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旱災害防治:戰略、理論與實務·防洪減災體系

基本概況

•作 者:劉樹坤 主編著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12-01

•開 本:16開

•頁 數:768

•印刷時間:2016-12-01

•字 數:1110千字

•裝 幀:精裝

•語 種:中文

•版 次:1

•印 次:1

•I S B N:9787508755007

內容簡介

《中國水旱災害防治:戰略、理論與實務》共分六卷,本書是第三卷《防洪減災體系》,內容包括防洪減災體系概論、防洪工程體系、防洪非工程體系。
《中國水旱災害防治——戰略理論與實務(防洪減災體系)》由劉樹坤主編。

本書目錄

第1篇防洪減災體系概論
第一章防洪減災體系概述
第一節防洪減災體系的概念
第二節防洪減災體系的結構
第二章防洪工程體系建設概況
第一節防洪工程體系建設歷史
第二節防洪工程體系建設現狀
第三章防洪非工程體系建設概況
第一節防洪非工程體系建設由來
第二節防洪非工程體系建設現狀
第三節防洪工程體系與非工程體系的比較
第四章生態防洪措施建設現狀
第一節國外或流域生態防洪措施案例
第二節我國生態防洪措施案例及流域生態防洪措施規劃
第五章江河防洪能力建設
第一節大江大河主要河段防洪能力
第二節中小河流防洪能力
第三節城市防洪能力
第四節沿海防颱風工作能力
第六章防洪減災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節防洪減災基礎設施不足
第二節防洪減災管理建設滯後
第2篇防洪工程體系
第一章防洪工程措施概述
第一節防洪工程分類
第二節防洪工程的作用
第三節主要流域防洪工程措施簡述
第二章堤防工程
第一節堤防工程防洪標準
第二節堤防工程的規劃設計
第三節堤防工程的施工與歲修管理
第四節超級堤防工程
第五節堤防工程隱患探測
第六節堤防除險加固工程
第三章水庫工程
第一節水庫工程概述
第二節水庫防洪能力
第三節設計洪水的推算
第四節水庫調洪計算
第五節大壩施工洪水導流工程
第六節庫區防護
第四章分蓄滯洪工程
第一節蓄滯洪區地位及作用
第二節蓄滯洪區的特點
第三節蓄滯洪工程分類
第四節分洪閘工程
第五節泄(排)洪閘工程
第六節蓄滯洪區安全建設
第五章河道整治工程
第一節河道演變
第二節河勢規劃
第三節河道整治的目的、原則及方案
第四節河口治理
第六章水閘工程
第一節水閘工程結構
第二節水閘工程設計理論
第三節水閘工程技術資料管理
第四節水閘工程控制運用
第五節水閘工程維修養護技術
第七章多沙河流水庫泥沙調度
第一節入庫泥沙控制
第二節水庫調水調沙的運用
第三節庫內清淤
第四節滯洪排沙的運用
第五節異重流排沙的運用
第六節高含沙水流的調節運用
第八章城市防洪工程
第一節城市防洪工程概述
第二節排水管網
第三節排洪明渠
第四節排洪暗渠
第五節截洪溝
第3篇防洪非工程體系
第一章防洪非工程體系概述
第一節防洪非工程體系的作用
第二節防洪非工程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第三節防洪非工程體系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防洪法規和制度建設
第一節防洪法規制度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節當前已頒布的有關防洪法規和制度
第三章防汛組織與責任制
第一節防汛組織機構
第二節防汛抗旱機構的職責
第三節有關部門的防汛抗旱職責
第四節防汛責任制度
第五節防汛隊伍
第四章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
第一節防汛抗旱指揮系統概述
第二節系統總體結構與功能
第三節信息採集系統
第四節計算機網路與安全系統
第五節防汛通信系統
第六節防汛抗旱決策支持系統
第七節天氣雷達套用系統
第五章防洪方案
第一節防禦洪水方案
第二節洪水調度方案
第三節防洪預案
第六章水情監測
第一節暴雨監測
第二節洪水監測
第三節暴雨監測預警和評估系統
第四節山洪災害防治
第七章防洪區管理
第一節防洪區的概念和分類
第二節洪泛區的管理
第三節蓄滯洪區的管理
第八章河道管理
第一節河道規範化管理理論
第二節河道管理範圍內建設項目管理
第三節河道采砂管理
第四節河道岸線管理
第九章水庫安全管理
第一節水庫安全管理概述
第二節水庫安全管理法律與制度
第三節水庫大壩安全監測
第四節水庫養護修理與除險加固
第五節水庫現代化管理技術及發展趨勢
第十章洪水風險管理
第一節洪水風險管理概述
第二節風險識別方法
第三節風險估計分析方法
第四節洪水風險圖
第五節防洪標準最佳化選擇
第六節洪災風險的後果分析
第七節風險評價的主要方法
第八節風險評價指標
第九節風險型決策方法
第十一章洪水保險制度
第一節洪水保險制度概述
第二節洪水保險的研究內容與方法
第三節洪水保險費率的計算方法
第四節我國洪水保險制度構想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