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主同盟台州市委員會

市委會辦公室及時編印了《民盟台州市委經濟社會發展研討會調研文章選編》,並呈送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領導供決策參考。 “兩會”前夕,召開民盟台州市委二屆十七次(擴大)會議暨參政議政座談會,邀請市委會委員,基層組織、專委會負責人,盟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商參政議政工作,交流基層參政議政成果,完善提議案內容。 2月10日,召開民盟台州市委二屆十八次會議,專門研究確定今年市政協大會發言材料及團體提案。

【概況】 民盟台州市委會現下轄1個區委會(椒江區委會)、5個支部(市直一支部、市直二支部、台職院支部、黃巖區支部、路橋區支部)、1個小組(溫嶺小組)。截止2006年底,全市共有盟員224名,其中高級職稱占28.9%,中級職稱占58.9%,擔任市人大代表2名,縣(市、區)人大代表1名,市政協委員14名(副主席1名、常委2名),縣(市、區)政協委員23名(常委6名)。盟員分布於教育、醫衛、行政、科技等行業。一年來,民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市統戰系統“同業對標、走在前列”活動為契機,自覺服務於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熏切實履行參政黨職能,為台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和諧社會做出了新貢獻。 【思想建設】 通過市委會委員會議、報告會、傳達會、座談會、研討會、培訓班、發放刊物等有效途徑,有計畫,有目的地組織學習全年市委會共舉行學習會4次、座談會2次、研討會1次、培訓班1期。6月9日,市委會召開二屆十九次(擴大)會議專題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8月31日,市委會召開二屆二十次(擴大)會議專題學習全國第20次統戰工作會議精神;10月31日,市委會專門發文《關於學習貫徹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級盟組織和廣大盟員把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與貫徹落實中發?眼2005?演5號、浙委?眼2005?演9號和台市委發?眼2005?演103號檔案精神有機結合起來。11月25日,市委會召開二屆二十一次(擴大)會議,組織市委會委員、各基層組織、專委會負責人、機關幹部、盟員代表認真學習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並把相關精神及時傳達到每個盟員。市委會共出刊《台州民盟》4期,4萬餘字,椒江區委會出刊《椒江盟務簡訊》6期,3萬餘字。《民盟台州市委會呼籲——台州市率先構建新農村社保體系切實可行》、《民盟台州市委會參政議政機制領航》、《民盟台州市委會召開經濟社會發展研討會》等二十幾篇稿件被《團結報》、《聯誼報》、《台州日報》、《浙江統戰》、《浙江民盟》等盟內外報刊錄用,有的被中央民盟、浙江統一戰線、浙江民盟等網站轉載。
【調查研究】 11月25日,市委會召開民盟台州市委2006年經濟社會發展研討會,盟內專家結合自身特長,針對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就和諧社會、新農村建設、發展旅遊業、關注弱勢群體等方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並對調研課題的內涵和外延作了探討,本次研討會共收到調研文章20篇,同時編髮了《民盟台州市委2006年經濟社會發展研討會調研文章彙編》;8月4日—9日,市委會組織市委會委員及部分盟員骨幹赴廣西、貴州等地考察學習,吸收當地盟組織的先進經驗。市委會辦公室及時編印了《民盟台州市委經濟社會發展研討會調研文章選編》,並呈送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領導供決策參考。蔡奇書記在批示中寫道:“市民盟組織調研與研討頗有成果,是積極參政議政的重要體現,其他黨派均可借鑑。請市委統戰部推廣這一做法,每年各民主黨派都能舉辦一次研討會,所形成材料送市委、市政府決策參考。”調研成果《未雨綢繆,加快構建我市新農村社保體系》被選為市政協三屆二次會議大會口頭髮言。《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義務教育的合法權益》等4篇調研成果被及時轉化為市政協三屆二次會議團體提案。
【參政議政】 “兩會”前夕,召開民盟台州市委二屆十七次(擴大)會議暨參政議政座談會,邀請市委會委員,基層組織、專委會負責人,盟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商參政議政工作,交流基層參政議政成果,完善提議案內容。2月10日,召開民盟台州市委二屆十八次會議,專門研究確定今年市政協大會發言材料及團體提案。“兩會”期間,市委會及盟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向市政協、人大提交大會發言材料5篇,團體提案19件,個人提案19件,個人議案(建議)5件,張慧萍副主委代表市委會作《未雨綢繆,加快構建我市新農村社保體系》的大會口頭髮言。其中有4篇大會發言材料市委、市政府領導作了批示,團體提案《關於打造“創新台州”的十條建議》及盟員政協委員張平驚提交的提案《關於繼續加大力度徹底根治地下“六合彩”賭博現象的建議》被確定為市政協三屆二次會議重點提案。團體提案《關於打造“創新台州”的十條建議》被確定為一號提案,由陳子敬主席親自督辦,張鴻銘市長親自領辦。各區委會、支部及盟員政協委員共向各地政協提交團體提案27件、個人提案41件。椒江區委會團體提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創新型椒江》,被區政協評為2006年度優秀提案;黃巖區支部團體提案《建議加快發展我區農業合作社》和盟員政協委員鄭菊青提交的提案《加快建設我區現代物流業》,被確定為區政協2006年度重點提案;團體提案《妥善解決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被黃巖區政協評為優秀提案。路橋支部團體提案《儘快把十里長街創建成融文化、商貿、休閒和觀光為一體和歷史文化一條街》,被區政協評為2006年度優秀提案。市委會領導多次參加了中共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舉行的政治協商會、座談會、徵求意見會和情況通報會,就許多重大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市委會共有4位盟員擔任9個市級單位的特約工作人員,2位盟員被市政府聘請為市政府特邀監察員。
【組織建設】 各級盟組織相繼召開盟員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領導班子,順利實現了政治交接。1月13日,市委會組織30位盟員參加市委統戰部牽頭舉行的台州市統戰系統“獻愛心、送溫暖”活動暨民主黨派社會服務志願者隊伍啟動儀式,並進行了“統戰系統、奉獻愛心、和諧社會、人人共建”簽名活動;9月4日—10日,市委會共組織了70多位盟員參加了台州市民主黨派首屆文化周期間的各項活動,其中有50多位盟員參加了文化周啟動儀式、2位盟員選手參加了“我說一體化”演講比賽、2位盟員攝影愛好者參加了“聚焦一體化”攝影比賽、3位盟員作者參加了“我寫一體化”徵文比賽、5位盟員醫療專家參加了“服務一體化”社會活動、3位盟員選手參加了桌球團體賽,其參與活動的盟員達到了台州盟員總數的30%,並取得了演講比賽第一名、第四名,徵文比賽特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攝影比賽三等獎、入圍獎的好名次。共發展新盟員15名,平均年齡34.4歲,高級職稱占26.7%,中級職稱占46.7%,本科以上學歷占93.3%,其中1人為路橋區審計局副局長,1人為椒江區政協常委。
【社會服務】 成立了民盟台州市第二屆委員會民營經濟委員會和法律委員會,使盟員的優秀企業家及法律專家進行參政議政和社會服務有了專門的組織。由王民均等5位盟員發起籌備的台州市企業創新研究會於9月14日宣告成立。由民主黨派成員發起成立的,而且該社團組織均由本黨派組成的,具有法人資格的社團組織,這在全省尚屬首例,也是台州民盟創新社會服務載體、拓寬社會服務領域的一項重要舉措。1月13日,市委會組織徐昌文、石學根等盟員志願者赴路橋區路橋街道章楊村和黃巖區寧溪鎮白晏村參加市統戰系統“獻愛心、送溫暖”社會服務活動,為當地老百姓送去了100多本檯曆和50多本農技書籍,並參與了農技下鄉諮詢活動;5月12日,路橋區支部組織盟內醫療專家參加了路橋區委統戰部牽頭的議診隊赴路橋區橫街鎮上陶村開展免費義診活動;9月5日,市委會組織王錦槐、陶秀林、石德友、劉正敏、毛祥素等盟員醫生志願者分赴路橋區章楊村和黃巖區白晏村參加市民主黨派首屆文化周暨“服務一體化”社會服務活動,接受診療或諮詢民眾達到200餘人;12月14日,黃巖區支部組織盟內優秀教師赴上鄭學校開展支教活動,為該校開出了節英語和數學教學示範課。椒江振華高級中學已初具規模,現有高、國中20個班,在校生847人,校園占地面積15540平方米,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教學設施逐步完善。2006年高考上線率49.2%。國中統(會)考通過率95.7%。在路橋區委統戰部組織的“民主黨派獻愛心”捐款助學活動中,路橋區支部委員、江蘇省淮安市“台州商城”董事長、淮安區政協委員陳理華捐款一萬元,同時與路橋區金清鎮一位家境貧寒而品學兼優的學生結對,並承諾支付她上大學期間的所有學習費用。
【建功立業】 一年來盟員共發表各類論文70餘篇,出版專著9本,承擔科研項目10多項,6人晉升為副高或正高職稱,50餘人次在各類評比中獲獎。曹羽同志再次獲得台州市第五屆拔尖人才稱號;盟員王民均在創業之餘,出版了三本經濟學專著,《走出誤區—企業管理成功法則》、《走出誤區—商務談判制勝方略》、《走出誤區——企業戰略管理》得到著名經濟學家張友仁的高度評價,也得到國務院政研室、北京大學副校長、首都經貿大學校長等權威人士的高度肯定。前台州市委主委葉哲明,出版了專著《台州文化發展史》外,還在《蘭州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表了《項斯生平及其詩歌風格》等多篇論文。曹小榮同志參與了台州市重大招標課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台州現象新突破”的研究,撰寫了5萬多字的研究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