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3年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重點工作安排

明確全年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目標

2013年,全市單位生產總值綜合能耗比上年下降3%以上,力爭下降3.5%;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上年下降3.5%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比上年削減2%;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別比上年削減1%。
表1:2013年全市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主要目標

全市及各領域

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目標

責任部門

節能

單位生產總值綜合能耗

下降3%以上,力爭下降3.5%,能耗增量控制在475萬噸標準煤以內,力爭控制在425萬噸標準煤

市發展改革委及市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單位

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

力爭下降3.5%左右

工業

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6%,能耗增量控制在115萬噸標準煤左右

市經濟信息化委

交通運輸業

營運船舶、航空客貨運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比2010年下降2.5%,能耗增量控制在120萬噸標準煤左右

市建設交通委、市交通港口局

建築施工業

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能耗增量控制在2萬噸標準煤左右

市建設交通委

商業

單位建築面積能耗下降1.2%,能耗增量控制在2.5萬噸標準煤左右

市商務委

旅遊飯店業

單位建築面積能耗下降1.2%,能耗增量控制在3萬噸標準煤左右

市旅遊局

公共機構

市級機關

單位建築面積能耗下降2%,能耗總量控制在6.9萬噸標準煤

市機管局

教育系統

單位建築面積能耗上升不超過1?5%,能耗增量控制在2萬噸標準煤左右

市教委、市機管局

衛生系統

單位建築面積能耗下降1.2%,能耗增量控制在2萬噸標準煤左右

市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市機管局

其他公共機構

單位建築面積能耗下降1%以上,能耗總量得到控制

市機管局、市科委、市文廣影視局、市體育局等

金融業

單位建築面積能耗有所下降,能耗增量控制在3萬噸標準煤左右

市金融辦

電信業

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能耗增量控制在3萬噸標準煤左右

市經濟信息化委

減排

二氧化硫排放量

下降2%

市環保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

氮氧化物排放量

下降2%

化學需氧量排放量

下降1%

市環保局、市水務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農委

氨氮排放量

下降1%

註:1.有多個部門為責任部門的,排在第一位的部門為主要責任部門,下同。
2.各領域節能減排目標均指列入“十二五”考核統計口徑內數字,非全行業指標。

強化企業節能,推進對標達標

(一)貫徹落實《上海市節約能源條例》,深入推進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促進企業建立節能長效機制。依法強化政府對重點用能單位的節能監管,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表2:強化對萬家企業和重點用能單位的節能監管

重點工作

序 號

具體內容

時間節點

責任部門

推動萬家企業和重點用能單位加強節能管理

1

強化節能目標責任制,分解下達2013年度萬家企業和重點用能單位的節能目標

一季度

市相關部門、各區縣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國資委等

2

推進萬家企業編制企業節能規劃,組織重點用能單位制訂2013年度節能計畫

一季度

3

開展萬家企業2012年度節能目標完成情況考核和跟蹤評價,進行重點用能單位2012年節能目標完成情況和節能措施落實情況年度評價,並將評價結果向社會公布

上半年

4

督促萬家企業和重點用能單位落實能源審計、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和能源管理崗位(機構)備案制度,加強對能評能審、落後產品設備淘汰、能耗限額超標等日常節能監察

全年

市相關部門、各區縣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節能監察中心等

5

鼓勵萬家企業建立能源管理體系,培育20家企業開展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和評價試點工作

全年

市相關部門、市發展改革委、市質量技監局

(二)堅持標準引領,在挖掘存量節能潛力的同時,更加注重增量準入約束。繼續抓好節能低碳相關標準的制訂和修訂,運用能效標準倒逼機制,切實推進能效對標達標工作。
表3:開展能效對標達標

重點工作

序 號

具體內容

時間節點

責任部門

推進能效對標達標工作

1

進一步健全節能減排地方標準體系,立項和發布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領域地方標準70項以上

年內

市質量技監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相關部門等

2

制定能效對標達標實施方案,著力推進重點領域、產品能效對標達標

上半年

市發展改革委、市相關部門等

3

選擇發電等工業行業(產品)和機關辦公建築、旅遊飯店建築、商場建築、醫院建築先行開展對標達標,試點推進、逐步推廣

全年

市相關部門、市發展改革委、市質量技監局等

4

加強對本行業重點用能企業能效對標達標活動的指導,強化用能單位能效水平的監督、檢查

全年

市相關行業協會、市節能監察中心等

5

強化政策激勵,樹立20家左右行業能效標桿,獎優罰劣,持續推進能效水平提高

下半年

市發展改革委、市相關部門等

推進結構調整,構建綠色製造

(一)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整體能級。繼續推進石化、鋼鐵行業和企業調整整合,最佳化產業布局。繼續加大工業企業落後工藝和設備淘汰力度。最佳化能源供應結構,持續提升清潔低碳能源比重,繼續削減煤炭終端消費,強化能源的高效經濟利用。
表4:深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戰略性調整

重點工作

序號

具體內容

時間節點

責任部門

調整和淘汰落後產能

1

實施產業結構調整項目500項左右,繼續推進對工業區塊外的小化工、零星小鋼鐵、有色金屬、紡織印染、傳統輕工製品、普通建材、“四大工藝”等“三高一低”企業的調整,淘汰印染行業1000萬米落後產能

年內

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環保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國資委、相關區縣政府等

2

聚焦水源保護地、寶山南大、桃浦工業區、青浦華新鳳北工業區等重點領域,加快推進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和產業結構調整

年內

3

啟動本市燒結粘土磚行業調整,推進鄉村非法生產點整治,研究全市涉汞企業調整方案

年內

最佳化能源結構

4

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5750萬噸左右;開展燃煤發電機組煤耗的檢測與驗證工作,提升節能發電調度效率

年內

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環保局等

5

繼續推進燃煤(重油)鍋爐清潔能源替代300台以上

年內

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等

6

穩步提升天然氣消費量占一次能源比重,繼續推進天然氣北通道、閔行燃機電廠、液化天然氣(LNG)二期等重點項目

年內

市發展改革委等

7

繼續推進東海大橋二期、臨港、奉賢海上風電項目,老港二期等陸上風電項目,世博園區B片區等分散式能源站項目,以及崇明綠色能源示範縣建設

年內

(二)實施綠色製造戰略。推廣套用高效節能、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技術和裝備產品,推動企業節能減排改造。組織實施重點節能技改項目120項左右,實現節能能力30萬噸標準煤。
表5:強化工業和電信業節能工作

重點工作

序 號

具體內容

時間節點

責任部門

節能管理

1

開展部分工業企業強制能源審計,深化電信業能源審計後續工作,加強對能源審計與節能改造效果的後評價,推動重點企業持續改造

年內

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節能監察中心

2

開展高能耗落後設備、產品能耗限額標準專項監察,基本完成工信部公告的第一批高能耗落後機電設備(產品)淘汰工作

年內

3

編制《2013年版產業能效指南》,探索開展“能效之星”企業績效評價

年內

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統計局、市節能監察中心

4

推進工業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建設,按照全市統一部署深化工業能耗線上監測試點,推進10個企業能源管理中心示範工程建設

年內

市經濟信息化委、市質量技監局、市節能監察中心等

5

研究制訂上海市電力需求側管理城市綜合試點方案,研究相關支持政策和措施,爭取申報成為國家電力需求側管理綜合試點城市

年內

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電力公司

節能技術改造

6

落實國家和本市高效電機推廣政策,推廣高效電機200萬千瓦(含再製造高效電機60萬千瓦)

年內

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

7

編制發布鋼鐵、石化、化工、通信、電子等行業節能技術指南,推廣一批效果明顯、可複製性強的節能技術,制訂實施技術示範推廣計畫

年內

市經濟信息化委

8

在完成工業重點用電單位電平衡測試基礎上,研究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方案,推動一批電力需求側管理示範項目

年內

清潔生產

9

推進400家企業實施自願和強制清潔生產審核,評選年度清潔生產示範項目

年內

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環保局

10

在鋼鐵、石化、船舶、電子信息、建材等重點行業培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試點示範企業

年內

市經濟信息化委

綠色交通,促進節能

大力發展集約化交通,最佳化國際航運中心集疏運體系,促進對外交通低碳化。堅持公交優先戰略,創建國家“公交都市”,推進城市交通節能減排。積極推廣交通節能減排示範項目,培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港口試點示範企業。
表6:推進綠色交通

重點工作

序 號

具體內容

時間節點

責任部門

落實公交優先戰略

1

根據公共運輸“十二五”規劃要求,開展多種模式公交專用道建設試點,加大公交專用道網路建設力度

全年

市建設交通委、市交通港口局、市公安局、有關區縣政府等

2

落實公交路權使用優先,開展公車輛通行信號優先和在部分客運走廊上實施中央式公交專用道試點,嚴格執行違規占用公交專用道車輛處罰規定

全年

市公安局、市交通港口局、市建設交通委等

3

完善公交出行網路布局,研究制定大型軌交樞紐巴士短駁實施方案,並選擇10個以上樞紐站點開展試點,新辟“最後一公里”公交線路30條

全年

市交通港口局、市建設交通委等

4

推進南橋-東方體育中心城市快速公交示範線(BRT)建設,最佳化調整公交線路100條

全年

推進城市交通低碳化

5

推進運輸車輛清潔能源替代,鼓勵港口貨櫃運輸車輛和環衛車輛使用燃氣,並在部分港區和區縣推進試點

全年

市建設交通委、市交通港口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綠化市容局、有關區縣政府等

6

研究公車、計程車等清潔能源的使用,開展天然氣在區域交通工具套用試點

全年

7

編制完成本市慢行交通規劃,研究本市慢行交通具體實施方案,開展本市慢行道路示範試點

全年

市建設交通委、市發展改革委、有關區縣政府等

8

研究尖峰時段空載小客車高架道路限行相關政策

全年

市建設交通委、市公安局等

最佳化交通運行管理

9

建立統一公眾出行信息服務平台,加強城市交通(公交、軌道)與鐵路、航空等對外交通的信息整合

全年

市建設交通委、市交通港口局、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上海鐵路局等

10

繼續推進道路貨物甩掛運輸,提高貨運實載率;實施軌道交通節能運行圖,提高非尖峰時段軌道交通實載率

全年

11

完善計程車電話調度信息服務平台,減少計程車的空載率;擴大計程車定點泊車站點建設,選擇部分區域開展計程車定點候車試點;探索拼車合乘機制

全年

市交通港口局、市建設交通委、市公安局、有關區縣政府等

實施交通節能減排重點工程

12

推進綠色港口建設,繼續深化推進岸基供電和綠色照明等節能工程;研究探索船舶近岸航段使用清潔燃油和環保航速等措施

全年

市建設交通委、市交通港口局、市國資委、上海海事局、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上海鐵路局等

13

推廣船舶能效管理系統套用,推進老舊運輸設備淘汰報廢;推進乳化柴油等替代能源在道路運輸上的試點套用,繼續實施加裝飛機翼梢小翼等技改項目

全年

14

推進航空、鐵路、軌交等交通站場設施節能改造,推進橋載電源、新能源汽車、發光二極體(LED)照明燈具等節能環保設備和產品的推廣使用

全年

市建設交通委、市交通港口局

15

推進溫拌瀝青、冷再生瀝青在道路建設、維護中的套用,繼續實行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通行費優惠政策並擴大使用覆蓋率

全年

推廣綠色,深化建節能

大力推進綠色建築與住宅產業化發展,繼續推進既有建築的節能改造。堅持建築全壽命期性能最優原則,提升綠色建築規劃設計能力、技術整裝能力、工程實施能力和運營管理能力。切實發揮公共機構示範作用,實現單位建築面積能耗逐年下降。
表7:深化建築節能

重點工作

序 號

具體內容

時間節點

責任部門

推進綠色建築與既有建築節能改造

1

貫徹《綠色建築行動方案》,推進可再生能源與建築一體化120萬平方米以上,實施既有公共建築節能改造200萬平方米以上(其中節能門窗專項改造50萬平方米);新增立體綠化25萬平方米

年內

市建設交通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國土資源局、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市綠化市容局等

2

推廣裝配整體式住宅100萬平方米、全裝修住房200萬平方米;結合居住類房屋的修繕、改造工程,推進實施以門窗專項改造、平改坡等為主的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200萬平方米以上

年內

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市建設交通委、各區縣政府等

加強建築節能綜合管理

3

加快推進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能耗監測系統建設,完成區縣分平台建設;完成800棟以上既有建築分項計量裝置的安裝及聯網

年內

市建設交通委、市機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相關部門、各區縣政府等

4

開展大型公共建築和政府辦公建築能源審計70幢,推進建築能效標識試點50幢,實施能耗公示60幢

年內

市建設交通委、市相關部門等

5

加強新建建築施工節能管理,推廣綠色施工,推進節約型工地建設

全年

市建設交通委等

推進公共機構、商業、旅遊、金融等領域節能

6

推進本市節約型公共機構(30家)、綠色旅遊飯店(新增21家)、低碳商場(4家)等創建工作,繼續做好能源審計、能耗統計、能源利用狀況報告等基礎工作

年內

市機管局、市教委、市商務委、市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市旅遊局、市金融辦、市節能監察中心等

7

重點強化公共建築節能運行管理和節能日常監察,嚴格執行夏季、冬季空調溫度設定標準;加強重點用能單位用車油耗定額管理,優先採購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車輛及其他節能低碳產品

全年

發展循環經濟,加強資源節約

加強對資源的源頭減量、過程利用、末端資源化的全程控制,提高資源產出率。繼續深化國家和本市循環經濟試點示範工作,加快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試點,探索循環型服務業發展。
表8:節約集約利用資源

重點工作

序 號

具體內容

時間節點

責任部門

加強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和資源綜合利用

1

積極推進“城市礦產”示範基地、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示範區、循環經濟教育示範基地、“雙百工程”項目等國家示範試點項目建設,深化臨港再製造產業示範區等再製造試點,推進第二批汽車零部件再製造試點項目建設

全年

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相關部門、有關區縣政府等

2

創建一批循環經濟示範企業,推進國家和本市“生態園區”創建工作,深化老港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規劃循環經濟功能研究

全年

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市綠化市容局

3

重點研究餐廚廢棄物、廢棄食用油脂、廢舊燈管等廢棄物回收處置利用方案,進一步規範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推進牆體材料革新,繼續提升工業、建築、農林和生活等各類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水平和能力

全年

市發展改革委、市相關部門

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4

大力倡導勤儉節約之風,反對食品浪費,減少使用塑膠購物袋,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抵制商品過度包裝,加強監督檢查

全年

市商務委、市旅遊局、市工商局、市質量技監局、市經濟信息化委等

5

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積極盤活存量土地資源,土地開發強度控制在39%以內,加強用地節地責任考核,在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嚴格落實集約用地要求

全年

市規劃國土資源局、各區縣政府等

6

加強計畫用水管理,規範計畫用水指標的核定與考核。加大落後器具淘汰,推進2萬個居民用螺鏇升降式鑄鐵水嘴改造工作

年內

市水務局、市質量技監局、市建設交通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相關行業協會

7

繼續推進深化國家和本市節水型社會建設、創建一批節水型園區、企業、學校和小區

年內

市水務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教委、市文明辦、有關區縣政府等

推進減排工程,強化監督管理

(一)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加快燃煤電廠脫硝工程建設,大力推進電廠高效除塵工程,加快推進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替代,強化機動車控制和重污染車輛淘汰,加快建設污水廠網和污泥處理處置工程,加強揚塵和秸稈焚燒治理。
表9:推進污染減排重點工程

重點工作

序 號

具體內容

時間節點

責任主體

推進部門

大氣污染減排重點工程

1

完成吳涇第二電廠2#等6台機組脫硝工程建設

6月底前建成投運

申能集團、寶鋼集團等6家企業(集團)

市環保局、市發展改革委

2

完成石洞口第一電廠3#等5台機組脫硝工程和寶鋼集團不鏽鋼公司2#燒結機脫硫工程建設

年底前建成投運

3

提高燃煤電廠除塵效率,35萬千瓦及以下燃煤火電機組率先實施高效除塵改造,推進6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高效除塵改造試點

全年

相關發電企業

市環保局

4

淘汰黃標車6萬輛左右,積極推行國Ⅴ標準成品油和機動車

年內

相關交通運輸企業

市環保局、市商務委等

水污染減排重點工程

5

完成賽科石化等15家企業廢水深度治理及節水工程、回用工程建設

年底前建成投運

相關企業、相關區縣政府

市環保局

6

完成白龍港污水處理廠二期等4個污水處理廠改擴工程建設

年底前建成投運

市城投總公司、相關區縣政府

市水務局等

7

完成浦江根興奶牛場等5家畜禽養殖場的雨污分流、乾清糞、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程

年底前建成投運

相關區縣政府

市農委

(二)強化污染減排目標管理責任制,嚴格實施“批項目、核總量”制度,構建脫硝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堅持“清潔發電,綠色調度”,繼續強化對重點減排單位的監督管理,確保環保設施正常運行,完成主要污染物年度減排目標。
表10:加強污染減排管理

重點工作

序號

具體內容

時間節點

責任部門

污染減排管理

1

加強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嚴格實施“批項目、核總量”制度,控制污染物排放新增量,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全年

市環保局、各區縣政府

2

將電廠減排指標納入年度發電計畫制訂當中,繼續實施“清潔發電,綠色調度”,在確保全市供電安全的前提下,讓高效機組、脫硝機組多發電

全年

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環保局、市電力公司

3

開展燃煤電廠脫硫設施煙氣旁路取消和石膏雨污染防治研究試點項目,鼓勵發電企業儘可能採購低硫煤

全年

市環保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

4

加強對已建燃煤電廠脫硫設施和脫硝設施、寶鋼集團燒結機脫硫設施的監管,健全線上監測監控設施運行管理制度,提高脫硫設施和脫硝設施的投運率和去除效率;加強環保執法檢查,加大違規處罰力度,確保各類已建成的環保設施正常運行

全年

市環保局

5

加大截污納管工作推進力度,研究推進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加強對納管工業企業廢水達標排放的監督管理

全年

市水務局、市環保局、相關區縣政府

6

完善PM2.5監測布點,加強空氣品質監測與信息發布;深入分析研究本市霧霾成因;制定出台空氣品質高污染應急預案,採取積極有效防治措施

全年

市環保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建設交通委、市農委、市綠化市容局、市氣象局等

依託科技創新,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構築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節能減排科技創新體系。有效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以節能環保重點工程和政策機制為驅動,聚焦高端、高效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和產品,大力培育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加大重點用能減排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推廣力度,大力完善和推廣契約能源管理機制,積極落實節能減排相關領域財政稅收政策和金融政策。
表11: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重點工作

序 號

具體內容

時間節點

責任部門

節能減排科技創新

1

聚焦新能源、智慧型電網、潔淨煤技術三個主題,支持相關前沿技術開發

全年

市科委等

2

針對高耗能行業節能減排需求,開展工業、建築、交通等領域節能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究

全年

3

開展本市能源科技資源調查和技術發展路線圖研究;理清需要突破的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及其實現途徑,研究制定新能源和節能環保各領域的三年科技行動計畫

全年

培育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4

通過重大工程示範,帶動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重點推進迪士尼園區、寶鋼工業園區節能綜合示範、老港垃圾填埋場循環經濟示範、大學城建築節能改造工程示範等示範工程建設

全年

市科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教委、市綠化市容局等

5

跟蹤國家節能環保產業專項工程的啟動和實施,做好前期基礎和項目儲備工作,制訂“節能環保”專項工程實施方案

全年

市經濟信息化委等

6

支持本市節能環保裝備發展,在節能領域聚焦高壓變頻調速、非晶態變壓器,在環保領域聚焦電廠除塵設備及配件,在資源循環利用領域聚焦再製造產業發展,啟動臨港產業區“國家機電產品再製造示範園”建設工作

全年

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等

7

引導企業發展節能環保產品,支持汽車尾氣處理、吸聲隔音材料、膜生物反應器、發光二極體(LED)照明等具有比較優勢的領域,擴大國內市場份額

全年

8

大力推行節能環保服務,推廣契約能源管理,持續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探索推進廢水處理、煙氣脫硫、低氮燃燒等領域環境工程總承包

全年

9

搭建節能環保技術、產品研究及推廣套用公共服務平台,推進實施20個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重點項目,評審推廣80項上海市節能與綜合利用產品

全年

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節能協會、市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等

10

推進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繼續推廣節能汽車、節能家電、高效節能容積式空氣壓縮機和配電變壓器等節能產品

全年

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

11

繼續實施本市地方性財政支持政策,做好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工作,鼓勵私人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推進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和安全保障運行體系建設

全年

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科委、市交通港口局、市公安局等

推行市場化機制

12

規範契約能源管理健康有序發展,推進落實契約能源管理綠色信貸工作,提升節能服務企業融資能力和項目實施能力

全年

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建設交通委、市商務委、市教委、市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市旅遊局、市機管局、市金融辦、市節能服務業協會等

13

加快推行契約能源管理,確保各領域至少實施一項契約能源管理示範項目,在醫院等公共領域推動能源費用託管型契約能源管理模式,推進實施契約能源管理重點項目200項

全年

14

開展建築能源審計後評估,挖掘節能改造項目,推動採用契約能源管理方式實施節能改造

全年

推進低碳發展,應對氣候變化

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積極推進低碳試點示範,紮實推進碳排放交易試點工作,提高應對和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表12:推進低碳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

重點工作

序號

具體內容

時間節點

責任部門

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

1

制定出台本市碳排放和交易管理辦法

年內

市政府法制辦、市發展改革委

2

制定出台本市碳排放配額分配方案、交易規則、核查辦法和手冊等配套制度

年內

市發展改革委、市相關部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市信息中心、市節能減排中心、市節能監察中心等

3

啟動試點交易,試點企業在本市碳排放交易平台上開展交易活動

上半年

4

建設完成本市碳排放配額登記註冊系統,完善碳排放電子報送系統,組織開展試點企業上一年度碳排放報告和審核工作

年內

5

組織開展相關行業碳排放基準研究,研究建立部分行業重點排放因子監測體系,研究制定非試點行業(領域)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方法,開展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報告工作,加強碳市場價格、財稅、風險防範等基礎研究

全年

6

建設國家溫室氣體自願交易平台和本市碳排放交易平台

全年

市發展改革委、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等

著力推進低碳試點示範建設

7

落實本市國家低碳省市試點各項任務,組織編制本市低碳試點工作方案,推進建設以低碳為特徵的能源、產業、建築、交通體系和低碳消費模式

全年

市發展改革委、市相關部門

8

制定出台低碳發展實踐區評價體系和創建導則;深入推進低碳發展實踐區試點建設,協調推進重點工程建設,組織開展試點方案實施評價;擴大試點範圍,組織第二批低碳發展實踐區試點申報工作;開展3-5類產品或服務碳標識試點

全年

市發展改革委、各低碳發展實踐區

開展低碳發展戰略研究

9

組織編制本市低碳發展路線圖,研究提出本市中期和遠期低碳發展總體戰略、總體目標、發展路徑和城市規劃、能源、產業、交通、建築和市民生活等領域的行動

全年

市發展改革委、市相關部門、市節能減排中心、市信息中心等

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基礎工作

10

研究並建立本市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完善非化石能源統計制度,組織編制2011-2012年溫室氣體排放清單,進一步完善本市溫室氣體排放資料庫

全年

市發展改革委、市統計局、市信息中心等

11

開展城市基礎設施適應氣候變化風險評估和區域樓群熱島效應研究,開展太陽能和風能功率資源精細化評估、預報及一體化服務能力建設,提升應對極端天氣事件的預警應對能力,完善城市氣象災害防禦體系

全年

市氣象局、市水務局等

完善經濟政策,加強基礎工作

加大對節能減排的財政資金投入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穩步推進節能環保的價格和收費政策改革,強化金融支持力度。健全法規制度,加強機構隊伍建設,夯實培訓、統計、監測、計量以及節能認證等基礎工作,強化執法監督。
表13:加強政策規定製訂、完善等基礎工作

重點工作

序號

具體內容

時間節點

責任部門

完善節能減排經濟政策

1

制(修)訂交通節能扶持辦法、循環經濟扶持辦法、節能產品推廣扶持辦法、除塵補貼政策、脫硝超量削減補貼政策、截污納管補貼政策等,完善財政激勵政策

全年

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建設交通委、市環保局等

2

貫徹落實節能減排價格政策,研究完善差別電價、超能耗限額產品懲罰性電價、排污收費等價格政策

全年

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等

3

加大各類金融機構對節能減排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提高高耗能、高排放項目信貸門檻;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適合節能減排項目特點的信貸管理模式,完善銀行綠色評級制度

全年

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銀監局、市金融辦等

加強節能減排基礎工作

4

開展能評制度實施效果評估,進一步完善節能評估和審查工作

全年

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等

5

繼續推進能源、水、環境、溫室氣體等統計監測能力建設,完善制度方法和預測預警機制

全年

市統計局等

6

建設集中統一的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和碳排放電子報送系統

全年

市發展改革委等

7

推進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建設,有序推進能源計量數據線上採集

全年

市質量技監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等

8

繼續推進節能環保標準化示範試點,加強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和節能產品認證,規範使用能效標識,強化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監管等

全年

市質量技監局等

9

加強節能減排法律監督、行政監察、輿論和公眾監督,加大違法行為查處力度

全年

市節能監察中心、市環境監察總隊、市質量技術監督稽查總隊等

10

對萬家企業開展節能政策、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報表線上填報、能源管理體系建設等系統培訓,對重點排放單位開展碳排放報告培訓

全年

市發展改革委、市相關部門

11

加強用能單位後勤保障部門和物業服務企業的相關從業人員能源管理崗位培訓,提高節能管理水平和操作水平

全年

12

以公車駕駛員為重點,組織開展節能駕駛培訓,進一步提升駕駛員節能駕駛技能

全年

13

對已完成的培訓工作開展評估,研究改進和強化節能低碳培訓工作的實施辦法

全年

落實區縣責任,加強市、區縣聯動

加強節能減排統籌協調的市、區縣聯動機制,完善對區縣政府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責任制和問責制。嚴格落實區縣政府節能減排目標責任,按規定組織開展對區縣政府年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的評價考核,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
表14:區縣重點節能減排工作

重點工作

序 號

具體內容

時間節點

責任部門

明確目標任務

1

制定本區縣2013年節能減排、能耗總量控制量化目標和工作安排,明確重點工作,分解落實責任

一季度

各區縣政府

2

落實市有關部門下達的節能減排、結構調整目標,公共建築能源分項計量裝置安裝、推廣節能產品等工作任務

年內

強化工作措施

3

繼續調整和最佳化產業結構,加大淘汰落後產能力度

全年

4

持續加大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投入,大力推進重點節能減排工程,推廣實施契約能源管理項目

全年

5

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重點抓好工業、建築、交通、公共機構和商業等領域以及本區縣節能監控單位的節能管理

全年

6

貫徹落實國家和本市節能減排政策措施,嚴格執行能評和環評相關制度,加強執法監督檢查

全年

7

加強節能減排統計、計量、教育、培訓等基礎工作

年內

8

加強對鄉鎮街道政府節能減排工作指導、協調和監督檢查,強化重大項目聯合調度

年內

強化宣傳教育,鼓勵公眾參與

強化宣傳教育和培訓,納入相關教育體系。發揮新聞媒體、節能環保民間組織和志願者作用,完善公眾參與制度。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節能減排,加快構建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表15:強化聯動共同推進

重點工作

序號

具體內容

時間節點

責任部門

深化節能減排主題宣傳教育

1

發揮新聞媒體輿論宣傳作用,宣傳節能減排政策法規、先進典型,曝光反面事例

全年

市委宣傳部、市文廣影視局

2

把節能減排納入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體系,推進青少年、學校、科技、科普等節能減排專項行動

全年

市教委、團市委等

3

舉辦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世界環境日、無車日、節水宣傳周等主題宣傳活動,形成長效公益宣傳機制,表彰獎勵先進,開展節能減排科普活動等,提高公眾資源節約、生態保護意識

全年

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市建設交通委、市水務局、市機管局等

4

組織重點用能單位職工節能減排專項立功競賽,樹立職工節能減排典型,深化職工節能減排義務監督

全年

市總工會

5

指導社區居民做好垃圾分類回收等,推進“百萬家庭低碳行”等家庭社區節能減排系列主題活動

全年

市婦聯

6

繼續開展節能減排小組活動,發動行業協會、社會團體等民間組織以及志願者共同參與節能減排

全年

市經濟團體聯合會、市節能協會等

開展“城市生活,樂享低碳”系列實踐體驗活動

7

制定本市市民低碳行動方案,推進實施各項行動,發布本市“低碳消費地圖”,研究建立“低碳消費賬戶”推廣使用體系,發動一批商戶、消費者參與“低碳消費賬戶”體驗

全年

市發展改革委、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團市委、市婦聯、市教委、市節能減排中心等

8

在全市商業企業開展商品包裝物減量化工作,創建一批低碳購物商場

全年

市商務委、市質量技監局等

9

倡導低碳餐飲購物行為,打造“雲南路-黃河路”等低碳體驗美食街、“南京路-淮海路”等低碳體驗商業街

全年

有關區縣政府、市商務委等

10

在本市大、中、國小倡導“拒絕舌尖浪費”行動,試點創建“光碟”學校食堂,開展“走路去上學”活動等

全年

團市委、市教委、市氣象局、市發展改革委

11

在三星級及以上旅遊飯店開展倡導自帶“客房一次性易耗用品”活動,創建一批低碳踐行飯店

全年

市旅遊局、有關區縣政府

12

倡導“135”低碳出行(1公里內步行,3公里內騎腳踏車,5公里內乘坐公共運輸工具),開展徵集“萬名低碳出行踐行者”活動

全年

市發展改革委、市節能減排中心

13

開展綠色辦公,踐行低碳出行,組織開展“能源緊缺體驗”、“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本單位開會自帶飲水杯”等活動

全年

市機管局等

附屬檔案:2013年區縣節能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匯總表

各區縣

“十二五”節能目標(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率%)

2013年節能目標(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率%)

2013年能耗總量目標(能耗總量增長率%)

黃浦區

-15

-2.60

5.00

徐匯區

-17

-3.00

5.00

長寧區

-17

-3.40

5.00

靜安區

-15

-2.60

4.20

普陀區

-17

-3.20

5.00

閘北區

-17

-3.50

5.00

虹口區

-17

-3.60

4.00

楊浦區

-17

-3.00

4.30

浦東新區

-18

-4.00

5.60

閔行區

-17

-3.50

4.50

寶山區

-18

-3.50

4.80

嘉定區

-18

-3.40

4.80

金山區

-16

-3.00

7.00

奉賢區

-16

-3.50

7.40

松江區

-18

-2.00

1.90

青浦區

-17

-3.50

3.80

崇明縣

-16

-3.50

3.90

備註:2013年區縣節能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匯總表為各區縣政府報送的備案目標。“十二五”對區縣能耗考核統計口徑進行了調整:增加全市中學(市教委直屬中學除外)、國小、幼稚園,區屬以下及其他醫療機構,一星、二星級旅遊飯店能耗;減少中央在滬公共機構、航空客貨運輸企業和部分水上運輸企業能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