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黃散[《普濟本事方》]

三黃散,中醫方劑名。出自《普濟本事方》卷五。主治①《普濟本事方》:衄血無時。②《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小兒傷寒發黃

基本信息

組成

大黃(濕紙裹,甑上蒸)一兩,黃連(去須)半兩,黃芩(去皮)半兩。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新水調下;蜜水亦得。

主治

①《普濟本事方》:衄血無時。

②《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小兒傷寒發黃。

附方

名稱:三黃散

組成:雄黃、大黃、輕粉、硫黃、烏頭尖

用法:將上藥研成末,白籮卜汁調搽

主治:酒渣鼻

出處:《中華偏方大全》

名稱:三黃散

組成:川大黃(銼碎,微炒)、黃芩、梔子仁

用法:上為粗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主治:小兒天行病,發黃,心腹脹急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八十四

名稱:三黃散

組成:雄黃、硫磺、雌黃

用法:上為細末,吹耳內

主治:耳內流膿

出處:《普濟方》卷五十五

名稱:三黃散

組成:黃連(去須)、黃芩、甘草、玄胡索(去皮)

用法:上為末。每服一分,用童便半小盞,酒三分之二,同煎四五沸,熱服。取下惡物,立愈

主治:小兒因損傷、敗血不出,但傷不斷者

出處:《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卷十七

各家論述

《本事方釋義》:大黃氣味苦寒,入足陽明、太陰;黃連氣味苦寒,入手少陰、太陽;黃芩氣味苦寒,入手太陰、陽明。此陽氣上逆,血熱妄行,非大苦寒之藥,不能使陽氣下行,乃正治之方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