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基本問題研究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基本問題研究

四、不作為犯的分類 一、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名稱 二、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定義

圖書信息

作 者: 陳榮飛 著

叢 書 名:出 版 社: 法律出版社ISBN:9787511810755出版時間:版 次:頁 數:228裝 幀:平裝開 本:大32開所屬分類:圖書 > 法律 > 理論法學

內容簡介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問題歷來是刑法理論中的難題,不純正不作為犯的理論發展至今雖已近兩個世紀,但其中的每一個問題在理論上依然歧見紛呈、不甚明了,因此仍有進一步研究之必要。本書以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基本問題為研究對象,其中涉及不作為的行為性、不純正不作為犯的概念、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因果關係、不純正不作為犯與罪刑法定原則的關係、不純正不作為犯的作為義務等方面的問題。

作者簡介

陳榮飛 1978年生,江西遂川人,1998年至2002年就讀於南昌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2002至2008年就讀於西南政法大學,分別獲法律碩士學位、法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曾在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十餘篇。
·查看全部>>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學說史及立法概況
第一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學說史
一、義務說之萌芽階段
二、因果關係說
三、違法性說
四、保證人說
第二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立法概況
一、大陸法系各主要國家的立法概況
二、英美法系國家的立法概況
三、我國的立法概況
第二章 不作為的行為性
第一節 中外刑法理論諸行為學說與不作為的行為性
一、大陸法系刑法中的行為理論與不作為的行為性
二、英美刑法中的行為理論與不作為的行為性
三、我國刑法中的行為理論與不作為的行為性
第二節 新的行為理論——“控制行為論”與不作為的行為性
一、控制行為論之提倡
二、控制行為論的展開
三、控制行為論與不作為的行為性
四、控制行為論行為概念的功能和意義
第三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概念
第一節 作為犯與不作為犯的區分
一、作為與不作為區分的各種學說及述評
二、作為犯與不作為犯區分標準的提出
三、新的區分標準之運用
四、不作為犯的分類
第二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名稱和定義
一、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名稱
二、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定義
第四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因果關係理論
第一節 刑法中的因果關係理論
一、刑法因果關係的實質
二、刑法因果關係的判斷標準
第二節 國內外有關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因果關係學說
一、國外學說
二、國內學說
第三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因果關係詮釋
第五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與罪刑法定原則
第一節 罪刑法定原則概述
第二節 明確性原則與不純正不作為犯
一、明確性原則
二、明確性原則和不純正不作為犯
第三節 確定性原則與不純正不作為犯
一、確定性原則
二、不純正不作為犯的規範結構及與確定性原則的關係
第四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之等價理論
一、等價問題的由來及學說概覽
二、本書觀點:等價理論否定論
第六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作為義務理論
第一節 作為義務概念
一、義務概念
二、作為義務的界定
第二節 作為義務來源之形式理論
一、形式作為義務理論學說概覽
二、不純正不作為犯作為義務來源之我見
第三節 作為義務來源之實質理論
一、實質作為義務理論學說概覽
二、作為義務實質根據理論詰
本章綜述
結語:不純正不作為犯之立法評析
參考文獻
·收起全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