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火星》

《紅火星》

火星是個沒有生命的地方,以前沒有生物,現在也沒有,尋找傳說中的火星人,注定徒勞無功。這裡連微生物都沒有,更別想是有人在這裡建運河,或是有什麼神秘的天外來客。我想你知道,這些傳說沒有半點根據。於是,各式各樣的揣測進駐了這想像中的落差——在洛維爾的時代,在荷馬的時代,在人類聚居洞穴、漂泊草原的時代,始終不絕如縷。

基本信息

《紅火星》紅火星

火星是個沒有生命的地方,以前沒有生物,現在也沒有,尋找傳說中的火星人,注定徒勞無功。這裡連微生物都沒有,更別想是有人在這裡建運河,或是有什麼神秘的天外來客。我想你知道,這些傳說沒有半點根據。於是,各式各樣的揣測進駐了這想像中的落差——在洛維爾的時代,在荷馬的時代,在人類聚居洞穴、漂泊草原的時代,始終不絕如縷。

簡介

公元2026年,人類展開一項極具野心的太空移民計畫--一支百人探險隊大舉登入火星,希望將這個遼闊、荒涼、孤寂的星球改造成生機盎然的伊甸園。他們在火星軌道上設定超大型的反射鏡,把光線折射到火星表面上,極冠上的黑塵便可吸收熱能、溶解冰霜。深入火星地函的超深天井,釋放出無從想像的巨大熱能。在這壯觀的背景前,巨大的變動隱然成形,競爭、愛情、友誼,鏇起鏇滅,紛然墜地。因為有許多人揭竿而起,為了恢復火星原有的面貌,不惜武力相向。然而在這浩大工程的背後,巨大的變動隱然形成,科學與政治、愛情與背叛、求生與發現、謀殺和革命,錯綜複雜地融於一爐。

神秘而美麗的火星一直是永不讓人厭倦的話題,在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火星小說中,羅賓遜的《火星三部曲》是一本不以綠毛怪物等新奇取勝,而是以史詩般的氣勢和精確的技術細節描寫贏得了讀者的作品。也因此被很多評論家劃為以科技為主的硬科幻。但是書中不僅僅是關於科技的描寫,或者關於開拓火星的大膽而理性的構想,其中關於火星自然景觀的描述、開拓者的雄心壯志,天地巨變的壯觀等氣勢恢宏的場景描寫,以及一批的志趣、理念、性格、各不相同的人物的不同命運,他們之間複雜的人性衝突使得整本書情節豐富而波瀾壯闊,,讓人讀起來絲毫沒有硬科幻的艱澀,更像是發生在2026年的一場鮮活的探險故事。

作為當之無愧的科幻小說的大師級人物,金·斯坦利·羅賓遜無疑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無論是他的《海岸三部曲》或是《生態三部曲》都堪稱經典,這位多次獲得科幻小說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獎,並前無古人的摘取了六次軌跡獎桂冠的作者最為人稱道的卻是他的成名作《火星三部曲》,也是最受讀者讚揚和肯定的。《科幻世界》雜誌曾經在01年,著重的介紹了《火星三部曲》,並就《紅火星》專門的製作了一期增刊來介紹這本經典中的經典。然而,遺憾的是國內一直沒有出版,讓很多科幻迷們遺憾不已。此次由華文出版社引進台灣臉譜的譯文,也是最受讀者稱讚的中文譯文,相信可以滿足很多讀者一睹這部被稱之為“好看的不敢置信”的火星小說的願望。

節選

第一章 慶典 第一節:

在我們抵達以前,火星是一片空白。這句話當然不是說,古早的火星無聲無息。這個星球歷經凝聚、融合、翻騰跟冷卻,坑坑洞洞的表面殘留著地殼運動的遺蹟:坑洞、峽谷和火山口。這一切都是岩石沒知沒覺的活動,也不曾有人系統化的觀察過。沒有目擊者——除了我們,在隔壁的星球遙遙相望,而這只是漫長歷史的最後片刻。從古至今,我們是火星上唯一存在的智慧生物。

現在,每個人都知道火星的歷史:對史前所有的世代來說,火星是天空中一顆主要的明星。它耀眼的赤紅色、閃爍不定的光度和它運行軌道的飄泊不定(火星在眾恆星間的行進路線也不斷變化,時而順行,時而逆行)都深深吸引他們的目光。這也難怪火星的古名在舌尖的發音,都那么的沉重——尼爾瓜(Nirgal)、蒙加拉(Mangala)、安夸庫(Auqakuh),以及哈馬克希斯(Harmakhis)——好像比它們系出同源的古代語言,還更加的古老,仿佛是冰河時代或是更早以前遺留下來的語言化石。是的,好久以前,在人類的世界中火星就已經是一股神聖的力量,它的顏色看起來有幾分危險,總是跟鮮血、憤怒、戰爭與心臟脫離不了關係。

第一具望遠鏡把我們的目光拉近了很多。我們看到了橘色的小圓丘、兩端是白色的極冠跟黑色的陰影。黑白兩色相持不下,隨著漫長的季節變換而消長。但是,當時朝地球的那一面,怎么看都有一塊模糊,足夠引發洛維爾(PercivalLowell,他是美國的天文學家,著有《火星及其運河》。他在書中斷言火星上有智慧生物,利用極冠融化的冰水,興建灌溉系統。而所謂的“運河”其實是依賴冰水生成的植物帶。——譯註)的想像,杜撰動人的外太空史詩。這是一則大家都知道的故事,裡面有垂死的世界,英勇的人們興建一條條的運河,阻擋沙漠的步步緊逼。

洛維爾的故事說得天花亂墜。在水手號跟海盜號太空探測船把衛星照片送回來之後,大家對火星的觀感為之一變,對火星的了解一日千里,於是火星有了新的面貌。但那還是我們飛到這裡之前的事,那時的火星是沒被探測過的新世界。

火星是個沒有生命的地方,以前沒有生物,現在也沒有,尋找傳說中的火星人,注定徒勞無功。這裡連微生物都沒有,更別想是有人在這裡建運河,或是有什麼神秘的天外來客。我想你知道,這些傳說沒有半點根據。於是,各式各樣的揣測進駐了這想像中的落差——在洛維爾的時代,在荷馬的時代,在人類聚居洞穴、漂泊草原的時代,始終不絕如縷。有人說,我們破壞了火星上的微生物化石;也有人說,在沙暴中火星有廢墟一閃而逝;還有人說,某人瞥見了成群的火星巨人或是在岩石後躲躲閃閃的紅色小鬼,但神蹤乍現,想要定睛細看卻又不知所蹤。這些故事的目的是在這片不毛之地上編織生命,或是把生氣帶到這個星球上。或許,我們畢竟是從冰河時代殘存下來的生物,總不免看著星空神馳想像,訴說一個又一個的故事。而火星也始終沒脫離人類對它最初的印象——一個偉大的標記、一個浩瀚的象徵、一個讓人俯首的力量。

我們真的到了。它曾經是權力;如今,它只是一塊土地。

“我們終於到了。但是,他們不明白,這趟火星旅程讓我們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先前給我們的指示已經沒有意義了。這跟探索海底世界、開拓美國西部全然不同——這裡是嶄新的經驗。戰神號勇往直前,地球已經越來越遠,最後,它只不過是滿天繁星中,一顆淡藍色的星星而已。”

全都是騙人的,法蘭克?查默斯心裡想。他有點生氣,看著他的老友約翰?布恩發表他那俗套的演講。他總是用這種手法激勵人心,這讓查默斯覺得很煩。其實坐太空船到火星,跟坐長程火車沒什麼兩樣。他們並沒有成為什麼新新人類,反而比先前更像他們自己——渾身赤裸,只能帶維生的基本物質配備,不準有一絲一毫的閒情逸緻。但約翰還是站在那裡,用食指指著民眾說,“我們來這裡開闢新天地,現在,我們在這新世界鍛鍊出來的特質,跟地球沒有半點關係!”是啊,他說的倒是真心話。約翰是透過濾鏡向外張望火星的,什麼東西在他眼裡都有點變形,這是一種宗教。就算是私下聊天,他也是滿嘴這番大道理,不管你的表情是多不耐煩。

書評

“引人入勝的傑作……絕佳的科學想像力,極為罕見的野心之作。”

——紐約時報書評

“具有史詩潛力……這套浩瀚的科幻小說,布局精巧、動人心魄,讓人永生難忘。”

——聖路易斯電訊郵報

“好看得讓人不敢置信。前所未見的火星移民史,壯觀遼闊。”

——亞瑟·克拉克

金·斯坦利·羅賓遜的小說與短篇故事,是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組成部分,讓人過目難忘……他開發了一種嶄新的科幻小說寫作形式,角色刻畫深刻動人,一如近代的小說,情節波瀾壯闊,比起以現代為背景的小說,毫不遜色。”

——紐約時報書評

“火星移民、殖民、革命的史詩經典,科技細節雖然描述翔實,卻是一個鮮活的人的故事:翻開第一頁,不到終章,無法罷手。”

——費城報

“羅賓遜的行文一如往常,流利優美。他的科學研究準備,無懈可擊,操控史詩的功力,更是讓其他長篇巨著的作者,相形失色。”

——書單雜誌

“奇峰突起,一新耳目,這是一本沒有火星綠毛怪物的火星小說,在裡面,找不到阿諾?史瓦辛格大戰惡棍的老套……對真正的科幻迷來說,羅賓遜妙手生花,把艱澀的硬科學,化為一出二零二六年上演的未來探險。”

——印第安那波利斯星報

“我幾年來讀過最出色的科幻小說,全書充滿恩怨情仇、科技見解、驚人的天文見識、令人目不暇接的歷史進展,使人大感振奮,我將之視為一部全新的《火星紀事》之序曲。”

——MichaclBishop科幻小說年代

“如果《紅火星》是一部電影,必是巨星雲集……有炫目的特效與道具、及一出充滿陰謀、浪漫、與精彩刺激的冒險的劇本……幸好它是一部小說,與我所能想到的任何一本科幻小說一樣地充滿想像力。”

——軌跡(Locus)

“一部令人痴迷的作品,與它的題材一樣廣泛而多彩多姿……《紅火星》是一部貨真價實的科幻小說,文筆華美,有如古典的史詩——對充滿英雄氣概的英雄豪傑的描述……一部精彩作品……我們飛快讀過它的最後幾章,直到令人目眩神迷的結局。”

——底特律地下鐵報

參考

http://www.douban.com/subject/3136230/紅火星(全兩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