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

中國藝術研究院簡介

中國藝術研究院是全國唯一的一所國家級綜合性藝術科研機構,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是從建國初期成立的中國戲曲研究院、中央民族音樂研究所、中國繪畫研究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毛澤東同志1951年為其前身中國戲曲研究院成立題詞“百花齊放,推陳出新”並題寫院名算起,已有56年的歷史。

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

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

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以戲曲、音樂、美術、舞蹈、話劇、曲藝、影視等藝術類專業圖書館。館總面積9200平方米,共有5個閱覽室,閱覽座位450餘個。
圖書館設有采編部、典閱部、特藏部、錄音錄像製作中心和館辦公室等。目前在崗工作人員有34人。副高級以上職稱7人,館員17人,還有工程師、攝像師、錄音師等專業人員。
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現有藏書近百萬冊。收藏各種藝術門類的報刊、學刊合訂本共16萬冊,每年訂閱的國內外期刊260餘種、全國各種及地方報紙43種。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館藏精品有善本30000餘冊;戲曲類收藏的明清戲曲劇本,許多版本十分珍貴,如大量的清代演劇機構南府和昇平署的劇本;還收藏許多藝人的手稿,如評劇創始人成兆才十幾種手稿均完整保存在館內。收藏的大量民間曲本大部分為手抄本,許多為清朝著名的書鋪如百本張等,這些曲本有子弟書、鼓詞、彈詞、梅花落、牌子曲及各類雜曲,都是研究清代曲藝的重要資料。另藏音樂類善本書多冊;美術類善本多種,主要有《唐詩畫譜》、《唐六如畫譜》、《漢六朝服飾》、《石濤畫譜》等。圖書館還藏有著名藏書家傅惜華、著名音樂家盛家倫所有藏書,以及音樂家冼星海、聶耳的手稿和遺物等。

中國藝術研究院還有一大批珍貴的藝術資料。音響、音像、檔案數據20000小時;其中有近7000小時民族民間音樂的錄音數據,囊括了北京等20餘個省市地區的漢族民間音樂以及少數民族民間音樂;包括漢族和各少數民族歌舞及舞蹈音樂,各種民族器樂曲,民族樂器的獨奏曲。這批數據已於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記憶名錄”。清末以來的戲曲唱片30000餘張,最珍貴的是1080盤戲曲地方錄像,包括64個劇種,有的已成為絕響。院藏美術書畫作品3000件,書法、印譜5000件,碑帖拓片10萬餘件。拓片多為漢畫像石的拓片,這些拓片都是傳世之作。圖片80000張,其中包括30000張屬1949年以前的戲曲照片。館藏還有中國各民族樂器和外國樂器2000餘件。其中最珍貴的是唐宋時期的古琴,目前古琴藝術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為第二批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是集圖書、報刊、音響、音像、樂器、書畫、圖片等為一體的藝術信息中心,為藝術學的研究和研究生培養提供保障。

機構設定

采編部
典閱部
第一閱覽室(報刊)
第二閱覽室(綜合)
第三閱覽室(音樂)
第四閱覽室(美術)
五閱覽室(戲曲)
特藏部
音像部
資料庫管理中心
館辦公室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