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體經濟99評

內容介紹

《中國實體經濟99評》從溫州危情、銀行暴利、樓市泡沫、金融改革、企業自強、政企關係等九個方面,九十九個角度對中國的實體經濟發展做了評論和分析。透過它們,可解中國企業空心化之謎,可立實體經濟學之說。實體經濟輿論何以形成,“銀行暴利論”怎樣交鋒……讀懂這些評論,方可摸清中國企業的運行脈搏,尋見中國企業的發展方向。《中國實體經濟99評》沿襲了智囊型學者李錦一貫的寫作風格,“獨立主見”、“一針見血”,寥寥數語即將中國現實問題說得精髓盡現。讀者從這些屢屢引起巨大反響的評論中,可以領略到邊種寫作風格帶來的閱讀樂趣。

作者介紹

李錦,江蘇鹽城人。中國企業報總編輯,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曾任第十一屆團中央委員、新華社西藏分社副社長、山東分社副社長等職。重點研究國家走勢與企業發展。1978年以來所寫思路性調查先後得到38位中央政治局委員批示,鄧小平曾對其做“你有發言權”的評價。金融危機初期上書萬言,得到溫家寶、李克強、王岐山的批示,引起中央重視,對遏制信貸風險起到特殊作用。
現任國內7所大學的特聘教授,講授經濟學、金融學、政治學、政府管理學、新聞學等課程。出版專著《資本經營理論的提出》、《馬克思主義的新發現》與《金融危機在中國的演變》等15部。
譚雲明,南京大學博士,東北師範大學博士後。現為中央財經大學新聞傳播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職業技能鑑定專家委員會網路編輯專業核心專家,中國企業研究院特聘副院長,北京市寫作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曾在湖南日報、中國老區報、湖南電視台、江蘇電視台、中央電視台、中國企業報等多家知名媒體從事采編策劃工作,曾參與策劃中國傳媒大會、中國金融與財媒高峰論壇等大型媒體活動。截至2012年4月,共發表學術論文97篇,出版書籍24部,主持國家和省部級課題9項。

作品目錄

1?必須直面“產業空心化”這一事實
2?換個思路看企業“資金鍊斷裂”
3? “以錢炒錢”的狂熱是經濟危機的表現
4?脫實向虛是當前經濟的主要風險
5?穩中求進關鍵在於抓住實體經濟
6?為何出現實業空心化
7?美國是如何把日本導入泡沫經濟的?
8?天價商品泡沫來自腐敗的發酵
9? “向錢蔥”可能是熱錢遊戲的信號
10?張德江的“兩個任何”是實體經濟的最強音
11?要從國家設計層面抓實體經濟發展
12?祛除“虛擬幽靈”需自上而下三方面入手
第2章溫州危情
13?怎樣拯救危情中的“溫州模式”
14? “跑路”事件倒逼金融改革加速
15?溫州模式變異的中國意義
16?中國金融改革呼喚“南巡講話”
17?吳英之罪,是企業融資難所逼
18?讓吳英祭刀,是金融體制之恥
19? “立人”倒在資本供給體制的門檻外
20?吳英與小崗村十八位農民之異同
21?吳英不死:民意的勝利
第3章銀行暴利
22?銀行榨取企業利潤的“風景線”
23?企業衰退,銀行還會倖免嗎?
24?銀行暴利的三大推手
25?銀行與企業不能變成“黃世仁”與“楊白勞”
26?實體經濟是銀行高利潤的最大受害者
27?銀行業正在成為壟斷資本階層
28?銀行家們正在進入高風險期
29?金融壟斷與腐敗是“孿生兄弟”
30?壟斷下的腐敗只是時間問題
31?銀行家交鋒學者:金融論戰因何而起
32? “銀行暴利”無法否認
33?衡量金融的標準是實體經濟
34?終結銀行暴利七策
35?從“銀行暴利論”確立看真理的力量
第4章樓市泡沫
36?中國樓市“剛性需求”神話破滅
37?鄂爾多斯樓市泡沫不可持續
38?是轉變思維還是重金“救市”
39?何以拯救股市?唯有實體經濟
40?避免樓市成為實體經濟的“吸血鬼”
41? “蕪湖新政”是對中央調控決心的挑戰
42?溫總理提的“房價合理底線”應是多少?
43?央企回歸主業:何須三令五申?
第5章金融改革
44?企業“皮之不存” 銀行“毛將焉附”?
45?從根子上破解民間借貸困局
46?警惕地方融資平台“綁架”國家經濟
47?揭露理財產品獵殺老百姓財富的“陷阱”
48?銀行整治收費草案難改霸王本色
49?推進利率市場化的路徑選擇
50?金融資本需“滴管”式輸向實體經濟
51? “溫州方案”堪比1982年“一號檔案”
52?民間金融改革,銀行真捨得“割肉”?
53?利率管制的政策應該結束
第6章小微企業
54?讓小微企業把嘴邊的肉吃進去
55? “食草動物”抱怨多
56?健力寶“回歸運動”揭示實體經濟發展之道
57?蘇泊爾“質量門”暴露實體經濟“內需”之象
58?小微企業是富民的主力軍
59?政府對小微企業支持需做好“加減法”
60?小微企業要改變單打獨鬥的局面
61?生存,是中小企業的首要社會責任
第7章企業自強
62?央企回歸主業:喬木與灌木的抉擇
63?國企退出輔業為何推進緩慢
64?老字號圖變要避免“殺雞取卵”
65?經濟轉型首先要人才轉型
66?但願海外企業多出“穩增長”的新聞
67?賺錢效應是發展實體經濟的根本動力
68?實體經濟的辛苦錢更可靠
69?美國密集“雙反”中國企業如何進退?
70?把實體做強必須走轉型升級之路
71?龜兔賽跑折射出實業堅守之道
72?自主創新是實體經濟成長的原動力
73? “LED中國”的灰暗前景
第8章政企關係
74?喊的是“結構性減稅”做的是“結構性增稅”
75?資金流向比流動性更重要
76?當尚方寶劍遭遇“鬼打牆”
77?轉型背景下中國巨觀經濟展望
78? “就業難”、“招工難”實質上是企業難
79?企業發展需要的“十個環境”
80?誰是“玻璃門”與“彈簧門”的製造者?
81?金融業監管不宜照搬國資委模式
82?組建金融國資委,將為金融民企帶來什麼命運?
83?設立金融國資委與市場化是跑的“兩股道”
84?靠升“副部”增強中國險企競爭力?
第9章企業精神
85?挽救中國企業家的“精氣神潰敗”
86?中國企業家“精氣神”沒有必要挽救嗎?
87?面對德國的實體文化我們感到羞愧
88? “毒膠囊”,到底毒了誰?
89?企業家:靜心做大事
90?欲振實體經濟必先壯實業報國情懷
91? “富二代”企業家能否扛起實業報國的旗幟?
92? “子不承父業”是中國企業家最大的悲哀
93?企業家的危機時代戰略密碼
94?時代呼喚中國企業精神
95?中央企業精神:先進、忠誠、艱苦、奉獻
96?什麼樣的人能稱為企業家?
97?企業家精神核心是“兩家”精神
98?企業家的實體精神回歸是一個系統工程
99?對中國企業十六字精神的闡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