入近代歷史時期的三百多年前(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但從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注重中外文化交流的角度來看,澳門的城市和建築是400多年來中西文化交流互補、多元共存的結晶,可以作為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重要內容。

反之,對於只體現出傳統承續,而沒有體現出外來影響的近代時期的建築,則不予以太多的關注,將其視為古代傳統建築在近代時期的重複(“近代之古代建築”),稱之為“後延型”(第四類)。此類建築多為翻建、重修或新建的廟宇以及民居等。

綜上所述,從特性方面來考慮,中國近代建築可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承續型”,既體現出傳統承續,又體現出外來影響,但以體現傳統承續為主;第二類是“影響型”,基本體現出外來影響,但有程度不等的傳統承續表現;第三類是“早髮型”,是具有“近代性”的中國古代時期的建築,兼具前兩類的特性;第四類是“後延型”,為古代時期的建築在近代時期的重複,不體現中國近代建築的特性。

因此,就“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對象是中國近代建築”這一概念來說,其中的“中國近代建築”的含義可以更準確地表述為:“承續型”、“影響型”、“早髮型”。而“後延型”則不包括在內。

對中國近代建築價值的判定,應立足於充分認識其特性的基礎之上。總體來說,中國近代建築可分為“歷史建築”、“有價值的歷史建築”、“文物保護單位”三類來判定其價值。

其中,“有價值的歷史建築”類同於建設部2004年3月6日所發《關於加強對城市優秀近現代建築規劃保護的指導意見》中所列指的“城市優秀近現代建築”。在上海,稱之為“優秀歷史建築”;在天津,稱之為“歷史風貌建築”。

對於“文物保護單位”來說,應遵循《文物保護法》進行管理和保護;對於“歷史建築”和“有價值的歷史建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公眾的民族自信心與凝聚力增強,對歷史文化的認同感提升,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加強。總體來說,各級領導以及社會公眾對近代建築開始予以更多的關注,認識不斷提高,並進行了諸多切實可行的努力。

從國際和國內當前大的相關背景來看,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工作適逢良機。

在國際上,世界遺產委員會(UNESCO)2003年提出的《亞太地區全球戰略問題》(Global Strategy Issu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列出了亞太地區尚未被重視的九類世界遺產:①熱帶、沿海與海洋島嶼系統;②文化景觀、聖山;③喀斯特與乾草原景觀;④史前與原始時期的動物化石、岩石藝術;⑤文明路線與匯聚地;⑥考古與古蹟遺產;⑦近代與當代建築;⑧民間風格的建築;⑨工業遺產。同年,世界遺產委員會在《行動亞洲2003—2009計畫》(Action Asia 2003—2009 Programme)中宣稱,今後的世界遺產提名要特別關注中西亞遺產、近代與工業遺產、原始歷史遺產、鄉土建築遺產。

2005年,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ICOMOS)提出的研究分析報告《世界遺產名錄:填補空白——未來行動計畫》(The World Heritage List: Filling the Gaps-an Action Plan for the Future)指出,“文化路線與文化景觀、鄉土建築、20世紀遺產、工業與技術項目”是 世界遺產名錄及預備名錄中較少反映的類型,提請注意。

在國內,國務院2005年12月印發《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首次以國務院檔案的形式提出了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並明確要求加強文物資源調查研究;《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也把文化遺產普查列為“十一五”重點工作。

2007年4月,國務院發出《關於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通知》,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正式啟動。《通知》明確指出,“文物是國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文物普查是國情國力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確保國家歷史文化遺產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基礎工作”。

第二階段(2007年10月—2009年12月)工作正在進行。此次普查範圍是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台地區)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動文物。普查的內容以調查、登錄新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為重點,著重加強對工業遺產、鄉土建築、文化景觀、文化線路、文化空間、老字號、近現代優秀建築、當代遺產等以往工作基礎比較薄弱的文化遺產種類的普查工作。

2008年4月,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無錫論壇——二十世紀遺產保護”,通過《二十世紀遺產保護無錫倡議》。

可以說,國內外的大環境為我們的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和廣闊舞台,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正面臨著機遇和挑戰。

作為中日國際合作進行中國近代建築調查工作(1988年5月—1991年10月)成果的《中國近代建築總覽》,至1996年2月已出版了16個分冊。作為中國第一部較全面、系統地反映近代建築狀況的專門著作,《中國近代建築總覽》於1998年10月獲中國建設部1998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並在此後的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同在1998年10月,“1998年中國近代建築史國際研討會”在太原召開。這是1986年以來召開的第六次關於中國近代建築史的全國性研討會,是第一次在內地城市召開。同時,這次研討會也是關於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第一次國際研討會。

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過程中,有較多的國際行為。各國來華的傳教士、商人、建築師等各種人物參與其中,加之中國的留學生赴各國學習建築,使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成為世界建築文化移植、交流、融會的歷史。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牽涉當時外國來華的各種人物、團體的背景和活動,涉及當時中國的留學生所去各國的建築狀況,沒有各國學者對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研究與交流,許多問題無法搞清,僅靠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者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

中國開展近代建築史研究,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許多重要建築的業主、設計人、營造者均為外國人(或同海外有千絲萬縷聯繫的華人),歷經世事滄桑,歷史資料的查找十分困難。近代中國社會政局動盪,房屋使用人變化頻繁雜亂,原有建築資料多有散失;有的資料當時由外國人自己保存,而後又被帶往海外。有關中國近代建築歷史情況,在國內雖查無實據,但在海外出版物、相關報刊以及私家收藏中,卻多有發現,因此查找、利用國外的資料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囿於諸多條件的限制,中國的研究者尚不便直接赴海外追尋有關線索。

進行國際交流,通過外國研究者的努力,可以為我們之所不能、補我們之所不足。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者同日本方面所進行的合作,使我們收穫頗豐;同其他各國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者的交流,也使我們受益匪淺。隨著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工作進一步深入的開展,國際交流也一定會迎來更廣闊的遠景。

在《德國建築藝術在中國——建築文化移植》(German architectur in China—Architectural Transfer)一書的前言中,德國學者華納(Torsten Warner)不無深情地寫道:“所有這些建築物,不僅是中國建築史的一部分,而且是西方文明史的一部分。保護這些古建築及其城區將值得每位不遺餘力的苦作。”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國際的文化交流日益廣泛。對於正在蓬勃開展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領域來說,進一步加強和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

中國建築學會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於1997年8月成立後,統籌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工作,使之有了組織上的保證,對這一研究領域的擴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1998年太原研討會以“中國東南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近代建築比較”為主題,是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對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方向所做的第一次有意識的引導。時隔十年,實踐證明,1998年中國近代建築史國際研討會在太原市的召開,對於中西部地區城市近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工作所產生的影響是深遠的。

我相信,2008年中國近代建築史國際研討會在中國西南邊陲鄰邊界地區城市昆明召開,以“近代建築的地域性與國際性”為主題,其對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和保護工作的影響,再過十年,也一定會彰顯出來,成為我們每個與會者的榮耀與驕傲!

1998年太原研討會期間,中國建築學會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決定主編學術叢書《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從那次研討會所接收的72篇論文中選取56篇,作為《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學術叢書的第一輯(1999年11月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1998年,是中國建築學會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主編的學術叢書《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創辦之始,也明確了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以“研究面向現實、研究與保護並重”為宗旨。

時隔十年,《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學術叢書第六輯即將出版,所收論文篇數超過第一輯的兩倍。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2008年中國近代建築史國際研討會”的召開,有著多種不同尋常的意義——既是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國際合作20周年紀念,也是《中國近代建築總覽》獲中國建設部科技進步獎10周年紀念,還是中國近代建築史第一次國際性研討會召開10周年紀念、《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叢書創辦10周年紀念。

《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六)反映了近兩年關於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具有學術代表性的重要文獻。承各位作者積極配合、清華大學出版社大力支持、北京市重點學科建設項目以及“985工程”二期清華大學本科人才培養建設項目資助,使之得以在研討會之前問世。

作為此次會議的主辦單位之一和承辦單位,為開好此次會議,昆明理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做了大量深入細緻的工作,進行了周密妥帖的安排。

在此,謹對大力支持會議召開的昆明理工大學各級領導,對為會議召開付出辛勤勞動的昆明理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各位老師和同學以及相關工作人員,對熱情代為刊載徵求論文啟事、進行相關報導的建築雜誌和文化媒體,對積極支持此次研討會、踴躍提交論文的研究者,對清華大學出版社,對關注、支持此次研討會的有關人士、機構和組織,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相信,7月在昆明舉行的這次有著多種不同尋常意義的“2008年中國近代建築史國際研討會”,一定會順利、圓滿、成功!

圖書目錄

空間文化資源的評價及其繼承——寫在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國際合作20年之際 [日]村松伸(1)

鄰邊界地區城市及建築之研究與保護

文化、地域與近代建築——雲南近代建築研究的文化視野 何俊萍(15)

論雲南地區的基督教堂及其建築文化 楊大禹(20)

20世紀初昆明城市更新的探究 廖 靜(34)

昆明近代公共建築的發展特徵研究 李 建 余麗嬰 王文俊(39)

昆明近代居住建築形態特徵初探 尚志華 王文俊 何俊萍(47)

近代喜洲白族民居門樓上的裝飾符號 余 丞 熊茂華 車震宇(59)

昆明工業遺產的歷史、現狀及其保護 高雪梅 丁 娟(63)

昆明歷史建築保護策略新思路——歷史建築保護圖則編制模式與建議 金浩萍(67)

藏區邊境城鎮空間的歷史特色研究 焦永利 王炎松(71)

吉林省延邊圖們江邊近代朝鮮族村落的形成和住宅的現狀 林金花 [韓]金泰永(80)

哈爾濱城市邊緣建築文化特質解析 莫 娜 劉大平 劉 勇(87)

哈爾濱“新藝術運動”建築形態特徵溯源 劉艷傑 劉大平(91)

哈爾濱道外邊緣建築文化構成與建築形態解析 孫志敏 劉大平(94)

哈爾濱道外近代建築的文化整合淺析 王 岩 陸 彤(98)

中西建築文化的碰撞與交融——哈爾濱道外區中西合璧式近代建築的窗形態母題 劉 川 劉大平(104)

多元文化,多彩呈現——淺談哈爾濱近代城市建築的色彩 呂英霞 劉大平(108)

近代建築色彩的獨特性研究——以哈爾濱聖?索菲亞教堂為例 靳 琛 金 凱(111)

聖尼古拉教堂廣場的空間藝術解析 於戌申 劉松茯(114)

哈爾濱通江街區段宗教建築考察研究 程世卓 劉松茯(118)

哈爾濱的兩座墓地教堂 李曉霽(123)

中東鐵路管理局辦公樓研究 張 曼 劉松茯(126)

哈爾濱中東鐵路技工學校建築考察 張榮華 劉松茯(130)

哈爾濱歷史建築保護策略研究 劉湘婷(134)

哈爾濱市道外區中華巴洛克建築保護研究 楊 振 黃 津 郭敏帆(138)

近代城市及建築發展之考察研究

長沙近代城市規劃歷史研究 李百浩 羅 維(147)

鞍山近代城市與建築歷史研究 錢 毅 王 麗(153)

西安近代建築發展歷史述略 符 英 吳 農 楊豪中(166)

兩江拱一城——蕪湖市城市發展變遷及其特徵剖析 王 玉(171)

近代廈門城市規劃的發展及其外來影響 李百浩 嚴 昕(177)

多元社會結構對近代瀋陽城市空間形態的影響 趙 鈞 王 鶴(182)

南陽近代建築的初步考察與研究 張卓遠 袁小景(187)

近代建築類型與樣式研究

嶺南近代基督教堂建築藝術 董 黎(195)

山西近代學校建築的地域性研究 高宇波(201)

近代川西地區天主教堂建築的立面造型分析 曹 倫(206)

北京近代大學圖書館建築評述 劉謙功(212)

北京民國時期的劇場建築 薛林平(218)

民國時期瀋陽的影劇院建築 原硯龍 劉 丹(225)

從異質文明的衝突融合看瀋陽早期近代銀行建築 郝 鷗 陳伯超 孫智敏(229)

營口近代爐銀類建築概述 馬守恆(232)

青島近代教堂建築探析 鄧 強 徐飛鵬(237)

近代青島的地域性建築——里院建築 白志倫 彭永努(241)

近代青島百年特色老街——劈柴院 白志倫 李 鋒(248)

武漢近代Art Deco建築解讀 童喬慧(252)

從中國銀行看Art Deco風格 對上海20世紀30年代建築產生的影響 武雲霞 曹小艷 陳子駿(259)

近代歷史地段考察研究與保護

長城沿線傳統聚落的保護與更新——以遼寧綏中小河口村為例 楊昌鳴 汝軍紅(265)

冀南伯延鎮近代民居初探 謝 空(271)

現代城市進程中歷史街區的保護與更新——以漢口“一元片”歷史街區保護規劃設計為例 王 瑩 楊大禹(275)

激發活力的傳統商業街保護與利用研究——廣州黃埔村黃埔直街商業開發潛力分析 屈寒飛 鄭力鵬 衛 紅(280)

植根過去,立足當今,著眼未來——淺談營口市西大街歷史地段的建設性保護規劃原則 張守飛(285)

從營口遼河西大街改造設計淺談歷史街區的保護 張 暘 孫玉民 呂海平(291)

近代歷史街區保護與可持續操作模式初探——以廣西東興市中山路為例 姚 強 劉炎傑 徐 磊(294)

從浙興街區看上海近代民居建築的保護與再利用 貝蓓芝(299)

溫州近代街道建築風貌保護——解放北路沿街建築立面的維護利用 趙國權 吳 剡(303)

紅岩村保護的坎坷之路 楊嵩林(308)

歷史街區的保護策略之思考 蔣 磊(310)

商業開發模式下歷史建築保護策略的思考——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實踐問題探究 高 蕾 唐黎洲(314)

工業遺產考察研究與保護利用

民國時期古都西安產業空間轉型研究 任雲英(323)

西安的近代工業建築 吳 農 符 英 趙 強(329)

德租時期青島工業建築簡述 陳 靂(337)

論鐵路建設對武漢近代城市規劃的影響 徐 淵 李百浩 邵 芊(342)

石景山鋼鐵廠歷史發展及其近代建築狀況研究 李蓺楠 張複合(348)

首都鋼鐵公司近現代工業建築的保護與利用 胡 燕(359)

近代建築考察研究

清華大學大禮堂歷史與現狀初探 朱文一 范 路 張 弘(365)

清華大學西體育館研究 張複合 李蓺楠(374)

清華大學生物學館的建造 肖 偉(386)

日據時期台灣基隆要塞司令部廳舍建築“核堡”意義探討 張昆振(393)

山海關原八國聯軍營盤考察 馮 柯 羅 軍(401)

廣州原黃埔軍校近代建築與環境考略 羅艷艷 李遠松(406)

華南女子文理學院近代建築遺存考證 李海霞 朱永春(412)

鄂西北近代外廊式建築群——薤山別墅初探 王炎松 鄭紅彬(420)

河南安陽袁世凱陵考察 蘇海星(428)

二十四頃地天主教堂的昨天、今天與明天 郝倩茹(440)

天主教徐州耶穌聖心堂及修女院建築測繪與再研究 陳惠芳 王 芳(445)

雄霸奉天省的金融中樞——東三省官銀號 郝 鷗 謝占宇 張 勇(449)

杭州中山公園近代亭子之初步考察 方 憶(453)

近代建築保護與再利用

廬山別墅風貌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歐陽懷龍(461)

無錫近代園林的建造、保護和利用 章 立 章海君(467)

韓國明洞聖堂的建築藝術特徵和修復工程 董健菲 [韓]金泰祐 [韓]韓東洙(472)

清華大學科學館的保護性更新 蓋世傑 戴林琳 田慶平(481)

世界視野與地域融會——清華園近代住宅的建築歷史價值及其有效保護 姚雅欣 田 芊(488)

保護文物建築 延續歷史信息——浙江省高等法院及杭縣地方法院舊址保護修繕 楊 鳴(496)

上海優秀近代建築的保護與再利用——由張叔馴故居的使用現狀引發的思考 劉嵩松 夏 明(502)

中國近代大學校園的價值與保護——以國立中山大學石牌校園為例 趙建華 鄭力鵬(506)

整合與對話——以東北育才東關模範國小的改擴建設計為例 朴玉順 陳伯超(514)

再現歷史——記瀋陽“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紀念館設計 徐 帆 陳伯超(517)

近代中國建成遺產保護思想的國際性詮釋 郭 璇 張興國(521)

武漢近代建築遺產“無形文化線路”理論研究 丁 援(528)

《北京優秀近現代建築保護名錄(第一批)》中的近代建築登錄 陳 喆 佘怡寧 吳克捷(535)

近代建築綜合研究

關於仁川清朝租界的研究 [韓]韓東洙 [韓]都允秀 [韓]皇甫永熙(543)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土耳其現代建築民族化的歷史背景及其與近代中國的比較 劉亦師(551)

殖民地時期的城市規劃與技術人員的流動——呼和浩特、長春、大同的城市規劃比較 包慕萍(561)

從文化控制看近代長春與哈爾濱的城市形態變遷 陳 莉 劉大平(571)

近代中國外人居留地?租借地的演變及其規劃建設比較研究 喻 婷 郭 建(578)

從《京外改良各監獄報告書錄要》看中國近代監獄建築型制的西學影響 陳 喆 禹永萬(582)

中國近代機場候機樓的發展歷程和設計特徵 歐陽傑(586)

道院及世界紅卍字會建築考察研究 耿念松(591)

中國教堂印象 陳小鐵(601)

近代外廊式建築在閩南僑鄉大量形成的原因分析 楊思聲(608)

閩南建築風格類型概論:以廈門為例 楊 哲(613)

澳門“近代晚期”建築發展特點研究 趙淑紅(623)

開平碉樓的空間營造及近代僑鄉村落空間演進中的文化承續 錢 毅(628)

南洋勸業會與近代城市空間的創出 徐蘇斌 [日]青木信夫(641)

近代建築理論及史學研究

“各美其美,精緻並存”——淺議近代以來中國內陸鄉土建築之“西風東漸”現象 王炎松 左 宜(657)

“建築的歷史”還是“歷史的建築”——對兩種建築史觀的簡要探討 安沛君(663)

細節的暗示——基於案例分析的近代建築再思考 王 穎 王豈凡(667)

和合精神——論武漢近代建築中的中西“和諧”觀 曹 宇 傅方煜(677)

對現代建築“中國性”思想中本質主義的解析 吳志宏(683)

早期現代中國建築話語中的“衛生”(1890—1937年)——傅蘭雅、《居宅衛生論》與衛生話語 王 凱(688)

略論近代我國歷史遺產保護的理論研究與實踐 陳 蔚 胡 斌(694)

建築本位論——近代建築保護及再利用的理論與實踐 耿念松(703)

從近代建築史學的角度看建築的可持續發展 鞏新枝 張 良 吳 農(711)

歷史文化名城中歷史符號及其文化信息的保留和運用 倪覽墅(715)

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中的公眾參與 楊 麗(719)

韓國的歷史環境保護制度 朴哲萬 [韓]金景培 [韓]李東培(725)

近代建築師、建築教育及建築業界研究

中國近代建築師貝壽同(1876—1941年) 貝蓓芝(735)

基泰工程司的兩個作品分析——北京大陸銀行和北京交通銀行 馮鐵宏(746)

參與“新京”建築活動的幾個日本國內建築師 莫 畏 李之吉(752)

近代時期國外建築師在漢口的設計活動初探 劉 虹(755)

1911—1931年間奉天本土建築師和傳統工匠建築實踐的背景 呂海平 王 鶴(760)

瀋陽近代本土建築師與建築設計機構的來源與發展 劉思鐸 郝 歐 陳伯超(766)

瀋陽近代建築師在建築近代演進過程中的作用 劉思鐸 朴玉順 陳伯超(773)

台灣地區近代廟宇建築匠師陳天乞的傳承、技藝與作品之研究 葉俊麟(780)

俄羅斯專業教育模式主導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早期建築教育 陳 穎 劉德明(790)

建築期刊與近代上海中國職業建築師的社會架構 趙 玲(794)

英文摘要 (80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