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俗文化博覽

中國民俗文化博覽

《中國民俗文化博覽》是江蘇民俗學家徐清義先生歷時十年編著的一部全面系統介紹中國民俗文化的鴻篇巨著,是中國博大精深而浩瀚璀璨的民俗文化之精彩薈萃。

《中國民俗文化博覽》

《中國民俗文化博覽》薈萃中華民族數以千百計的民間習俗禮儀和古今歷史人文知識,是目前國內最全面、最系統的民俗文化扛鼎之作,全書四卷,二十三篇,二百餘章,篇章清晰,行筆嚴謹,史資豐富,考證翔實,裝幀精美,圖文並茂。三百餘萬字的鴻篇巨著,經典雲集、源流有處、言之有理、論之有據、雅而不俗、俗而不庸、融匯古今、獨具特色,勘稱中華民俗文化之大成。是一部集知識性、史料性、實用性、趣味性和收藏性於一體的學術佳作,是民俗文化研究領域不可多得的辭典工具書。
2004年,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費孝通為本書作序;2006年,時任國家文化部部長孫家正為本書定名和題詞。2006年8月,《中國民俗文化博覽》被“首屆中國科學發展與人文社會科學創新大會” 評審委員會評審為首屆中國科學發展與人文社會科學創新成果一等獎和創新貢獻一等獎。
民俗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沿襲的生活文化,是人民民眾在社會生活中世代傳承、相沿襲成的生活模式。它是一個社會群體在語言、行為和心理上的集體習慣。民俗的內容包括:物質生活民俗、歲時節日民俗、人生儀禮、民間信仰、民間語言、民間藝術、民間遊戲娛樂等。民俗文化是民眾的生活文化,它與民眾所處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環境緊密相關。中國民俗因為民族文化的關係呈現出多元複合的性格特徵。在中華各民族的不斷融合中,民族習俗被接納到中華文化體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著各自的民俗特性,從而豐富了中國的民俗文化。中國民俗的多元特性不僅體現在各民族不同習俗上,還表現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民俗共存上。既有繁華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樸的鄉村民俗,還有部分地區不同程度地保持著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態。在中國統一的地域空間內共存著不同性質的民俗文化,體現了中國民俗的多元特性。

作者簡介

徐清義,男,江蘇睢寧人,1936年出生,漢族。民俗學、姓氏學研究學者。世界中文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會員,中國文化研究院院士兼民俗文化高級研究員。2006年編著《中華民間俗規禮儀》由新華出版社出版發行。

出版社簡介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發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水墨味》雜誌社、《藝術典藏》編輯部、《中華翰墨》編輯部等。
為了適應文化藝術出版業務的需要,中國文化出版社於2009年11月經香港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批准,香港政府商業登記署註冊,成立了藝術類專業出版社——中國書畫藝術出版社,主要承擔書法、美術、攝影等形象藝術類圖書的組稿、編審和出版工作,在出版業務上擁有獨立出版機構的全部職能,所出版圖書資訊同時在中國文化出版社官方網站發布。中國書畫藝術出版社將一如既往的秉承“弘揚中華文化、傳播藝術瑰寶”的宗旨,為祖國文化藝術事業的發揚光大作出貢獻。
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特約編審處是中國文化出版社暨中國書畫藝術出版社授權設定大陸地區唯一的代理機構,全權代理兩家出版社在內地的圖書組稿、編審及出版業務,辦公地址在北京和天津地區。本社官方網站上公布的各地特約編審處是本社在各城市的特約代理機構,業務受國內特約編審處協調統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