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文化傳播實驗教學中心

中心介紹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文化傳播實驗教學中心成立於2003年,是中華全國總工會所屬高校唯一的文化傳播類實驗教學專門機構,擁有遍布全國各地工會組織的支持網路,與社會結合尤其緊密,承擔培育本科學生專業技能、服務工會與面向社會等多種社會功能。自成立以來,堅持“人文為體,技能為用,立足工會,兼向發展”的教學理念,實現產、學、研、用四者的良性融合,注重對學生人文素質、實踐技能、創新能力的培養,將素質提升、知識傳授、技能培養三者的協調發展作為中心功能實現的重要目標。2007年,經嚴格的專家評審,中心獲評“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十年來,全國總工會、財政部、教育部以及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給予了中心建設極大的支持。通過軟、硬體的努力建設和對工會相關資源的有力整合,文化傳播實驗教學中心已穩步成長為服務的學科專業交叉,功能集約、資源最佳化、開放充分、運轉高效、特色鮮明的跨專業實驗教學平台。
中心未來的發展目標是:堅持以“人文為體,技能為用,做有文化的傳播者,做會傳播的文化人”為教學理念,努力實現產、學、研、用四者的良性融合,注重對學生人文素質、實踐技能、創新能力的培養,將素質提升、知識傳授、技能培養三者的協調發展作為中心功能實現的重要目標。據此,文化傳播實驗教學中心的目標分解為以下三個方面:在人才培養方面,以“寬口徑、厚基礎、精技能”為出發點,培養具有較高人文藝術修養,熟練掌握專業技能,能夠滿足新聞傳播、影視製作、職工文化、勞動文化等領域要求的複合型、套用型文化傳播創新人才;在結合教學科研方面,充分統籌實驗室資源,把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驗教學內容,將科研方法融入實驗教學活動,使學生了解技術進步的最新成果,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聯繫企業、行業方面,中心依託工會系統,與企事業單位密切合作,通過共同建設實訓基地,聯合開展合作項目,在協同培養專門人才的同時,進行產、學、研、用的奮力開拓。

中心建設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共有文化傳播學院、工會學院等11個院系,及中國職工電化教育中心、中國職工音像出版社、《中國工人》雜誌、《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報》等機構。為做到實驗室資源的有效整合,學院於2001年,以文化傳播系教學實驗活動為核心,建設了報刊編輯和網路傳播實驗室。2003年伴隨學科發展和教學科研的需要,陸續新添設備,充實了實驗教師隊伍,成立了文化傳播實驗教學中心。
2005年,是中心初步形成規模的一年。在學院的領導和支持下,將原學院電教中心劃歸實驗教學中心。當年,按照廣播電視、報刊編輯、網路傳播、視聽鑑賞等功能對電教中心以及其他試驗室重新整合,分為報刊編輯實驗室、多媒體影像展播室、網路傳播實驗室、報刊編輯實驗室,並正式將文化傳播實驗教學中心,列為該年度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實驗教學重點扶持對象。在學校統一領導下,對實驗室體制進行了改革,以專業實驗室為主體組建的實驗教學中心,歸學院實驗教學領導小組直接領導,實行主任負責制,人、財、物統一管理。將全部基礎、專業實驗課整合到實驗教學中心統一管理,進一步完善了實驗室建設規劃和管理規章。
2006年至2007年,是實驗中心獲得飛躍發展的一年。根據實驗教學改革的需要,利用學校配套資金對全部實驗室進行改造,創立了非線性編輯實驗室,同時將網路傳播實驗室全面更新。這一年實驗中心下屬的影視製作中心,經資產清理和改造項目的認證,獲得國家財政部專項撥款支持,批准撥款1450萬元,用於實驗中心的改造建設,主要用於影視製作中心場地的改造、音像攝製前期系統、音像節目後期製作、遠程教育系統的改造。
同期,為了加強學生的人文藝術修養,學院將涿州校區設備條件最好的一棟小樓,2006年7月施工改造成18間各自獨立的琴房,劃撥給中心。此時,中心已建成影視製作中心、多媒體影像展播室、網路傳播實驗室、非線性編輯實驗室、報刊編輯實驗室、鋼琴房6個教學實驗室。同時進行了千兆區域網路配套裝備、現代教學設備、常規實驗儀器更新換代及配置先進儀器的建設工作。
2007年7月,文化傳播實驗教學中心被北京市教委評為“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成為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首家省部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以此為新的起點,學校和中心進一步統籌全校各類實驗教學資源。2008年到2012年,在學校的主持下,陸續將外語部的語音實驗室、高職學院的形體訓練室、播音主持實驗室、形象設計實驗室、攝影實驗室、工會學院的企業文化諮詢與設計實驗室、基礎部的網頁製作實驗室、圖形處理實驗室、資料庫實驗室、流媒體技術實驗室、程式設計實驗室、三維動畫設計實驗室,以及中國職工音像出版社音像與媒體資料室、中國職工電化教育中心、網路中心、學生劇場劃入文化傳播實驗教學中心統一管理。另外,中心在這一階段新建設了高清非線性編輯工作站、書法及美術創作室、表導基礎實驗室、網路電視台、輿情調查室,把《中國工人》雜誌、《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報》和全總系統《工人日報》、中國工人出版社、中工網以及全總文工團等開闢為實訓基地。
經過近十年的建設和整合,文化傳播實驗教學中心已經穩步成長為學科專業交叉,功能集約、資源最佳化、開放充分、運轉高效的跨專業實驗教學平台。在這個平台上,複合型、套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有了堅實的依託,今後2到3年內,中心將繼續加大投入,建設MIDI音樂實驗室、勞工文化策劃實驗室、文化產業行銷實驗室、廣告實驗室、錄音棚等五個專業實驗室。建成後,全校各專業學生的文化傳播類實驗教學、自主實驗和創新活動將得到充分保障。

實驗室

自2003年以來,中心從財政部和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獲得1450萬元的專項資金的資助。同時,每年學院保證投入50萬元資金,用於實驗教學中心正常運行,保障了教學設備儀器的購置和維修。憑藉科學的實驗教學體系和穩定的實驗設備投入,2007年被評為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獲得北京市教委撥給的50萬元建設專款,同時學校配套撥給中心65萬元建設專款。
目前,中心總使用面積達到6800平方米,已從2007年原有的影視製作中心、多媒體高清影像展播室、網路傳播實驗室、非線性編輯實驗室、報刊編輯實驗室、鋼琴及視唱練耳實驗室六個配有先進實驗教學設備的實驗室,擴增為擁有27個獨立實驗室的綜合性文化傳播實驗教學中心。其中,除去上述原有6個實驗室,新增高清非線性編輯工作站、網路電視台、攝影實驗室、網頁製作實驗室、圖形處理實驗室、資料庫實驗室、流媒體技術實驗室、三維動畫設計實驗室、音像及媒體資源資料室(庫)、程式設計實驗室、語音實驗室、形體訓練實驗室、播音主持實驗室、形象設計實驗室、書法及美術創作室、表演導演基礎技能實驗室、企業文化諮詢與設計實驗室、學生劇場、網路中心、輿情調查室、中國職工電化教育中心等21個專業實驗室。另有MIDI音樂實驗室、勞工文化策劃實驗室、文化產業行銷實驗室、廣告實驗室、錄音棚等五個“十二五”期間待建的專業實驗室。在實驗設備方面,擁有的設備總值近4700萬元,各類儀器設備3500餘台套。其中網路中心投入2700萬元,進行了千兆區域網路配套裝備設施建設工作。預計到“十二五”末,中心將建成擁有32個門類齊全、設施先進的專業實驗室,為師生提供現代化的文化傳播實驗教學硬體環境。
文化傳播實驗教學中心自2003年建設至今,不斷購買添置各類新型設備,能夠滿足現代化的實驗教學要求。其中,影視製作中心是1987年經聯合國勞工局批准,由丹麥政府撥款援建的。設備總投資達1000多萬元人民幣。功能包括攝像、錄製、編輯等音像製品前、後期製作出版的完整過程。進入21世紀,為了與當代技術同步,學校向國家財政部申請了“文化傳播實訓基地建設”專項資金,總額1450萬元,用來更新中心設備。
目前,中心已建成四訊道、全高清數位化演播室,可以用來拍攝新聞訪談、室內劇、小型晚會等電視節目。後期製作的設備經過維修和更新後,同時配備對編機房和非線編機房,能夠對模擬、數字視頻進行編輯、包裝以及音頻合成。學生在學習完影視產品策劃與管理、紀錄片創作、視聽語言、攝影攝像與音像編輯等相關課程之後,能夠走進真實的攝影棚、錄音室、演播大廳等專業影視製作場所深入了解影視製作的全流程,熟悉編導、攝像、導播、錄音、合成等影視製作基本工序,掌握一定的影視製作技能,為未來走上相應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中心從成立之初,始終把智慧型化、人性化作為環境建設發展的目標。我校現有的每個教室都配置了網路、投影儀、多媒體及相關的視聽設備,能夠充分滿足運用現代教學技術的需要。同時學校校園網專門開設實驗教學中心的主頁,並作為校園網路電視台等學生媒體的播放平台,不僅為實驗課程提供了課下演習的良好環境,同時也為學生提升就業能力提供了難得的練兵場所。
另外,非線性編輯實驗室和多媒體高清影像展播室,還配備了供影視後期剪輯使用的專業軟體和7.1聲道立體聲播放系統,不僅能夠滿足教師課堂上的剪輯指導和拉片演練,也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動手實踐的積極性,為傳統的實踐實驗教學賦予了更加人性化的視聽手段。
中心現擁有實驗室(中心)如下:
影視製作中心
網路傳播實驗室
高清非線性編輯實驗室(工作站)
網路電視台實驗室
報刊編輯實驗室
攝影實驗室
網頁製作實驗室
圖形處理實驗室
資料庫實驗室
流媒體技術實驗室
三維動畫設計實驗室
音像及媒體資源資料室(庫)
多媒體高清音像展播室
程式設計實驗室
語音實驗室
形體訓練實驗室
播音主持實驗室
化妝實驗室
書法及美術實驗室
表演導演基礎技能實驗室
鋼琴及視唱練耳實驗室
企業文化諮詢與設計實驗室
中心待建實驗室(中心)如下:
全國職工遠程(網路)技能教育實驗中心(室)
全國職工輿情調查研究中心(電話調查實驗室)
學生實驗劇場
勞工文化諮詢與策劃實驗室
文化產業行銷實驗室
廣告實驗室

實踐基地

實踐基地的建設,對於探索理論教學、創新思維與社會實踐相統一,建立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促進人才培養、課題研究、傳媒內容生產、學生就業有著重要意義。
本中心實踐基地的合作單位有:《中國工人》雜誌社、中國工人出版社、中國職工音像出版社、《工人日報》報社、全總文工團、《銷售與市場》雜誌社。
《中國工人》雜誌社
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主管,中國勞動關係學院主辦,是集權威性、指導性、前瞻性、可讀性和參考價值於一體,面向國內外讀者,特別是全國職工和工會幹部的大型綜合性月刊。
中國工人出版社
隸屬於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國家級綜合性出版社,具有雄厚的編輯、出版、發行能力,有多種圖書獲各種大獎,如“圖書金鑰匙獎”、“魯迅文學獎”、“中國出版政府獎”社科類和藝術類圖書提名獎等,在圖書界享有盛譽。
中國職工音像出版社
隸屬中國勞動關係學院,主要面向全國職工市場,出版、發行相關音像製品。
《工人日報》報社
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的綜合性報紙,是以經濟宣傳為重點的全國性綜合性中央級大報,擁有很高的發行量和社會影響力。
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
隸屬於中華全國總工會,以深入基層、深入工廠、礦山和邊遠地區、生產第一線演出為主業,大力表現當代職工生活,弘揚工人階級的優秀品質,受到全國職工的推崇和愛戴。
《銷售與市場》雜誌社
中國內地第一家大型行銷類專業期刊和中國內地財經領域行銷媒體的一面旗幟,在影響力、覆蓋率、發行量、傳閱率等方面表現優異,被業內譽為“中國行銷第一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