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須贏

中國必須贏

一、中國經濟結構的獨占化...026 二、自我強化的行政限制...031 一、中國的銀行體系問題...116

基本信息

中國必須贏中國必須贏
作者鄧聿文(作者)
出版社:中國商業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2月8日)
平裝:280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504475077

內容簡介

《中國必須贏》是一本講危機的書。在後危機時代的全球化競爭中,每個民族和國家不進則退,中國如果在民族和國家的現代化賽跑中落後了,就可能永遠再也翻不了身,永遠成為一個二流甚至三流的國家,歷史不會再給中國和中國人翻盤的機會。中國“必須贏”,也“只能贏”。
對於當代中國,海內外的解讀和分析非常多,要么是從歷史角度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進行解讀,要么著重對中國經濟奇蹟的解釋;也有重點剖析中國問題的,但多半集中於經濟,或者針對某個具體的問題;從增長方式、經濟結構、財政體制、所有制待遇最佳化、自主創新、金融與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教育體制、社會保障、商業倫理等方面,全面、深入、多角度、大跨度地揭示中國在轉型發展中遇到的各種經濟、社會、政治、社會意識問題的書還比較少,《中國必須贏》力圖為讀者,為每個關心中國發展的人士,奉獻作者對中國問題的觀察與思考。

編輯推薦

《中國必須贏》:尷尬的中國模式,輸不起的崛起之爭,《中國必須贏》毫不留情地徹底揭示中國社會本質,關係到每個人的前途!
一、中央黨校系統核心人士,觀點權威,尖銳犀利
二、內容著眼草根感受,捍衛轉型時期百姓民生立場
三、話題直指當今中國社會民生與經濟問題
四、于建嶸、高尚全、汪玉凱、周為民等知名學者鼎力推薦

專業書評

鄧聿文把常識傳播到今日中國,讓我們感悟到知識分子的責任;他把真話寫在紙上,讓我們感受到這本書的沉重。
——于建嶸(著名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
這本書所談的問題都是當今中國所面臨的尖銳問題,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對這些問題都作了深刻的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為一個在前30年親身參與並設計改革的過來人,我深知改革過程之艱難,因此,特向大家推薦這本書,它值得我們花些時間去閱讀。
——高尚全(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原副主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名譽會長)
正像作者所言,這是一本講危機的書,確切地說,是講中國未來發展面臨危機的書。本書對於喚起國人的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也許是一服不錯的猛藥。但願此書能對國人的盲目自滿情緒降降溫、退退燒!
——汪玉凱(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中國的改革和現代化道路轉型正處於緊要的半途,面臨諸多突出的問題,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已成為無可迴避的嚴重考驗。本書揭示這個緊要時期的緊要問題,集中而鮮明,其分析和觀點對我們按照改革的方向正確思考問題,應對挑戰,作出了頗具價值、值得關注的新貢獻。
——周為民(《學習時報》原總編輯、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主任、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作者簡介

鄧聿文,江西人,法學碩士,現為中央黨校學習時報社副編審,香港天大研究院特邀研究員、中國問題觀察者、報刊專欄作家、學者、知名評論家,主要關注和研究中國社會的轉型與改革。已出版《國有企業改革與國有資產管理》、《非常交鋒——國有企業產權改革大討論實錄》、《中國學習型社會建設》、《幸福的權利》四部著作,在《人民日報》、《學習時報》、英文《中國日報》、英文《北京周刊》、《聯合早報》、《華爾街日報》中文網、財經網,以及《瞭望》、《南風窗》、《中國新聞周刊》、《鳳凰周刊》、《中國與世界觀察》、《同舟共濟》等國內外主流媒體發表經濟作品和時政評論千餘篇,很多作品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目錄

序...001
前言 中國需要有危機意識...001
第一章 呼喚更有質量的增長——變革體制才有發展方式的轉變
一、經濟成長的代價與再平衡難題...004
二、內需啟而不動的實質是“民需”不足...008
三、打到底線的競爭策略要不得...012
四、變革體制實現經濟更有質量的增長...016
第二章 不得不說的獨占與行政限制——破獨占開市場
一、中國經濟結構的獨占化...026
二、自我強化的行政限制...031
三、打破獨占、開放市場與放鬆行政限制...035
第三章 體外循環的財政收入——建設公共財政
一、所謂公共財政...046
(一)收費問題...046(二)行政支出...050(三)土地收入...051
二、稅制結構與稅負水平...052
(一)稅制結構的不足之處...052(二)巨觀稅負水平過高...056(三)逃稅現象...058
三、關鍵是改革預算體制...061
第四章 艱辛成長中的民營企業——創造平等競爭環境
一、遵循產業發展的規律...070
二、民營企業與行政環境...073
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落實國民待遇...080
第五章 中國有自己的品牌——創新是正道
一、外資在華實行“併購”行動...088
二、市場換技術的引資路徑已走入死胡同...093
三、自主創新何以成了經濟發展的“短板”...099
四、以自主創新減少對外資的依賴...103
第六章 脆弱的金融與資本市場——改革金融體系
一、中國的銀行體系問題...116
二、暴漲暴跌的中國股市...123
三、重構金融與資本市場...132
第七章 何時不做“房奴”——認知住房市場的二重性
一、瘋狂的房價...146
二、土地財政與房地產市場的分利聯盟...154
三、釐清房地產的兩個認識問題...158
(一)二次房改有無必要...159
(二)“限購令”不能遏止房價...162
四、認知住房市場的二重性,重構房地產發展思路,推進保障房建設...
第八章 不得不提的教育——需要新的教育哲學
一、教育均衡問題...175
(一)諸種表現...175
(二)重點學校制度背後的利益身影...178
二、應試教育下的師德危機...179
三、大學行政化...184
四、民辦教育的困境...186
五、建立新的教育哲學...189
第九章 誰為我們的養老和健康負責——著力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一、誰為我們養老...197
(一)中國養老保障面臨的挑戰...198
(二)明確政府的養老責任...205
二、備受爭議的醫療改革...208
(一)“夾生飯”的醫療改革...209
(二)建立以公平為導向的醫療服務體系...214
三、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完善的社會政策...223
第十章 商業倫理的困頓——建設健康的商業文明
一、市場經濟需要有基本的商業倫理...235
二、企業的惡性競爭及其原因...240
三、重建商業倫理與信用...247
後記...253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