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莫西乾人》

《最後的莫西乾人》

《最後的莫西乾人》是由麥可·曼恩導演,丹尼爾·戴·劉易斯主演的一部劇情片。

基本信息

最後的莫西乾人》(也叫《摩根戰士》)

(圖)《最後的莫西乾人》《最後的莫西乾人

以威廉·亨利堡司令孟羅上校的兩個女兒科拉和艾麗斯,前往堡壘探望父親途中被劫持的經歷為主線,展開了在原始森林中追蹤、伏擊、戰鬥等一系列驚險情節的描寫。主人公納蒂·邦波,此時已做了英軍的偵察員,並已獲得“鷹眼”的綽號,他和他的老友莫希乾族酋長“大蟒蛇”欽加哥,以及欽加哥的兒子“快腿鹿”恩卡斯挺身而出,為了救出姐妹倆,和劫持者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鬥爭,最後以一場大廝殺告終。

主創人員

導演: 麥可·曼恩 Mann, Michael

(圖)劉易斯劉易斯

主演: 丹尼爾·戴·劉易斯Day_Lewis, Daniel

曼德萊尼·斯多夫 Stowe, Madeleine

獲獎: 獲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劇情簡介

1757年,英法兩國為爭奪美洲殖民地而不停交戰。在哈德遜河以西地區的諸多土著中,有一支叫摩根族的,戰爭使之僅剩了老戰士千家谷父子和他的白人養子豪克依三個人。一次,英軍少校德勤在護送上校之女歌娜姐妹去威廉亨利堡途中,被實是奸細的休倫族嚮導馬瓜誘騙,遭到法軍民團的伏擊。危急之中,三個摩根人解救了他們,並護送他們去威謙亨利堡上校蒙路的營中。 途中,他們看到了被法軍屠戮的民宅, 從豪克依口中,歌娜也理解了她們與土著在文化習慣上的諸多差異,並為他們對自由的維護精神而感動。當他們來到威廉亨利堡時,卻發現法軍正在圍攻英軍。原來蒙路上校早已向韋將軍發出求援信,不想落入馬瓜手中而戰況告急。於是,他只能迅速再向愛依堡的韋將軍發信求援。在蒙路營中,歌娜拒絕了德勒的再次求愛,卻漸漸與正直、勇猛的豪克依產生了愛意。

一次,因豪克依協助英軍民團中的積逃跑而被抓,蒙路上校決定按軍規吊死豪克依。歌娜十分不滿,為這些土著的自由而激烈辯護。由於鞭長莫急,求援無望的蒙路只能率軍向法軍投降。法國將領文錦將軍想以和平的方式逐出英軍,而馬瓜卻因過去的宿仇而發誓要親手殺死蒙路。於是,在英軍的撤退途中,馬瓜帶領休倫族人再次圍攻英軍並殺死了蒙路上校。情急之中,豪克依掙脫索鏈救出了歌娜姐妹倆。三個摩根人與歌娜姐妹和德勒少校在被敵人追捕中躲入一山洞。最終,馬瓜他們還是趕到那裡。無奈中,三個摩根人躍入水瀑,而歌娜姐妹和德勒落入敵手。

豪克依等來到休倫族營地,豪克依冒死徒手入營,請求放人並揭露了馬瓜的野心。可酋長最後還是決定要燒死歌娜,而其妹愛莉則被馬瓜帶走。關鍵時刻,德勒自求燒死以替換歌娜。在解救愛莉的途中,馬瓜殺死了千家谷的親子雍加,而不屈的愛莉跳崖而死。最終,馬瓜死於千家谷刀下。而千家谷也成了最後一個摩根人。

創作背景

影片改編於庫柏的同名小說,它以宏大的史詩般的場景和感人的真情,發散出巨大的藝術魅力,是一部不可多遇的優秀影片。

該片以1757年英、法兩大帝國在美洲爭奪殖民地為背景,用殖民與反殖民,壓迫與自由,殖民者與土著內部的鬥爭以及追求獨立自由的白裔土著與殖民者之間的真情作為意韻核心,組織了並不複雜但感人至深的故事情節。時代背境本已賦予影片以史詩氣息,加以該片創作者著意營造、攝取的宏偉的自然景象和宏大的戰鬥場面,更加上影片中的人物尤其是那三個最後的摩根人身上時時張揚著的對自由、獨立的不屈追求和勇猛抗爭的精神,使得觀眾心潮澎湃,激越不已。可以說,影片最為感人的實是一種人性的自由與完美。土著間的相互爭鬥,野蠻而可悲。他們為了自己的生存以動物的方式互相傾軋、吞噬,而他們又無一不是侵略者壓迫的對象和利用的工具。他們流淌的鮮血都是侵略者的罪惡的見證。在這些土著中,最為正直的就要算豪克依等最後三個摩根人了。他們與其他土著的不同關鍵便在於他們始終保持著人格的獨立和清醒的頭腦,他們決不加入任何一方的殖民軍團中,他們始終昂首闊步,遊蹤自定,在他們身上,集中顯現了對

自由的追求、維護的可貴精神。也是在這種堅定的人生信仰下,他們更是勇猛不屈,正直無私。

影片也著力表現了白裔土著豪克依與殖民軍官之女歌娜的愛情。他們的超越界限的愛情並非傳奇,觀眾完全可以相信這是一個事實。歌娜拒絕英國軍官的求婚卻投入土著摩根人這一所謂的“野蠻不化人”的懷中,正是感動於其身上揚溢著的那種人性的高尚和不屈的生命力。豪克依與歌娜的愛情是足以證明人性的可溝聯性和真純愛情超越界限的巨大力量的。

曾在影片《我的左腳》中有上好表現而獲取1989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著名影星丹尼爾·戴·劉易斯一改過去飾演的那位殘疾詩人形象。身披長發,穿著麻料的印第安服裝,手執長矛,身背弓箭,飾演了那位光芒四射的豪克依,為捍衛部落的和平與殖民者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影片的成功再次顯現了他在當今世界影壇上不可動搖的地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