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政治與文學:以永貞革新為研究中心

中唐政治與文學:以永貞革新為研究中心

本書為作者的博士學位論文,本書從文學、歷史和政治三億層面對永貞革新與中唐後期文學進行綜合研究,並在以下幾個方面的新人創見

簡介

一,提出永貞革新與東南文士集團的關係,指出唐代社會發展到這一時期,東南寒俊之士在政治上崛起,並從而在文學上有較大的創新。二,指出元和時期是繼開元盛世之後詩歌發展的又一高峰,而這又是又是與永貞革新的內在的聯繫。三,柳宗元、劉禹錫等因永貞革新的失敗而貶謫南方,拓寬唐代文學的地域,促進南北文化的交融。四、元和體的概念,歷來解釋有所不同,本書根據較有代表性的材料合理的詮釋,較符合當時的創作實際。主要介紹了東南文士訪華團參政與永貞革新主體論,從永貞革新到甘露之變,永貞革新與元和新變,永貞革新史事叢考等內容。

目錄

序(吳熊和)

緒論

上編

第一章東南文士集團參政與永貞革新的主體論

第一節永貞革新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永貞革新的學派分野

第三節陸質新學:王叔文集團政治改革的理論基礎

第四節永貞革新的過程和八司馬的結局

第五節永貞內禪與順宗之死的隱秘

第六節結論和推論

第二章從永貞革新到甘露之變

第一節永貞革新:中唐前後期文學的分界線

第二節牛李黨爭:政治鏇渦中的文人命運

第三節元和削藩:中興希望給文人的鼓舞

第四節甘露之變:中晚唐政治與文學的交會點

第五節結論和推論

第三章永貞革新與元和新變

第一節文學史“三元”現象和考察

第二節元和之風尚怪

第三節論元和體

第四節永貞革新與南方文學的發展:以劉禹錫、柳宗元為例

第五節劉兎錫《阿嬌怨》詩旁證

第六節結論

第四章從《永貞行》到《柳子厚墓志銘》

第一節《永貞行》及其相關的問題

第二節《順宗實錄》的偏頗及引起的聚訟

第三節《柳子厚墓志銘》探微

第四節韓僡、柳宗元、劉禹錫的學術爭論

第五節結論

下編

第五章永貞革新主要人物考

第一節陸質考

第二節韋執誼考

第三節陳諫考

第四節韓泰考

第五節李景儉考

第六節韓曄考

第七節凌准考

第八節程異考

第六章永貞革新詩文編年

第七章永貞革新史事叢考

引用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