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網球中心

中國國家網球中心

"總用地面積約170

簡介

中國國家網球中心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奧林匹克公園北區場館群網球中心,地塊北臨五環路,西鄰林萃路,南側及東側為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總用地面積約170,020平方米,建築面積51,199平方米,觀眾席約為14,000個。

中國國家網球中心中國國家網球中心

場館整體介紹

中國國家網球中心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北鄰北五環路,東鄰北辰西路,西臨白廟村路。整個項目占地面積16.68公頃;總建築面積26514平方米,共設定17片比賽場地。其中,新場館作為中網新的中央場地,也是決賽場地,可容納觀眾15000人。蓮花球場可容納觀眾10000人,映月球場可容納觀眾4000人,1號球場可容納觀眾2000人,2號平台有8塊外圍賽場地。另有練習場6塊。

新中央球場

全新打造的中央球場,將全面升級觀眾的觀賽體驗。新中央球場位於國家網球中心內,北臨五環,西鄰林萃路,南側及東側為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用地面積約為2.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1199平方米,可容納15000人同時觀賽。
中網新場館充分利用地形現狀,延續國家網球中心已有的規劃設計和立體交通的思路。觀眾由二層平台可直接進入場館內部,而賽事工作人員、貴賓以及參賽選手們可全部由平台下直接進入,避免了流線交叉,同時又保證了室內空間的舒適性。

2011中國網球公開賽場館介紹:國家網球中心2011中國網球公開賽場館介紹:國家網球中心
16組V型組合型支撐看台和建築外維護系統、外立面和結構的V型體系完美結合,擯棄了繁瑣的附加裝飾,有力地突出了建築自身體量感,風格簡約明快。遠遠望去,新中央球場猶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又似一顆光芒萬丈的鑽石,與蓮花球場交相呼應。
對於眾多網球愛好者而言,新中央球場的開合屋面則更是萬人矚目的焦點,無疑將成為中網的一道新的靚麗風景。

設計說明

建築設計

設計綜合考慮建築形象、建造周期、建築造價、建築節能等多方因素,選擇適宜的結構體系和施工方式,展現卓爾不群建築形象,營造舒適的公共空間,打造高效、環保的現代化綠色節能網球館,成為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又一標誌性建築。充分利用現狀地形,延續現有場地的規劃設計和立體交通思路,觀眾由二層平台直接進入場館,而賽事人員及貴賓由平台下直接進入,避免流線交叉,同時保證了室內空間的舒適性。

設計團隊

建築師:11工作室 | 地點:北京,中國 | 設計總監:徐磊 | 設計團隊:丁力群,高清淚,劉珩,彭安 | 項目年份:2011 | 項目面積:51199平方米 | 照片:11工作室 | 隨著2011年中國網球公開賽於9月25日在北京隆重開幕,中國國家網球中心由工作室設在北京的11建築實踐工作室的設計正式完成,準備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選手,包括索德林,李娜,沃茲尼亞奇,以及數百名來自中國和國外的數千名球迷。16套V形柱是形成一個連貫的設計方法,該網球中心的結構以支持看台和室外維修設施為主要目的,並同時創建一個簡單的三角形圖案修飾整體設計。設計師主力從架構中提取出結構本身的視覺元素,並消除不必要的裝飾,在形成寬闊的視野和開放的裝飾性之間保持平衡。整座建築材料和施工,以內置混凝土為主體,架構成一個堅實體積和宏偉感知價值的體育中心。

結構設計

設計選擇合理的結構方案,以16組V型組合柱支撐看台和建築外維護系統,建築外立面和結構的V型體系完美結合,以類三角形建築語言統一整體,擯棄繁瑣的附加裝飾,突出建築自身體量感,建築簡潔明快。建築猶如盛放的花朵,形象卓爾不群。結合結構形式,將新館雕刻為一枚盛放的花朵。根據中網比賽及賽後多功能的需要,屋面採用活動屋面,活動屋面採用平開推拉的形式,東西向開啟的方式,洞口尺寸調整為60mx70m。看台增加獨特的雙層包廂設計,在有限的空間中提供更好的觀賽品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