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城市保護學導論》

城市既是世界各地歷史文化的象徵,又是文化過程的產物,帶有明顯的地域文化特徵。歷史上形成的城市,作為僅次於語言的人類的第二大創造,成為其燦爛文明的最好見證和世世代代人民的集體記憶。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傳統民居、歷史街區甚至連文物古蹟,都似乎成了我們經濟發展、開發建設的絆腳石。新區開發和舊城更新時,數百年來形成的富有人情味和鮮明特色的古老城區,經過一場“脫胎換骨”的打造,消失殆盡;迅猛且快速推進的城市化,以“舊貌變新顏”換來“千城一面”的無個性的都市空間。今天的中國城市正面臨著空前的整體危機:環境危機、特色危機、文化危機…… 本書的寫作即是基於上述時代背景,在對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理論進行多年研究,以及參與大量歷史保護規劃設計實踐的基礎上,以對國外文化遺產和歷史環境保護的理論與實踐的分析為中心,試圖全面論述文化遺產的概念、保護的含義與意義,並以歷史城市保護為核心,闡述整體性(或整合性)保護的理論與規劃方法。

歷史城市保護學導論 本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城市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第二章 歷史保護與城市特色維護
第三章 城市設計與歷史名城保護
第四章 20世紀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
第五章 歐洲歷史城市整體性保護的理論與實踐
第六章 美國的歷史保護、稅制政策及規劃控制
第七章 日本歷史環境保護的法律、政策和公眾參與
第八章 英、美、日三國文物登錄製度的比較
第九章 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與方法
第十章 歷史城鎮保護與旅遊發展規劃――以平遙古城為例
參考文獻
後記
附表一 世界遺產保護公約、憲章及宣言一覽表
附表二 中、日、美、英、法五國歷史保護法律一覽表
附錄一 關於鄉土建築遺產的憲章
附錄二 關於原真性的奈良檔案
附錄三 圖表索引

歷史城市保護學導論 文章節選

城市保護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態度或行為方式。發展是一個過程,是對更好生活的嚮往,對幸福的尋求。“可持續發展”思想,是20世紀80年代隨著人類對自然認識的發展和對人類過去行為的反思得出的結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