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羥乙基蘆丁

三羥乙基蘆丁

三羥乙基蘆丁又名曲克蘆丁(troxerutin),化學名3′,4′,7-三[o-(2-羥乙基)]蘆丁;英文名3′,4′,7-tri[o-(2-hydroxyethyl)]rutin,是維腦路通(venoruton)的主要成分。

概述

三羥乙基蘆丁結構圖羥乙基蘆丁結構圖

三羥乙基蘆丁是維腦路通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和脆性,提高毛細血管抵抗力,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具有療效確切、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價格低廉等特點。近些年來,又發現了三羥乙基蘆丁的其他方面的作用,如保護脂質防止過氧化、保護組織免受輻射的損傷、治療眼睛疲勞、可吞噬自由基等。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

很難得到高純度三羥乙基蘆丁(如含量達到99%以上)產品的原因:一方面是三羥乙基蘆丁的反應複雜,另一方面是結晶溶劑的選擇和結晶方法等。在反應溫度為75℃,以氫氧化鈉為催化劑條件下,清楚地展示了反應過程中的一羥、二羥、三羥、四羥乙基蘆丁的產生、變化過程。在此,三羥乙基蘆丁達到最高時,四羥乙基蘆丁已經開始形成,所以只能取一個最佳值。此反應過程可能也適用於其他反應溶劑。

三羥乙基蘆丁的合成反應複雜,但其有一個最佳反應點,此時,三羥乙基蘆丁含量最高,相對應的時間即為此條件下的最佳反應時間,這裡甲醇-水為混合溶劑時,最佳反應時間為8~9h,水為溶劑時,最佳反應時間為15h。甲醇為最佳的結晶溶劑,可顯著提高三羥乙基蘆丁的含量。本實驗為三羥乙基蘆丁生產條件的控制提供了科學的根據。

製備方法

三羥乙基蘆丁的製備方法:

(1)以水合蘆丁氯乙醇為原料在維生素c重亞硫酸鈉的存在下,加熱到85℃~100℃,2h,中和、精製而得。

(2)以水合蘆丁和環氧乙烷為原料,以氫氧化鈉、吡啶等鹼為催化劑催化成醚反應,再中和、精製而得。由於蘆丁分子有4個酚羥基,在反應過程中先後生成一羥、二羥、三羥、四羥乙基蘆丁,且除四羥乙基蘆丁外一羥、二羥、三羥乙基蘆丁都有異構體,故反應複雜。又由於一羥、二羥、三羥、四羥乙基蘆丁的分子理化性質差別小,反應終點的控制和監測都不易,一般採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

以hplc監測,水合蘆丁和環氧乙烷為原料,研究三羥乙基蘆丁的合成過程中一羥、二羥、三羥、四羥乙基蘆丁的變化情況和合成條件以及三羥乙基蘆丁粗品的精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