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一篇出自於一年級上冊讀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章。

簡介

《一次比一次又進步》出自於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級上冊讀本。

原文

菜園裡,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掛在枝上。
屋檐下,燕子媽媽對小燕子說:“你到菜園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小燕子去了,回來說:“媽媽,媽媽,冬瓜大,茄子小!”
燕子媽媽說:“你說的對。你能不能再去看看,還有什麼不一樣?”小燕子又去了,回來說:“媽媽,媽媽,冬瓜是綠的,茄子是紫的!”
燕子媽媽點點頭,說:“很好。可以,你能不能再去仔細看看,它們還有什麼不一樣?”小燕子又去了,回來高興地說:“媽媽,媽媽,我發現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燕子媽媽笑了,說:“你一次比一次又進步!”

課本教案

一、教材簡說

“只有認真仔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點”。本文採用童話故事的形式,把這一道理滲透在課文的字裡行間。瞧,小燕子真是個好孩子!燕子媽媽讓它到菜園裡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它一連去了三次,在媽媽的耐心啟發下,它觀察得一次比一次認真仔細,每次都有新的發現。終於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點: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綠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多有趣呀!只要仔細觀察,就會有新的發現。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二、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認識新筆畫“”,認識新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徵。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1)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生字,讀準字音。
(2)採用指名讀、開火車輪讀等方式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讀音的情況,發現錯誤,要引導學生相互糾正讀音。
本課要求認讀的生字中,“次、再、仔”的聲母是平舌音,“什”的聲母是翹舌音,“么”和“得”都讀輕聲。
(3)啟發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如:
①用熟字加偏旁識記“什、樣、現”。
②用組詞的方法來比較識記同音字“再”與“在”。
(4)鞏固識字。
創設菜園情境,做“摘茄子”遊戲。教師事先把生字或帶有生字的詞語,寫在茄子形的卡片上,貼在畫在黑板上的茄子秧上,讓學生上台摘,摘下一個,讀一個,讀對了,同學們給予熱烈的掌聲,再把卡片放在自己的菜籃中,比一比看誰摘得多。此遊戲也可以製作成課件,讓學生邊演示邊認讀。
2.寫字。
(1)教師範寫,提示要點。
回:要先寫裡面的小口,後關門,整個字的字形稍扁,上寬下窄。
片:豎撇要寫直一些,由重到輕。
皮:橫鉤是新筆畫,寫的時候要注意左低右高,鉤短而有力。
(2)指導學生仔細觀察範字,描紅後試寫一個。
(3)對照範字同桌評一評。教師巡視過程中,如發現普遍性的問題,要作指導。
(二)朗讀感悟
1.小組合作,讀中感悟。
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討論:小燕子去菜園看了幾次?每次看到了什麼?燕子媽媽為什麼夸它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在學生理解感悟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會用“讀一讀,標一標,圈一圈,畫一畫”等方法來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課文隱含的道理。如:
(1)小燕子去菜園看了幾次?可用序號標一標。
(2小燕子每次看到了什麼?可用自己喜歡的線條畫一畫。
(3)燕子媽媽是怎么夸小燕子的?可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圈一圈。
2.指導朗讀。
(1)本文對話較多,要啟發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燕子媽媽說話時態度親切,讀它的話時,語速較慢,要讀出激勵、讚揚的語氣。讀小燕子的話時,語速可稍快,讀出它每一次有新發現後的那種興奮的心情。
(2)指導分角色練習朗讀。
3.出示實物,利用實物投影儀,引導學生像小燕子那樣仔細觀察茄子和冬瓜的不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課後練習
“讀讀說說”,先指導學生明確題目要求,然後讓學生讀一讀示例,再照樣子說一說,最後進行拓展練習。如,“想想,想一想;問問,問一問;畫畫,畫一畫;練練,練一練”。
(四)實踐活動
交流課前收集的蔬菜、水果或它們的圖片,選擇一種,仔細觀察後,從形狀、大小、顏色、味道等方面說說它的特點;也可選擇兩種蔬菜或水果,說說它們有哪些不同。此項活動也可以在課外進行。
(五)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3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例一
(一)動畫激趣
1.大螢幕播放動畫《秋天的菜園》。(配上樂曲《小燕子》)
2.看了動畫,說說你認識哪些蔬菜,簡要說說它的樣子。
3.背誦兒歌《菜園裡》。
(二)故事導入
1.導入:是啊,秋天的菜園多美啊!菜園邊有一座房子,可愛的小燕子和燕子媽媽就住在屋檐下。聽,一個有趣的故事發生了。
2.大螢幕播放根據課文插圖製作的動畫,教師簡述課文內容。學生一邊聽一邊欣賞。
3.交流:聽了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麼?
4.過渡:這個有趣的故事叫《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出示課題)
5.讀課題,學習生字“次”。
(三)初讀課文,讀文識字
小組合作學習,採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書、識字。如,一人讀生字,一人介紹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一人領讀帶有生字的句子,一人讀整個自然段。
(四)學生匯報交流,教師點撥指導
1.學生分小組上台交流小組合作學習成果。
在匯報交流的過程中,同組的組員之間、台上小朋友和台下小朋友之間,可以相互補充。
2.教師既是主持人,也是參與者,更是指導者,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要適時點撥指導。
(五)朗讀課文,理解感悟
1.自由朗讀課文。
2.小組討論:小燕子去菜園看了幾次?每次看到了什麼?燕子媽媽為什麼夸它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冬瓜和茄子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冬瓜大,顏色是綠的,皮上有細毛,它是躺在地上的;茄子小,顏色是紫的,柄上有小刺,它是掛在枝上的。)
3.全班交流,習得讀書方法。
指導學生學會用“讀一讀,標一標,圈一圈,畫一畫”等方法來讀書。
4.組織全班交流,理解感悟課文內容。
5.指導朗讀,組織表演。
指導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內容。通過表演,進一步理解課文。
(六)朗讀全文,鞏固識字
(七)指導書寫生字
(八)完成課後練習“讀讀說說”
(九)擴展活動
課外觀察一種水果或蔬菜,說說它的特點。
例二
說明:作為初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他們喜歡幻想,常常會把自己天真幼稚的感情注入到周圍有生命或無生命的事物中去,因此對擬人化的童話情境情有獨鍾。根據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創設一個情境,使學生在有趣的情境中,閱讀課文,完成學習任務。
(一)談話激趣,創設情境
師:小朋友,昨天晚上,燕子媽媽給我打來了一個電話,它告訴我說,它們家的小燕子可聰明能幹啦!今天燕子媽媽要當著大伙兒的面考考小燕子,請我們到它家做客,好親眼看看小燕子的出色表現,你們想去嗎?
生:想!
師:那我們就乘坐“聰明號特快列車”去吧,準備好了嗎?好,出發!
生:嗚──
師:小燕子家到啦!小燕子家菜園裡的蔬菜真多呀,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看課件,說出蔬菜名稱
播放《菜園裡》課件,學生邊看邊大聲說自己認識的蔬菜名,並說說它們的樣子。
(三)導入新課,初讀課文
1.師:屋檐下,燕子媽媽正在迎接我們呢。它說它要開始考小燕子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畫一畫,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3.學生自己識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生字,再與同桌交流自己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
4.檢查交流自主識字情況,教師指導點撥。
(四)指導朗讀,理解感悟
1.師:小朋友,剛才,我們一起看了燕子媽媽考小燕子的過程,請你再仔細讀一讀,想想:小燕子去菜園看了幾次?每次看到了什麼?燕子媽媽為什麼夸它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除了小燕子的發現,你還發現了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同?(躺、掛)
2.討論交流。
3.小結: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觀察得認真、仔細,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4.指導分角色練習朗讀。
5.師:燕子媽媽剛才悄悄和我說:小朋友們和小燕子一樣聰明、能幹,在它家認識了那么多漢字朋友,學它們說話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真了不起!
生:謝謝燕子媽媽!
師:好,時間差不多了,咱們把在燕子媽媽家認識的漢字新朋友帶回學校,跟它們做好朋友吧!我們乘坐“聰明號特快列車”回學校吧!準備好了嗎?好,出發!
生:燕子媽媽再見!嗚──
師:XX學校到了!
(五)遊戲激趣,鞏固識字
1.師:瞧,從燕子媽媽家來的漢字朋友排成了一隊正等著我們跟它們打招呼呢!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它們的名字嗎?
2.課件出示本課的13個生字,學生自由練讀。
3.做“戴帽子”遊戲。
把本課的生字卡片依次出示在黑板上,將生字的音節卡片發給小朋友,要求把音節卡片貼在相應的漢字上面,看準貼得又快又對。
(六)指導書寫生字
1.師:小朋友,剛才燕子媽媽打來電話說:它在家裡通過電視遙控系統看到小朋友們的出色表現,又表揚了大家,它希望小朋友們學寫字比認識漢字新朋友還認真仔細,你們能做到嗎?
2.學生仔細觀察範字,先描紅後試寫。
3.教師針對學生書寫中的問題進行指導、范寫,學生練寫。
(七)擴展活動
師:燕子媽媽又打來了電話,它給小朋友們提了個建議:希望你們課外仔細去觀察一種或兩種水果、蔬菜,說說它們的特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