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行為心理學》

《網路行為心理學》

《網路行為心理學》是由喬伊森編著,商務印書館於2010年9月出版的心理學書籍,本書是世界上最早的網路行為心理學研究的鼎力之作,能夠幫助人們更深入地理解網路社會中人的行為,更充分地利用網路並認識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

基本信息

簡介

作 者:(英)喬伊森AdmN.Joinson著,任衍具,魏玲譯

喬伊森喬伊森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2010-9
定 價:31.00元

作者簡介

亞當·喬伊森,英國開放大學教育技術系講師。

序言

2001年1月初,我正在格拉斯哥(Glasgow)的一個理髮店等候,當地報紙上的一篇文章吸引了我。它講述了一對素未謀面的年輕戀人的故事。二戰期間,他(她)們都是信號操作員,他(她)們通過莫爾斯代碼(MotlSecode)和跨越克萊德河口(ClydeEstuary)的信號燈來談戀愛。她在島嶼上工作,而他被派駐到在近海岸落錨的一艘美國輪船上工作。儘管她竭力說服她的上司讓她和男友相見,但這對戀人始終未能團聚。戰後,她竭力尋找心上人,但卻沒有找到。這則故事之所以成為新聞,是因為這對戀人在50年以後才得以相聚。
當時,我也正在閱讀19世紀末期的電報接線員之間發生的類似故事。儘管任何能夠實現基於文本交流的技術(如手機簡訊和“聊天”網站)似乎都在快速發展,但是“內容至高無上”的電子商務模型卻存在著嚴重缺陷。
雖然本書的焦點是網際網路,但是對其他以技術為媒介的交流形式也進行了大量的分析。本書嘗試整合這些變化的現象。這並不是說,僅僅因為互動是通過媒介實現的,所以媒介就不重要——恰恰相反,我想要說的是,根據工具、個體和背景之間的互動可以對行為模式做出預測。回顧過去之後自然要展望未來。在最後一章中,用了一些篇幅來展望未來的網際網路發展和它們對心理與行為的潛在影響。有人認為,可以在網際網路上(或網際網路外)對行為進行有效的設計。未來強調責任意識和可識別性的網際網路發展將改變網際網路行為的性質,但不一定會變得更好。

查看目錄

圖示目錄
表格目錄
序言
致謝
縮略詞目錄
第一章心理學與網路
工具和網際網路心理學
網際網路簡介
無須見面的交談:對媒介交流心理影響的簡要回顧
媒介交流——以史為鑑
第二章從工具到行為
工具與行為的特性
媒介交流的模型
自我關注模型
第三章個體的網際網路行為與人際間網際網路行為的
消極面
網路成癮
網路論戰與反社會行為
網路關係:太親密?太快?
第四章抑鬱、欺騙和色情:網路生活的陰暗面
網際網路使用與心理健康
網路社會支持中的陰暗面:不利建議、欺騙和去邊緣化偏離
線上社區中的欺騙和性別偽裝
第五章網際網路上積極的個人行為及人際行為
烏托邦思想和新技術
重溫網路成癮
網際網路和身份的積極面
線上身份和現實生活
媒介選擇、印象管理和元知覺
人際互動
網際網路上的浪漫關係
對線上關係的“預測”
第六章共享與網上衝浪:線上社區和網站瀏覽的有利之處
虛擬社區:線上歸屬感的益處
弱聯繫和虛擬社區的益處
線上情感支持
網際網路和生活質量
動機性網際網路瀏覽的積極影響
積極的網際網路使用及其意義
第七章用於理解網際網路行為的框架
用戶方面
媒介效應
媒介效應和用戶間的互動作用
策略性和動機性用戶、期望效應和意外效應的意義及套用I
第八章回首過去,展望未來
網路崇尚交流過程而非交流內容
網際網路行為的設計
網路行為的心理學研究
參考文獻
作者索引
主題索引
譯後記

分類與標籤

套用心理學>符號與傳媒心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