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畫變遷史綱

出版社: 叢書名: 開本: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1版 (1998年12月1日)
叢書名: 蓬萊閣叢書
平裝: 39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32524922
條形碼: 9787532524921
尺寸: 20 x 13.8 x 2 cm
重量: 422 g

作者簡介

傅抱石(1904~1965)中國畫家,美術史論家。原名長生、瑞麟。江西新餘人,卒於江蘇南京。早年留學日本,學習東方美術史,工藝美術,雕塑,畢業於東京帝國美術學校。回國後任教於中央大學藝術系。擅長山水、人物,在傳統基礎上融合中西畫法,並師法自然,崇尚革新。作品筆墨豪放瀟灑,淋漓酣暢,情感強烈、真摯,畫風雄健。代表作有《瀟瀟暮雨》、《九歌》、《江山如此多嬌》(與關山月合作)等。亦長於書法、篆刻,並長期從事中國美術史論的研究,著述豐富。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畫院院長等職。著有《中國繪畫變遷史》、《中國古代山水畫史的研究》、《中國繪畫理論》、《人物山水技法》、《中國的人物畫和山水畫》、《中國美術年表》、《石濤上人年譜》、《中國篆刻史述略》等,出版有《傅抱石畫集》(1958)、《東北寫生集》、《傅抱石速寫集》等。

內容簡介

此書的撰成,體現了傅抱石早期研究繪畫史理論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觀點。他認為,當時流行的幾種繪畫史、美術史著作,在體例和內容上,都存在不同的缺陷,其主要表現是,將數千年來的中國繪畫變成了毫無關聯的東西,因此,他將這樣的書稱為“記賬式的畫史”,說它們“太死氣了”,“斷代的太破碎了。”由此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這就是:“要注意整個的系統”。
《中國繪畫變遷史綱》一書,是傅抱石嘗試通過“整個的系統”來認識中國傳統繪畫的研究實踐。他以“南北宗”的發生、發展為這一系統的基本結構,儘管未必能夠全面反映傳統繪畫的演變歷程,但就這一問題而言,他是竭盡了全力的。

目錄

《中國繪畫變遷史綱》導讀
自序
導言
研究中國繪畫的三大要素
文字畫與初期繪畫
佛教的影響
唐代的朝野
畫院的勢力及其影響
南宗全盛時代
畫院的再興和畫派的分向
有清二百七十年
附 中國美術年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