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廖氏族譜

中國廖氏族譜

中國廖氏族譜,武威(花公世系)共分五卷,16開本;共4181頁,於二oo五年元月發行。全譜詳細介紹了廖氏花公的後裔瓜瓞綿綿,成為福建(上)杭、永(定)開基始祖。如今花公後裔遍布八閩,及粵、贛、蘇、浙、湘、桂、滇、川、瓊、台諸省,以及香港、澳門和東南亞各國。現譜收錄達九省八十多個縣市,一百多萬裔孫。屈指算來歷時一千多年,已傳四十五代。

基本信息

來歷

廖(Liào)姓古老多支,源出有六:
中國廖氏族譜中國廖氏族譜

1、出自己姓,為上古時期廖叔安之後裔,以國名為氏。據《左傳·昭公二九年》及《風俗通》等資料所載,相傳帝顓頊有個後裔叫叔安,夏時,因封於飂(又作蓼國,今河南省唐河縣南),故稱飂(古廖字)叔安,其後代以國名飂為氏,稱廖氏,是為河南廖姓。
2、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後裔,以封邑名為氏。據《廣韻》、《姓氏考略》等資料所載,周文王有個兒子叫伯廖,因受封於廖邑,其後裔也有以邑名廖為氏
稱廖氏。這支廖氏,望出巨鹿。
3、出自偃姓,堯、舜的賢臣皋陶的後裔,以國名為氏。據《潛夫論》云:“皋陶庭堅之後,封於蓼(今河南固始縣),子孫以國為氏。”堯、舜的賢臣皋陶的後裔夏時受封於蓼,春秋時英、立等小國,即皋陶後人所建。楚穆王四年滅英、立二國,其後子孫有以國為氏;或以姓為氏,即為廖氏。
4、出自躲避殷紂暴政,為繆、顏二姓所改。據《小溪廖姓祖祠房譜廖姓考源》所載,繆、顏二姓皆皇帝所賜,商末,殷紂王執政時,殘酷無道,繆、顏二姓有隱居於黃河西北(今陝西與山西交界處黃河段),改姓為廖。
5、出自張姓,入贅廖家而改姓。據《廖氏大宗譜》所載,明代福建人張元入贅廖家,改姓廖,其子孫遂為廖姓。
6、出自賜姓或其他小數民族有廖姓。清乾隆二十三年賜台灣土著七姓,其一為廖;仫佬、瑤、水、苗等族均有廖姓。

始祖

得姓始祖:廖(飂)叔安。帝顓頊相傳生於若水,居於帝丘(今河南省濮陽東南),為南方楚國的先祖,其後裔叔安夏朝時受封於飂(古廖字)國,故稱飂(廖)叔安。春秋時,廖國被楚所滅,國人以國名飂為氏,稱為廖姓,廖叔安作為始封國君,被尊為廖姓始祖.

派別

1叔安至68子璋世系:
1世叔安——
2世明公——
3世閨公——
4世暉公——
5世信公——
6世淵公——
7世光公——
8世穎公——
9世玦公——
10世誠公——
11世重公——
12世蟄公——
13世珊公——
14世卿公——
15世譚公——
16世介公——
17世祥公——
18世潛公——
19世華公——
20世瑞公——
21世昌公——
22世澄公——
23世榮公——
24世盛公——
25世良公——
26世辟公——
27世高公——
28世畢公——
29世展公——
30世宣公——
31世雲公——
32世振公——
33世平公——
34世隱公——
35世桓公——
36世閔公——
37世伯廖——
38世成公——
39世襄公——
40世敬公——
41世王公——
42世定公——
43世真公——
44世考公——
45世安公——
46世和公——
47世惠公——
48世慎公——
49世范公——
50世周公——
51世高公——
52世理公——
53世中公——
54世元公——
55世風公——
56世節公——
57世嘉公——
58世新公——
59世斌公——
60世扶公——
61世祀公——
62世延公——
63世立公——
64世化公——
65世倔公——
66世初公——
67世泰公——
68世子璋
來源於(《中國廖氏通書“廖五桂”》——編者)
68世祖;子璋
69世祖;1原憲2從憲
70世祖;五桂
71世祖;欽
72世祖;1守信2守義3守宗4守誠5誠達6誠壁7誠忠8誠希
73世祖;1世用2世昌3世清4世明為誠希四子
74世祖;1彥光2彥邦各生一子
75世祖;1玉玲2玉瑞
76世祖;1晚蒼2晚桂3晚叔4慶甫為玉玲四子
77世祖;奇可為慶
78世祖;1延邦2延齡3延春為奇可三子
79世祖;1崇榮2崇德3崇蹈為延齡三子
80世祖;1蘭芝2蘭階3蘭得為崇德三子
81世祖;1光祿2光堯3光景為蘭芝三子
82世祖;1瓊瑄2琳瑄3瑞瑄為光景三子
83世祖;四十一郎為瓊瑄子
84世祖;國清
85世祖;1滔剛2滔淳3滔容4滔致為國清四子
86世祖;1元紀2元光3元景4元霖為滔剛四子
87世祖;1文廣2文興3文舉4文福5文亮6文祿7文用8文明9文峰(有九子十員官之說)。
88世祖;花公為文興子
88世祖;花公生一男昌參政大夫
89世祖——112世祖(略)
全國廖氏新的統一字輩:113世祖起:
(略)
天字輩:廖天祥
金字輩:廖金明
光字輩:廖光磊
家字輩:廖家輝

文獻

三才四維正、學行宗澤立、
偉尚承章鍾、書俊志錫鴻、
業敏哲體道、達遠康榮和、
超鹹障葆化、華國任重樹、
弘良蘭玉秉、德文望新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