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

解釋

不顧惜;不吝惜。
《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朝廷無至忠憂國之臣,不惜傷損威重。”宋梅堯臣《觀何君寶畫》詩:“買時不惜金與帛,帛載羊車錢載驢。”清田蘭芳《明河南參政袁公(袁可立子袁樞)墓志銘》:“公(袁樞)知勢亟,周陴呼曰:‘城危矣!我不惜破家,在圍中各有死理,盍共戳力於死中求活也!’”《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五回:“尉繚曰:‘吾細察秦王為人,豐準長目,鶻膺豺聲,中懷虎狼之心,殘刻少恩,用人時輕為人屈,不用亦輕棄人。今天下未一,故不惜屈身於布衣;若得志,天下皆為魚肉矣!’”魏巍《東方》第五部第二章:“山徑上堆滿了厚厚一層落葉,還夾雜著敵人不惜血本從飛機上撒下來的大量傳單。”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