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青島解放

一汽解放青島汽車有限公司(簡稱青汽公司),是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國家大一型企業,青島市重點發展的十大企業集團之一。企業現有員工5500多人,擁有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主要工藝,下設八個職能部,一個分廠(成都分廠)、一個全資子公司(上海浦東一汽解放專用車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

青汽公司始建於1968年,1993年加入一汽集團,成為其全資子公司。1994年實現產品換型,開始生產解放牌平頭柴油載貨汽車。2003年劃入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
青汽公司主導產品為解放牌輕、中、重型載貨汽車及其各種專用車和改裝車系列產品,是解放卡車的重要生產基地。經過40多年的發展,企業已累計產銷汽車一百餘萬輛,打造出新大威、新悍威、賽龍等行業標桿產品,LNG等新能源產品位居行業領先地位。2013年推出V卡家族產品(天V、悍V重卡,龍V中卡和虎V輕卡),塑造卡車卓越價值典範。2014年,青汽還將投放J6F輕卡和JH06換代重卡產品,重、中、輕產品格局更加完善,市場競爭力將得到更大提升。青汽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並出口南非、伊朗、越南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為國家和地方創造稅收近40億元,為做強解放民族品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為加速企業發展,提升公司實力,2011年,一汽青島商用車基地項目奠基啟動。該項目一期總投資24.6億元,占地1700畝,建有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工藝車間,規劃年產中重型卡車10萬輛,將於2014年建成投產。項目二期將擇機建設10萬輛輕型車工廠。2011年,青汽公司成都分廠10萬輛商用車項目奠基啟動。兩個新工廠的建設,為青汽謀劃更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放眼未來,青汽公司將以實現又好又快可持續發展為主線,全力推進質量制勝戰略,深化戰略管理,強化體系能力,做好產品換代,做實工廠整合,凝心聚力,改革創新,為全面實現集團公司、解放公司“十二五”戰略目標,做強解放自主品牌而不懈努力!

公司概況

經過了幾十年的創新發展,青島汽車有限公司已成為國家卡車生產的骨幹企業,山東省機械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青島市重點發展的十大企業集團和六大產業集群之一。“八五”以來,青島汽車廠在一汽集團公司和青島市人民政府的有力支持下,以做大做強解放民族品牌和技術創新為動力,於1994年成功地完成了解放卡車的換代改造,實現了產品換型與技術升級,工廠由此邁入了“高起點、專業化、大批量”快速發展的新時期。經過“八五”、“九五”的持續發展,開創出了“十五”時期大批量產出的輝煌業績,創造出了年生產銷售各類平頭車7萬輛的歷史高點,成為青島市繼海爾、海信之後第三家銷售收入突破百億元的國有企業。
企業主導產品為解放牌中、重型商用汽車,產品分普通載貨車、自卸車、牽引車,廂式車和各種改裝車、專用車幾大類整車和底盤約千餘個品種,形成了多品種、寬系列、強配置的產品結構。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並出口南非、伊朗、越南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企業相繼開發“新大威”系列重卡和“三賽”系列準中卡,企業積極回響國家節能環保號召,運用新技術,開發了輕量化、天然氣、純電動等車型,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
青汽公司自1994年產品換型成功以來,到2013年,已累計生產銷售汽車100餘萬輛,產品覆蓋全國各地,並出口非洲、南亞、東南亞、中東、中南美洲、前蘇聯等20餘個國家和地區,日益引起國內和國際市場的廣泛關注,青島解放卡車被譽為用戶的“掙錢機器”。青汽公司始終堅持設計、研發是產品質量源頭的理念。多年來,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和信息化、網路化建設,產品和工藝設計全部實現了計算機輔助設計;引進了高科技人才,形成了以博士、碩士為學科帶頭人的高端產品研發團隊,在一汽技術的平台上,擁有了普通載貨車和各類專用車、改裝車較強的研發能力,有力地發揮了一汽解放卡車先導廠的作用。在工藝裝備和製造技術上,青汽公司按照國際卡車先進工藝標準,新建了駕駛室焊裝線、衝壓生產線、駕駛室塗裝線、車架鉚接線、車架油漆線、整車檢測線,改造升級了整車總裝配線,裝備了5100噸壓力機、焊接機器人、數控加工中心、雷射切割等先進的製造設備。青汽公司的衝壓、焊裝、塗裝、總裝配等卡車四大工藝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已經形成年產7萬輛整車及底盤、1萬輛專用車和改裝車、15萬台份駕駛室衝壓件的生產能力。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青島汽車廠將始終不渝地堅持用戶第一,品質至上的經營理念,以創新為動力,抓住機遇,與時俱進,加快發展,鎖定持續不斷地為社會提供供不應求的贏利產品的戰略目標,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為建設規模百萬化、管理數位化、經營國際化的新一汽,為青島市的經濟建設和振興民族汽車工業做出積極的貢獻!

青汽大事記

●青汽成立——1968年7月1日,青島第二儀器廠轉產成立青島汽車製造廠。
●首輛車誕生——1969年4月,青汽生產出第一批汽車,命名為“青島69”牌,
改寫了青島不生產汽車的歷史。
●生產柴油載貨車——1980年,青汽開始生產QD—145農用柴油載貨汽車,
是當時全國第一個生產中型柴油車的汽車廠。
●與一汽第一次合作——1981年11月份,青汽與一汽簽約《關於聯合組裝解放牌
柴油載重汽車協定書》,開始了與一汽的第一次合作。
●與一汽鬆散聯營——1982年12月,青汽加入“解放汽車工業企業聯營公司”,
實現了與一汽的鬆散聯營。
●擴大經營——1982年和1985年,青島船舶配件二廠和青島汽車配件五廠
先後併入青汽廠。
●與一汽合資經營——1989年1月,青島市人民政府和解放汽車工業企業聯營公
司簽定了《合資經營第一汽車製造廠青島汽車廠契約書》,
工廠更名為第一汽車製造廠青島汽車廠。
●與一汽緊密聯營——1990年11月,青島市人民政府和解放汽車工業企業聯營
公司簽定了一汽與青汽《實行緊密聯合協定書》。工廠
更名為中國第一汽車集團青島汽車廠,實現了與一汽的
緊密聯營。
●併入一汽集團——1993年8月,青島市政府與一汽集團公司簽定協定,將青島
汽車廠和青島拖拉機總廠併入一汽集團公司,實行資產經營
一體化管理。
●平頭柴換型成功——1994年8月27日,青島汽車廠平頭車換型首批六噸平頭柴
油車下線。
●年產銷突破一萬輛——1996年,全年產銷汽車突破一萬輛,產品首次出口國外,
並首次出口海外工廠完成了由“作坊式”小生產方式向現代化大批量生
產方式的轉變。
●成立上海專用車廠——2000年,在上海浦東建成投產了上海浦東一汽青島
專用車廠。
●銷售收入首次突破百億——2002年,全年產銷汽車7萬輛,銷售收入首次
突破一百億元。
●劃歸解放公司——2003年,一汽集團成立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青島汽車
廠劃歸解放公司,成為其全資子公司,更名為一汽解放青
島汽車廠。
●成立成都分廠——為開發解放西部市場,2003年,收購破產的成都汽車廠,
成立了一汽解放青島汽車廠成都分廠。
●新大威重卡投放市場——2006年,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新大威”重型卡車
投放市場。
●月產銷突破一萬輛——2008年3月份,單月產銷量雙雙突破一萬輛,創造了
青島汽車廠單月銷量歷史新高。
●年產銷突破10萬輛——2009年,企業各項經營指標創造出歷史最好水平,
產銷雙雙突破10萬輛。
●年產銷突破14萬輛——2010年,企業抓住機遇,全年產銷雙雙突破14萬輛,
銷售收入達到256億元,創出歷史最高水平,獲評青
島市2010年度十大經濟事件,企業被評為青島市工
業經濟超萬億領軍企業。
●實施公司化改建——2011年7月7日,根據一汽集團“公司化改建”工作部署,
青汽實施公司化改建工作,並將企業更名為“一汽解放
青島汽車有限公司”。
●即墨新工廠奠基——2011年8月9日,一汽青島商用車基地在青島汽車零部件
工業功能區奠基。整個項目占地2300畝,分兩期實施,
一期建成10萬輛規模中重卡工廠,總投資24.6億元,建
築面積27.35萬平方米,計畫於2013年底前投產;二期擇
機開工建設10萬輛規模輕型車工廠。該項目對於完善青
島汽車上下游產業鏈條,壯大青島市汽車產業集群具有
重要意義。
該項目同時被評為“2011年青島十大經濟事件”。
●明確“質量制勝”戰略——2011年9月,以丁大海為首的新一屆青汽公司領導
班子著眼“十二五”發展,確立了“質量制勝”戰
略。以質量為核心,努力實現在經營觀念、管理方
式、工作作風上的“三個根本性轉變”,向質量要
市場,向質量要份額。
●成都分廠搬遷改造項目奠基——2011年11月30日,一汽解放青島汽車有限公司
成都分廠搬遷改造項目奠基。項目總投資13.8
億元,占地1344畝,建築面積為20.64萬平方
米,計2013年7月份建成投產。項目建成後,將
形成10萬輛輕、中、重型卡車生產能力。
●新大威獲獎——2012年4月6日,“新大威”重型卡車平台產品系列開發項目
榮獲2011年度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LNG產品批量投放市場——2012年5月,青汽LNG產品先後在河北、內蒙等地,
大批量交付用戶。標誌著企業在新能源技術的研發
套用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虎V輕卡全面投放市場——2012年5月,青汽自主研發的首款輕卡產品—虎V
輕卡全面投放市場,標誌著輕卡戰略全面啟動。
至此,青汽已具備覆蓋“重、中、輕”全系列車
型的研發、設計、生產能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