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

⑵十歲:公元851年(大中五年),韓偓十歲。 ⑷“桐花”句:《詩·大雅·卷阿》:“鳳皇鳴矣,於彼高崗。 ⑸“雛鳳”句:此戲謔韓瞻,並贊其子韓偓的詩才。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
【創作年代】晚唐
【作者姓名】李商隱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⑴
十歲裁詩走馬成⑵,冷灰殘燭動離情⑶。桐花萬里丹山路⑷,雛鳳清於老鳳聲⑸。
劍棧風檣各苦辛,別時冰雪到時春。為憑何遜休聯句,瘦盡東陽姓沈人。

作品注釋

⑴韓冬郎:韓偓,浮名冬郎,是李商隱的連襟韓瞻的兒子,是晚唐小有名氣的詩人,有《翰林集》一卷,《香奩集》三卷。“連宵待坐徘徊久”是殘句,原詩已佚。老成:指冬郎雖年少,但詩風老練成熟。杜甫《敬贈鄭諫議十韻》:“毫髮無遺憾,波瀾獨老成。”他日追吟:公元851年(大中五年)李商隱將赴梓州柳幕,離長安時,韓偓父子為之餞行,偓曾作詩相送,其詩有“連宵待坐徘徊久”句。至公元856年(大中十年),李回長安,因作二首絕句追答。畏之:韓瞻的字。
⑵十歲:公元851年(大中五年),韓偓十歲。裁詩:作詩。走馬成:言其作詩文思敏捷,走馬之間即可成章。《世說新語·文學》:“桓宣武北征,袁虎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東亭在側,極嘆其才。”李白《與韓荊州書》:“雖日試萬言,倚馬可待。”
⑶“冷灰”句:當是當時餞別宴席上的情景。
⑷“桐花”句:《詩·大雅·卷阿》:“鳳皇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山海經·南山經》:“丹穴之山……丹水出焉……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史記·貨殖傳》:“巴蜀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
⑸“雛鳳”句:此戲謔韓瞻,並贊其子韓偓的詩才。《晉書·陸雲傳》:“陸雲幼時,吳尚書廣陵閔鴻見而奇之,曰:‘此兒若非龍駒,當是鳳雛。’”又杜甫有“清新庾開府”“庾信文章老更成”詩句,商隱此言“清”“老”,當即此意。在商隱赴梓幕後不久,韓瞻亦出任果州刺史,韓偓必隨行,所以這裡說丹山路上,有“雛鳳”“老鳳”之聲。引
作品選析
這首詩用一條長題說明作詩的緣由。冬郎,是晚唐詩人韓偓的小名。他的父親韓瞻,字畏之,李商隱的故交和連襟。公元851年(大中五年)秋末,李商隱離京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入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府,韓偓才十歲,就能夠在別宴上即席賦詩,才華驚動一座。公元856年(大中十年),李商隱返回長安,重誦韓偓題贈的詩句,回憶往事,寫了兩首七絕酬答。這裡選取其中的第一篇(“十歲裁詩走馬成”)進行賞析。
酒宴上的蠟燭燒殘了大半,燭芯的灰燼也冷卻了。用“冷灰殘燭”,說明送別的筵宴已近尾聲,闔座的人觸動離情。在這種慘澹的氣氛中,十歲的冬郎觸發了詩思,飛速地揮寫成送別的詩章。這就是此篇頭兩句對當年情景的追述。別宴的情況交代簡略,重點突出冬郎題詩,是為了主題的需要。
記事已畢,轉入評贊。為了不使詩句淪於一般的套語,詩人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將冬郎父子比作鳳,以“雛鳳清於老鳳聲”表明青出於藍,抽象的道理從而轉化為具體的形象。如此還不夠生動。詩人又聯想到,傳說中鳳凰產在丹山,它喜歡棲息的是梧桐樹。經過想像的馳騁,便構成這樣一幅令人神往的圖景:遙遠的丹山道上,美麗的桐花覆蓋遍野,花叢中不時傳來雛鳳清脆圓潤的鳴聲,附和著老鳳蒼涼的呼叫,顯得更為悅耳動人。這是非常富於詩情畫意的描繪。看了這幅圖畫,冬郎的崢嶸年少和俊拔詩才就都躍然紙上了。
使用鮮活生動的聯想和想像,將實事實情轉化為虛擬的情境、畫面,這可以說是李商隱詩歌婉曲達意的又一種表達形式。一首本來容易寫得平凡的寄酬詩,以“雛鳳聲清”的名句歷來傳誦不衰,除了詩人對後輩的真切情意外,跟這樣的表達形式是分不開的。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於河南滎陽(今河南滎陽市)。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滎陽。詩歌成就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裡排行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有22首被收錄,位列第四。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都愛西崑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之誚。有《李義山詩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