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衙門差役

衙門差役又稱衙役,指的是中國封建時代中,衙門內實際處理管轄地區行政及司法事務的職位或人員。衙門差役於位階上,與衙門胥吏相同的,都屬於沒有官品的行政人員,甚至亦可能被視為賤民。惟因側身官僚體系,容易保全財產,又可趁機收取賄款陋規,因此設定從事者仍頗為盛行。以清朝官方組織為例,地方縣治約配置有百名,縣丞,巡檢則有十數名至二十餘名。

衙門差役又稱衙役,指的是中國封建時代中,衙門內實際處理管轄地區行政及司法事務的職位或

yyyy

人員。衙門差役於位階上,與衙門胥吏相同的,都屬於沒有官品的行政人員,甚至亦可能被視為

賤民。惟因側身官僚體系,容易保全財產,又可趁機收取賄款陋規,因此設定從事者仍頗為盛行。

以清朝官方組織為例,地方縣治約配置有百名,縣丞,巡檢則有十數名至二十餘名。

種類人數

衙門差役的核心是皂隸和快班,兩者因時代迥異而有不同稱呼,也可合稱皂快、皂快班、皂快役。皂快役亦包含捕拿普通罪犯的步快以及捕拿強盜土匪等重刑犯的馬快。其中,步快亦可稱為捕快。另外,皂班也包含了其他特殊差役,如站堂役、刑仗役及糧差役。
衙役除了核心的皂快役外,也有如:民壯、仵作、長班、庫丁等執行公務的其他行政人員,此設定名稱大致相同,但仍依機關的實際情況有所特例。除此,衙門也編制了茶房,轎夫等等雜役。以1889年,清朝光緒14年間台灣新竹縣治言,該縣總共配置了捕快皂隸16名、馬快8名、禁卒8名、庫守斗級5名、民壯28名、長班4名、茶房4名、聽差4名、把衛2名、更夫4名、打掃夫2名、轎夫9名;共94名。

組織

各種衙役均有其固定組織,以人數最多的皂隸快班為例,均以“班”為單位,稱皂班、快班。皂班、快班設定快班頭役或皂班頭役。再以清光緒新竹縣為例,16名皂隸共設6班,6班各有該管地區,該管轄區域稱為“對保”,內置的衙門差役則有“對保差”或“對保役”的別稱。這裡面,一至三個皂隸班頭及快班班頭上再各設“總頭”,各稱皂總、快總。
不管皂隸頭役還是快班頭役均為官府長官所重視,因此可擁有諭帖、牌令等官記。至於皂快班頭的遴選的方式通常是由皂隸快班間互相稟舉,不過此期間仍要有基本條件。如:為人誠實、有家有室、熟悉公務等

職務待遇

衙役雖為基層行政人員,但是影響層面甚廣,尤其是州縣司法。會造成此結果,可能也因為清代司法與行政機構不分,也就是衙役職務不但包含雜役,也涵蓋了保全、司法、官治與自治。
在待遇方面,衙門差役均由官方給予免費工食,以台灣清光緒新竹縣言,工食費用年約6兩3錢[6]。另外,於薪給上,皂班總年領150-160銅元(清1841年,銀兩銅元比價為1:1547),快班總約有110-120銅元年薪,其他有些衙門差役甚至一個月只有微薄的一銅元余[4],與同時期高階地方官:巡撫薪餉年俸155兩、養廉銀萬兩;道員的薪餉年俸105兩、養廉銀1600兩言;總兵年俸67兩,特別加給144兩、養廉銀1500兩[15]互相比較,各衙門差役薪水都相當低。而衙門差役之所以甘受此微薄薪酬,除了可自營其業外,收取陋規、饋送甚至受賄,收入遠高於此,是其主因。據統計,光頭役收取規費的年收入,可達1000餘元,其他差役則至少有200元。

皂隸快班

皂隸快班是衙門差役的主要成員,其司法工作職務有受陳狀告人被害情形的“受投”、傳訊、捕犯、移解看管押送人犯、勘驗及巡查。而在一般行政工作方面,則有選舉、調解、稟告,徵收錢糧等。
皂隸快班於衙門內通常有輪值制度。此輪值以五日為單位,過了一個月之後,又周而復始。舉例:若衙門皂隸以三人一組設定了第一、第二及第三皂班,屬於第一皂班需要於初一至初五輪值,初六則有第二皂班輪值,以此類推,直到月三十。不過,班頭領袖如皂總、快總、快班頭役、皂班頭役均須赴衙輪值上班。另外,不管輪值與否,有其責任區的皂快班,都必須對自己劃分的區域所有司法行政事務負責;此狀況稱為對保[4][6]。此負責轄區事務,甚至涵蓋師爺的胥吏所指示的專差及臨時事務。
包含皂快的衙門差役辦事,通常以一件事情一差役為原則,以免多差叨擾人民。但如果是尋人、通緝要犯等須全境遍訪者,則會加派衙役配合輪值差役會同偵辦。甚至,可三班、六班、八班一同會辦

其他衙役

除了皂隸快班外,其他衙門差役較重要的有民壯、仵作、長班及茶房轎夫等。
民壯設定功能依時代並不相同,員額額缺亦不一致,有二十名至五十名不等[17][18]。依清朝台灣澎湖為例,設定了二十名民壯,專長分為刀槍、弓箭、鳥槍、藤牌等武藝。民壯適用於雜務差遣,但是不準涉及催繳稅公款及抓捕人犯。會有如此限制,在於民壯衙役通常從無賴流浪漢遴選,常常會無故鬧事[19]。
忤作也稱作刑忤,相關衙役名額也不定。以大清律例附例為基準,規模大的縣治設定三位仵作,中型縣治兩位,小縣治一名。若無額缺或人手不足者,可以再募一兩人。忤作差役的工作,以檢驗傷勢與驗屍為其職務。[20]
另外,其他衙役中的長班,其工作通常是押解犯人、護送兵餉等長途運輸的人員[21]。茶房是供應茶湯的雜役,清代縣編制設有四名,轎夫則是扛官轎的雜役

中國境外

中國衙門與差役制度隨著中國文化東傳,影響如朝鮮等亞洲國家。例如朝鮮有其類似;執行捕抓盜賊和司法執法的捕盜廳制度[22],其差役則有茶母、捕盜從事官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