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台灣省新北市三峽區]

三峽[台灣省新北市三峽區]

三峽區為台灣新北市的市轄區之一,位於台北盆地的西南隅,三面環山,僅西北一隅面向大漢溪河谷平原。東與新北市新店區、烏來區為界,南與桃園縣復興鄉,西與桃園縣大溪鎮為界,北與鶯歌區、樹林區、土城區為界。

簡介

三峽區為台灣新北市的市轄區之一,位於台北盆地的西南隅,三面環山,僅西北一隅面向大漢溪河谷平原。東與新北市新店區、烏來區為界,南與桃園縣復興鄉,西與桃園縣大溪鎮為界,北與鶯歌區、樹林區、土城區為界。 三峽市區早期由於地處山麓地帶,又有溪流匯集,市況一度甚為繁榮。其後因沙石淤積而不再有航運之利,發展漸驅平緩,人口數也長期停滯,被板橋、土城等一一超越。1997年“台北大學特定區”設立後,逐漸發展成新興社區,並移入大量人口,2009年9月底時全區人口數已突破10萬人。

歷史

三峽之舊名為三角涌,因處於大漢溪、三峽溪、橫溪三河的匯流之口,故名三角涌。日治時期1920年,全台行政區大變革,將三角涌改為日語發音相似的三峽(SanKyuo),而設立台北州海山郡三峽莊。之後,因住民聚增,逐漸繁榮,而升格為三峽街,戰後改設台北縣三峽鎮。

台灣開始有文獻紀錄距今大約只有400年,在此之前統稱史前時代。目前為止,本區總計發現有鵠尾山等十處遺址,經過判斷,三峽屬於圓山文化。本區最早有文獻的舊名其實是三角躅,後來才演變成三角涌,乃至今日的三峽。三峽一帶的河流與山麓,在漢人尚未來前,便是雷朗族人的居地,高山上則有泰雅族人。據說在明代初年,鄭中貴(一說王中保)從南部步行來到雞籠(台灣省基隆市的別名),曾途經淡水河上游,看到鳶山與獅頭山之山形奇特,當時三峽尚屬未開發的原始地帶,只有靠近河岸邊的地方才有少數番族居住。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泉州府安溪人陳瑜獲得開墾海山莊之墾照。早期墾拓路線,由南靖厝,慢慢開拓至三角涌。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以後陸續有移民由南靖厝越過大嵙崁溪到隆恩埔開墾,三角涌漸成開墾中心。泉州人、漳州人、客家人都有移民,其中以泉州人最多,特別是安溪縣人。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開墾柑園、劉厝埔方面的安溪人與客家人因爭地造成閩客械鬥,客家人敗北遷往中壢、楊梅,三角涌、鶯歌石成為泉州人村落。此後近百年泉州人與客家人、漳州人械鬥不斷。

1895年4月,清廷因甲午戰爭戰敗,簽下了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割讓給日本。日軍於當年5月29日登入澳底,6月11日進駐台北。6月下旬,日軍在推進至桃園、新竹的過程中,遭遇以胡嘉猷、吳湯興、姜紹祖、徐驤為首的客籍民勇伏擊,勢力稍挫。7月13日清晨五時許,日軍近衛師團特務曹長櫻井茂夫率領之運糧船隊共35名,在三角涌隆恩埔附近遭到蘇力、蘇俊、林久遠、陳小埤等人為首的三角涌義勇軍奇襲,經數小時激戰後,幾乎全軍覆沒,僅4人倖免脫逃(電影《一八九五乙未》劇情為全軍38員覆沒),史稱隆恩埔戰役。 同日清晨七時許,日軍坊城俊章少佐率軍894名沿土地公坑溪谷欲前往大嵙崁(今桃園縣大溪鎮)支援時,在分水侖附近遭到三角涌義勇軍包圍伏擊。經兩晝夜血戰後,有四名日軍士兵化裝成乞丐逃出求援。7月16日,支隊本隊山根信成少將率援軍趕到解圍。此役日軍死傷數百人,而義軍僅傷亡數十人,史稱分水侖戰役。也因這些反抗,日軍於7月下旬開始在桃園,中壢,甚至大漢溪流域,實施所謂無差別掃蕩式的焚村與殺害客家平民事件。

1920年,全台行政區大變革,改設立台北州海山郡三峽莊。之後因住民聚增,逐漸繁榮,而升格為三峽街。

1946年,戰後改設台北縣三峽鎮。

2010年12月25日,改制為新北市三峽區。

交通

福高三鶯交流道

台3線 - 連結新北市土城區與桃園縣大溪鎮。

台7乙線 - 通往有木里、大板根、滿月圓與熊空山等風景區。

110縣道 - 經橫溪,通往新店區安坑地區。

主要道路與橋樑主要道路

介壽路-通往土城區,亦為台三線。

三樹路-通往樹林區,亦為北85線。

復興路-通往鶯歌區,三鶯交流道即坐落於此,台北大學側門亦通往本路。

中正路-通往大溪鎮,亦為台三線。

橫溪路-橫溪地區主要聯外道路,連線溪東路、成福路、安坑路通往新店區安康地區。

大埔路-大埔地區主要聯外道路,亦為台七乙線,連線圳頭路通往桃園縣復興鄉。

市區道路

文化路-舊市區主要道路,目前也是三峽最熱鬧的商圈核心道路。

民生街-舊市區主要道路,一端接三樹路,另一端則可通往祖師廟與三峽老街。

大同路-可聯絡介壽路、中正路,並可藉由八安大橋通往老街地區。

大學路-直穿北大特區重要道路,一端接隆恩街、學府路,另一端接三樹路。

國慶路-北大特區主要聯外道路,一端接復興路,另一端接三樹路。

隆恩街-北大特區主要聯外道路,一端接復興路,另一端接大學路、學府路。

山區道路

溪東路-橫溪地區主要道路。

成福路-成福地區主要道路。

竹侖路-竹侖地區主要道路。

建安路-安坑地區主要道路,亦為北104線。

安坑路-安坑地區主要道路,亦為北102線。

白雞路-白雞地區主要道路,亦為北108線。

弘道路-弘道地區主要道路,亦為北81線。

添福路-添福地區主要道路,亦為北111線。

插角路-插角地區主要道路,往內走可通往熊空、滿月圓,亦為北114線。

紫微路-可連結成福地區到白雞地區,亦為北108線。

三層坪路-竹侖地區主要道路,亦為北112線。

牛角坑路-可連結成福地區到插角地區,亦為北109線。

東眼產業道路-通往東眼森林遊樂區,亦為北113線。

主要橋樑

三鶯大橋

三峽大橋

八安大橋

橫溪橋

大同橋

教育

新北市三峽區明德高中

新北市三峽區辭修高中

新北市三峽區三峽國中

新北市三峽區安溪國中

新北市三峽區大成國小

旅遊

宰樞廟

五寮尖登山步道系統

李梅樹紀念館

三峽老街

三峽祖師廟

北插天山自然保留區

大板根森林休閒山莊

大板根森林遊樂區

三峽橋(拱橋)

白雞山登山步道系統

白雞行修宮

北插山瀑布群

滿月圓

鳶山

紫微天后宮聖母環山步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