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物語》

本書被譽為“日本的圖文版《聊齋志異》”,它借用日本傳統招鬼遊戲“百物語”怪談會,將興盛於江戶時代的種種怪談“繪”聚其中。這些“鬼故事”或勸世或諷世,無一不反映人世間之悲歡離合,描述人情之喜怒嗔忌,體現著當時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翻閱本書,你不但可以領略江戶味極濃的日本風情,還可以欣賞日本第二代女性漫畫大師浮世繪般的文藝畫風。本書堪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寶庫,萬千靈感的藝術源泉。無論是對日本怪談感興趣的人,還是漫畫創作者、動漫愛好者、文學創作者都讀有所得,得有所用。

基本信息

1
譯者:劉瑋
作者:杉浦日向子
副標題:日本的《聊齋志異》
ISBN:9787544240574
頁數:664
定價:68.00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裝幀:平裝
出版年:2008-5-1

基本介紹

本書被譽為“日本的圖文版《聊齋志異》”,它借用日本傳統招鬼遊戲“百物語”怪談會,將興盛於江戶時代的種種怪談“繪”聚其中。這些“鬼故事”或勸世或諷世,無一不反映人世間之悲歡離合,描述人情之喜怒嗔忌,體現著當時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翻閱本書,你不但可以領略江戶味極濃的日本風情,還可以欣賞日本第二代女性漫畫大師浮世繪般的文藝畫風。本書堪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寶庫,萬千靈感的藝術源泉。無論是對日本怪談感興趣的人,還是漫畫創作者、動漫愛好者、文學創作者都讀有所得,得有所用。

作者介紹

杉浦日向子杉浦日向子

杉浦日向子(1958—2005年)生於東京,本名鈴木順子。漫畫家,作家,江戶風俗研究家。1980年發表處女作《通言室乃梅》,後作為非少女漫畫作家被譽為第二代女性漫畫家代表之一。一直以江戶風俗題材為主題進行創作,作品具有浮世繪的質感,生動描繪出江戶風情,其風格有“文藝漫畫”之稱。其漫畫作品甚至被改編成歌舞伎搬上舞台。其本人生前在NHK電視台主持專門介紹江戶民俗風情的《這就是江戶》節目。1984年《合葬》獲日本漫畫家協會優秀獎,1988年《風流江戶雀》獲文藝春秋漫畫獎。《百物語》《雙枕》《百日紅》《東之伊甸》和封筆之作《百物語》等漫畫作品外,還著有《歡迎來江戶》《大江戶觀光》《隱居曬太陽》《江戶風流散步道》等散文集。小說《極樂珍珠》《四時美味》等顯示了她的小說才華。2005年,因下咽喉癌去世,終年46歲。至死保持著樂觀、熱愛人生的態度。封筆之作《百物語》被稱為“日本的《聊齋志異》”,不僅是日向子江戶風俗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將日向子的研究事業推向巔峰,其清淡的風格更宣告了“日向子流黃表紙”的誕生,確立了杉浦日向子“國寶級漫畫大師”的地位。被稱為“編輯狂人”的築摩書房編輯部長松田哲夫曾經這么形容杉浦日向子:“與其說她是江戶研究專家,不如說她是從江戶來的人。”

文摘

日本千年怪談的傳承者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招喚筆仙、錢仙、碟仙等等“仙”的降靈術,如果聽過或玩過的話,應該知道,這些“術”在招來仙的時候,也能招來鬼怪。但您是否知道以上這些降靈術都是來自是日本,是否知道日本還有一種叫做“百物語”的能招來更多鬼怪神仙的降靈遊戲呢?

插圖插圖

百物語起源
自古以來,恐怖而唯美的妖怪文化就是日本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怪談”甚至可以說包含了日本許多確確實實的信仰。直至江戶時代(1603—1867),作為其極致形式的“百物語”怪談會盛興於世。在那個以高度享樂通俗的庶民文化著稱的江戶時代,一方面,人們一邊歌頌著“江戶子的錢,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享受著經濟繁榮帶來的富足生活和文化成果,另一邊承受著幕府統治對百姓言論的苛刻限制,特別是在西洋文化的衝擊造成政治動盪後。人民的苦悶需要找條管道抒解,於是妖怪傳奇就在人心不滿的情狀下興起,成為心靈的寄託與出口。各種形式的妖怪文化風生水起的同時,百物語作為一種遊戲,因人人可以參與而大受歡迎,盛極一時。
百物語玩法
江戶時代的作家淺井了意在其著作《御伽婢子》中詳細地記載了該遊戲的官方玩法,簡述如下:夜幕降臨後,著青衣的人們在一間暗室中點燃一百盞用藍色紙糊成的加滿燈油的行燈,然後在行燈旁放置一張擺有鏡子的小木桌。一切準備就緒後,人們便聚集到暗室隔壁另一間漆黑的房間裡開始輪流講鬼故事。每講完一個故事,講故事的人就要穿過幽幽夜幕,摸黑走到點有行燈的房間,吹滅一盞燈,再照照鏡子,才能回到原來的房間。然後另一個人繼續這樣的過程。直到講完第九十九個故事,吹滅第九十九盞燈,人們才停下來。剩下的最後一支燈芯,就留著讓它繼續點著,然後大家繼續圍坐在一起等待黎明,直到太陽出來才散去。
隨著時代的發展,行燈漸漸退出歷史的舞台,被蠟燭取代,遊戲規則也相應地變成了講完第九十九個故事後,直接吹滅第一百根蠟燭,而不變的是只講九十九個故事。本書作者杉浦日向子更是在其代表作《一日江戶人》(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中以漫畫形式圖解了遊戲的方法和場景。
九十九之謎
為什麼怪談總是講到第九十九個就結束呢?
一說是因為“百物語”本身也是個鬼故事。據說有一個叫做青行燈地獄小鬼,常常徘徊於冥界門口,而且會變成美女的樣子教唆人們玩一種叫百鬼燈的遊戲(類似於百物語,不同的是遊戲者會吹滅第一百盞燈)。當第一百盞燈被吹滅的時候,小鬼就會把所有的人拉入鬼門。因此,人們在玩遊戲的時候,也是在經歷一次鬼怪之旅。為了不招來厄運,人們遊戲時會保留第一百個故事和第一百盞燈,以求平安。妖怪繪畫的鼻祖鳥山石燕的《畫圖百物語》中即描繪了小鬼“青行燈”。
另一說是因為當時的人們很迷信這樣說法:人們講鬼怪故事的同時,附近的鬼怪也正聚集過來,講完第一百個故事,吹滅第一百盞燈的時候,一定會有怪異的事情發生。因此誰也不敢打破這個禁忌。著名畫師歌川國芳曾在他的作品中描繪了蠟燭全部吹完,各色鬼怪爭相現身的景象。
今說百物語
人們不知燃著了多少行燈,吹滅了多少蠟燭,但一個個生動的怪談並沒有因此而消失,它們經歷了歲月的洗禮和積沉,伴隨著歷史的起伏跌宕,一代又一代地留傳了下來。至今,日本的小說作品和影視作品中仍能看到“百物語”的影子,它對後世的影響可謂深之又深。熱門動漫《巷說百物語》系列和明星陣容強大的電視連續劇《怪談百物語》更是將鬼怪文化推向新的高潮。
從百物語看文化異同
據統計,日本境內“生活”著六百多種妖怪,堪稱“妖怪之國”。即使這樣,日本文化也沒有能逃出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命運,因為這些妖怪中的75%均源自中國,屬“舶來品”。比如日本的天狗、河童均能在《山海經》中找到原形。另外,西方美若天仙的人魚游到日本後可是完全改變了性情模樣。
論妖怪的形象發生怎么樣的變化,作為托物言志的工具,它們都體現了世間百態,承載著一個時代的特色。本書即是由江戶風俗學權威——杉浦日向子,被稱為江戶來的人——從眾多妖怪故事中精選出最能代表正宗的日本文化的鬼故事組成。你既可以欣賞作者浮世繪般的畫風,也可以領略江戶味極濃的日本風情。
將百物語移植到中國會不會招來黑白無常牛鬼蛇神呢?據說有人嘗試過,但都無果而終。是因為這個遊戲太耗時,還是因為氛圍太恐怖,就不得而知了,還是留給讀者自己去考證吧。

推薦序

畫鬼
李長聲
二十年前來到日本,為時不久就知道了杉浦日向子的名字,卻不是看她的漫畫知道的,而是對荒俁宏 大為佩服,摟草打兔子,正好那時候杉浦跟他結婚。荒俁宏研究博物學,為編輯《世界大博物圖鑑》購買博物學古書舉債一億四千萬日元,而同時寫一本科幻小說《帝都物語》,大暢其銷,得版稅一億五千萬,便還清債務。二人的婚姻像UFO一樣轉瞬即逝,不曾探究其原因,但想想荒俁宏身高一米八五,在日本實屬罕見,而杉浦屬於袖珍型,那種搭配簡直是美女與野獸。
杉浦日向子是1980年以描繪江戶煙花巷的漫畫出道的,1984年獲得日本漫畫家協會優秀獎,1988年獲得文藝春秋漫畫獎。80年代勃興江戶熱,她際會風雲。1993年畫完《百物語》,金盆洗手,專事江戶風俗研究。其實,她此時已身患難治之症,無力繼續畫漫畫。自1995年,NHK電視台連續播映一個小節目,滑稽地表演江戶市井生活,我喜歡看,便經常看見杉浦作為專家也走上舞台解說。她總是穿和服,嬌小如偶人,原來娘家開和服店,在東京的日本橋一帶,所以她考證或描畫的是故鄉的歷史。2005年夏天從報紙上得知杉浦猝逝,才四十六歲,大吃一驚。懸想她抱病鑽故紙堆,孜孜於研究,肅然起敬,於是借來她的漫畫看,是築摩書房1995年出版的《杉浦日向子全集》,八卷,覺得其中《百物語》最有趣。
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戶(今東京)開設幕府,掌控天下,至1867年第十五代將軍把大權還給天皇,史稱江戶時代。這二百六十年間可算是太平盛世,領導階級的武士也好,農民市人也好,茶餘飯後找刺激,世間便流行講可怕的故事,叫做“百物語”。夜晚圍聚在誰家,點燃一百盞燈,你講我也講,講一個故事熄滅一盞燈,講到後半夜,一百盞燈都滅了,毛骨悚然,據說鬼怪便出現。武士無用武之地,連狗都不敢殺,就利用這種故事會練膽兒。不過,故事往往講了九十九個就閉嘴,屏息待旦,畢竟都只想聽故事,不願見到鬼。好事之徒收集民間廣為流傳的鬼故事,彙編“百物語”,付梓刊行,如《諸國新百物語》《御伽百物語》《太平百物語》,在文學史上蔚為一類。同時還有人熱心引進中國的志怪傳奇,神、鬼、精、妖,尤其是鬼怪,豐富談資,所謂“怪談”也更上檔次,如《奇異雜談集》《怪談全書》風行一時。孔子不語怪力亂神,但即便是他的信徒,背地裡也喜好談鬼說怪,陽奉陰違,對於正統有所厭煩或反動也說不定。瞿佑 (1347—1433)所作《剪燈新話》 對江戶怪談影響尤其大。1666年淺井了意把這個明代文言小說集的時代、人名、地名及風俗等統統移植到日本,名為《御伽婢子》,開怪異小說的先河。其中的《牡丹燈記》後來被改編成《牡丹燈籠》,與《四谷怪談》《數碟子》並為日本三大怪談。上田秋成的《雨夜物語》脫稿於1768年,堪為江戶怪異小說的巔峰。到了近現代,入籍日本的小泉八雲 聽妻子講民間故事,用英文再創作,1904年在美國、英國出版短篇小說集《怪談》,日本怪談便走向世界。20世紀70年代豐衣足食,“鼓腹之閒話”的怪談又掀起熱潮。20世紀90年代以來,漫畫、動畫、影視劇推波助瀾,流行學校怪談,也就是校園鬧鬼。
影視劇搬演江戶歷史,大都是戲說,例如酒館不可少,裡面擺放著桌椅板凳,但史實上江戶年間尚未出現這樣的喝酒習慣。杉浦日向子較真於風俗考證,雖然是漫畫,卻畫出了歷史真相。我們也知道日本人在榻榻米上落座用坐墊,甚至對於來客是一種禮貌,可是,杉浦的畫面卻不見這個“座蒲團”,被故意省略嗎?不是的,江戶人家日常並不用坐墊。作畫不同於寫小說,小說可以略過不提,而畫面必須有細部表現,看似不經意之筆,卻是從大量的資料中提取出來的。可以說,杉浦是用漫畫形式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正因為有此類作品,日本漫畫才傲然於世。
杉浦日向子的《百物語》內容基本取自江戶時代的各種“百物語”,畫風以浮世繪為根底,帶有淺井了意式的平淡,被稱作文藝漫畫。莫非怕真的畫出鬼來,她只畫到九十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