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三飛行學院

1949年12月1日,學院在錦州小嶺子機場隆重成立,始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飛行機械驅逐學校”,1986年,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三飛行學院。

概述

空軍第三飛行學院校園景色空軍第三飛行學院校園景色
在美麗的渤海之濱錦州,坐落著一所與共和國同齡的雄鷹搖籃!她就是聞名遐邇、享譽軍內外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三飛行學院——一個走過了60年光輝歲月、歷經60載薪火相傳、不斷進取和發展的飛行學院。
她,有著絢麗的光彩: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曾親自觀看學院製作的教學模型,給了學院永久榮光。胡錦濤、胡耀邦、朱鎔基、溫家寶、賈慶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來省市視察,曾接見學院主要領導;彭德懷、黃克誠、肖 華、楊得志、張 震、張萬年、遲浩田、曹剛川、徐才厚、楊白冰、于永波、趙南起、許其亮等中央軍委和總部首長,曾親臨學院視察,給了學院前進動力。
她,有著輝煌的成就:數千名天之驕子從這裡飛上藍天、翱翔蒼穹;李 漢、蔣道平、鄭長華等72名戰鬥英雄從這裡錘鍊鐵翼、鑄劍藍天;黃玉昆、鄭申俠等上百名軍以上領導曾在這裡學習工作、譜寫華章,平均每100名畢業學員中有2人成長為共和國將軍;"航天英雄"翟志剛、"英雄航天員"劉伯明等6名航天員曾在這裡學習訓練、鍛造成材;試飛英雄王昂、黃炳新, 空軍功勳飛行員李峰從這裡搏擊長空、詮釋忠誠;我國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從這裡放飛理想,獻禮國慶……
她,有著光榮的傳統:"辦校勤儉、訓練嚴格、工作求實",是她的院風;"理想、勤奮、榮譽、責任",是她的院訓;堅持"質量立院"是她的辦學方針;建設全軍一流飛行學院是她始終不渝的追求。
60年艱苦奮鬥,60年改革創新,60年與時俱進,60年非同尋常。學院60年的歷史,就是一部艱苦奮鬥的創業史,一部勤儉辦校的發展史,一部改革創新的探索史,一部質量建院的輝煌史。

發展歷程

建校

空軍第三飛行學院校園景色空軍第三飛行學院校園景色
1949年12月1日,學院在錦州小嶺子機場隆重成立,始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飛行機械驅逐學校”,1986年,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三飛行學院。
建院之初,百廢待興,創業維艱。三飛院的創建者們堅持邊建邊訓,用最短的時間培養出了一流的英雄飛行員,學院建設粗具規模。隨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和編制的調整,校黨委積極探索航校建設規律,不斷總結經驗,建立完善規章制度,學校各項建設走向正規。狠抓基礎訓練,深化改革試點,訓練能力和效益大幅提高。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圍繞創建名牌飛行院校,加大改革發展力度,加強全面建設,積極推進教育訓練轉型,學院建設發展邁上了新台階,步入了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的新階段。

發展

輝煌業績增添人民空軍絢麗光彩,光榮傳統激勵三飛院人奮勇向前。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學院由戰時的突擊速成訓練轉入和平時期的系統正規訓練。從上世紀50至90年代,伴著共和國的成長步伐,學院先後經歷了全面建設、曲折前進、整頓恢復和改革發展時期,各項建設得到了穩步發展。
適應空軍建設發展需要,學院經歷了多次整編和調整。建院時只有1個飛行大隊,1952年7月至1959年4月,學院先後組建4個訓練團,成為下轄2個初教團和2個高教團的飛行院校。後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三飛行學院,並一直沿用至今。
傳承老航校的光榮傳統,學院自強不息、奮發有為、勇於探索,在長期辦學實踐中找準了前進航向,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優良傳統。
堅持質量為本的辦學方針,是學院不斷發展的根本所在。為培養全面合格的飛行員,學院長期堅持以質量為本的辦學方針,創造出了一系列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做法。堅持按綱施訓,用大綱上限標準要求學員;堅持依法治訓,嚴格質量監控,形成了"教學工藝精、訓練流程細、質量管理嚴"的教學風格;堅持強化教員隊伍建設,開展教學基本功競賽,為提高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學院飛行學員成才率超過90%,創下了空軍最高紀錄。四總部開展"軍事訓練一級單位"評比以來,學院先後6次獲此殊榮,並被空軍評為同類院校中唯一的"訓練成績突出單位"。
學院質量辦學的做法得到了上級首長和機關的肯定。空軍原司令員王海曾經指出:"一個學校畢業的學員好不好,自己說不行,要聽聽部隊的反映。部隊的反映是檢驗學校畢業學員質量的一面鏡子。說三航校畢業的學員質量好一些,不是少數人的意見,是多數部隊、從多年的實踐中得出的結論。"
弘揚勤儉辦校的優良傳統,是學院不斷壯大的基本經驗。學院黨委始終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的思想。創建初期,在經費管理上精打細算,節約開支;在航材使用上"找、代、修、造",用完用爛;在營房建設上,精心設計,嚴密施工,最大限度節省人力、物力。在新的歷史時期,學院黨委堅持弘揚勤儉辦校的優良傳統,組織廣大官兵自己動手,勞動建院,修建場道數十萬平方米,教學、辦公、生活樓房上百棟,把學院建成了設施齊全的正規化飛行院校。

開拓創新

空軍第三飛行學院校園景色空軍第三飛行學院校園景色
60年來,學院持續推進教學訓練改革,在構建科學完善、相對穩定的殲擊機飛行員培訓體制上,取得了一大批有影響的創新成果。
一代代三飛院人以空軍建設發展為己任,在空軍軍事飛行教育領域不斷探索規律,總結經驗。建院60年來,學院在教育訓練中,勇於創新、堅持改革,走出了一條開拓進取、敢為人先的發展道路,創造了18項空軍首創。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學院總結推廣的多項訓練經驗,就被空軍寫入飛行《教令》,一直沿用至今。持續堅持教育訓練改革,承擔和完成了空軍賦予的各項改革試點任務;進入新的世紀初,圓滿完成了首批地方大學生、雙學位飛行學員培訓等多項試點任務。這些成果的取得,為空軍多渠道選拔培養飛行人才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依據。

鑄就輝煌

60年來,學院堅持走質量建院之路不動搖,學院的核心競爭力明顯提高。學院60年的歷史就是一部質量建院的輝煌史。
60年來,學院堅定不移地走質量建院之路,堅持在教學工藝上求“精”、在訓練流程中求“細”,在質量管理上求“嚴”,培養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過得硬、打得贏”的飛行人才,打造了質量品牌,贏得了質量信譽。學院向空、海軍共輸送了數千名合格飛行人才,有百餘名畢業學員成長為共和國將軍,有80名畢業學員創造戰績,有15名畢業學員被授予榮譽稱號,湧現出李漢、蔣道平、張懷連、王昂、黃炳新、翟志剛、劉伯明、李峰等一大批享譽軍內外的傑出人物,學院成為英雄輩出、人才輩出的搖籃。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閱兵慶典中,由三飛院培訓的空軍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組成空中梯隊,莊嚴接受祖國、人民和胡主席的檢閱,開創了新的歷史,續寫了輝煌篇章。
60年滄桑巨變,60年春華秋實。她輝煌的成就是不竭的動力:數千名天之驕子從這裡飛上藍天、翱翔蒼穹;李漢、蔣道平、鄭長華等戰鬥英雄從這裡錘鍊鐵翼、鑄劍藍天;“航天英雄”翟志剛、“英雄航天員”劉伯明等6名航天員曾在這裡學習訓練、鍛造成才;試飛英雄王昂、黃炳新,空軍功勳飛行員李峰從這裡搏擊長空、詮釋忠誠;我國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從這裡放飛理想,獻禮國慶……
60年艱苦奮鬥,60年改革創新,60年與時俱進,60年非同尋常。60年的輝煌成就,將成為人們心中永遠的記憶。回顧歷史、展望未來,讓我們祝福三飛院的明天會更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