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

1935年11月3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決定成立中國工農紅軍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任命毛澤東為委員會主席。 5月1日,紅26軍一部在赤源縣白廟岔與紅84師會合,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前敵總指揮部,劉志丹任總指揮,高崗任政治委員。7月17日,國民黨軍第二次“圍剿”被打破。

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簡介
1935年11月,毛澤東就任中國工農紅軍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紅一方面軍政治委員。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勝利達陝北。 10月19日,毛澤東和賀子珍都來到了吳起鎮。 這是陝北的一個較大的集鎮。 10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這裡召開了會議。 毛澤東在會上作了關於目前行動方針的報告和結論。 會議一致同意毛澤東的報告和結論,並宣告中央紅軍長征的結束。 隨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這裡召開了常委會議, 確定了常委的分工:毛澤東負責軍事工作,秦邦憲負責蘇維埃工作, 周恩來負責中央組織局和後方軍事工作。 自從中央紅軍勝利到達陝北後,中國革命出現了新的形勢, 面臨著新的任務。 黨的建設,紅軍的擴大,根據地建設,民眾的發動, 有多少工作等待人們去開展啊! 在這個新的轉折關頭,每一位紅軍戰士想的不是休息, 而是戰鬥,戰鬥。
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
193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和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後方辦事處。任命毛澤東、彭德懷、周恩來、王稼祥、林彪、徐海東、程子華、郭洪濤為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毛澤東為主席,周恩來、彭德懷為副主席;同時決定恢復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番號,任命彭德懷為司令員,毛澤東為政治委員。原紅一、紅三軍團合編為第一軍團,任命林彪為軍團長,聶榮臻為政治委員。
第十五軍團編入一方面軍序列,任命徐海東為軍團長,程子華為政治委員。11月8日,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第二號命令:任命周恩來為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後方辦事處主任,聶洪鈞為副主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