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沙洋油菜博物館

中國沙洋油菜博物館

中國沙洋油菜博物館由中國“雙低”油菜生產示範縣湖北省沙洋縣在國家油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華中農業大學)和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的技術指導下設計建設,建築包括主館、副館及戶外體驗空間,占地面積3300平方米。館藏分為“史海芸蹤”、“生命之能”、“芳澤民生”、“金色沙洋”四個部分,通過寫真圖片、實物標本、大型沙盤、互動榨油體驗等布展形式,全面展現了油菜的歷史、功用、文化和產業發展等概貌。油菜博物館建成後,將對研究我國油菜發展,傳承油菜文化,普及油菜科學知識起到重要作用。

基本信息

相關背景

中國沙洋油菜博物館中國沙洋油菜博物館
該館由華中農業大學藝術設計專業、廣告學專業、傳播學碩士點、風景園林專業的師生創意、設計、布展,是集科普性、學術性、文化性、體驗性於一體的主題博物館,被譽為“中國油菜產業的亮麗名片”。華中農業大學傅廷棟院士、華中農業大學劉後利教授擔任顧問。
該館的建設是華中農業大學啟動服務新農村建設“華中農業大學111計畫”以來,繼洪湖市洪林村村史館之後又一個重要項目,是華中農業大學面向“三農”由科技服務拓展到文化服務的又一個標誌性成果。
華中農業大學特級教授劉後利題寫館名。

建築布局

中國沙洋油菜博物館中國沙洋油菜博物館
中國沙洋油菜博物館包括主館、副館及戶外體驗空間,占地區域3300平方米。該館分為史海芸蹤、生命之能、芳澤民生、金色沙洋等四個部分,通過圖文、實物、模型、雕塑、沙盤、燈箱、參與體驗等多種陳展方式,展示了油菜起源和進化、人類利用油菜的歷史和文化、油菜的功用價值和民生意義以及中國著名油菜產區沙洋縣的油菜產業發展。

參觀信息

中國沙洋油菜博物館位於湖北省沙洋縣,該縣是中國“雙低”油菜生產示範縣。

發展前景

參觀中國沙洋油菜博物館的人流參觀中國沙洋油菜博物館的人流
鄉村旅遊相結合,打造生態休閒農業。立足自身實際,大膽探索,圍繞油菜花做文章,以“花村花海”景觀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鄉村旅遊業的發展。2008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了三屆油菜花旅遊節,以花為媒,組織了中國雙低油菜產業高峰論壇等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一定影響的重大活動,推出了“中國油菜文化第一館”—油菜博物館、“中國油菜觀景第一台”—曾集及五里油菜花觀景台、“中國彩色油菜第一景”—油菜景觀種植區、“中國第一油菜宴”—沙洋油菜宴等一批精品農業景點,有力地促進了油菜產業與文化旅遊對接。 中國沙洋油菜博物館累計迎賓近4萬人次,已成為傳播油菜文化的重要視窗、普及油菜科學知識的重要陣地、開展學術交流的重要平台,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引進紅油菜品種,在曾集張池精心設計了四色景觀種植區(黃、白、紅、綠),在五里趙集、十里何橋、車坪等地分別設定了黃、白油菜鑲嵌的景觀種植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