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犯的侵華罪行自供》

《日本戰犯的侵華罪行自供》是2014年7月3日,中央檔案館在網際網路上公布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45個戰犯的筆供。包括原文、譯文,並把提要翻譯成了英文。從筆供內容來看,這些日本戰犯在中國犯下的罪行主要有:策劃、推行侵略政策、製造細菌武器、施放毒氣、進行人體活體試驗、屠殺掠奪資財、毀滅城鎮、強征慰安婦、強姦婦女,驅逐和平居民很多違反國際準則和人道主義原則的種種罪行。

公布

2014年7月3日上午,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央檔案館副館長李明華在發布會上表示,從3日開始公布45個戰犯的筆供,一天上網一個,45天完畢。同時,正在整理沒有被判刑的1017名日本戰犯的筆供,僅就日本戰犯筆供數量有近20萬頁。

來源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根據《波茨坦公告》,中、美、英、蘇等11個國家組成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發動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負有戰爭責任的東條英機等日本甲級戰犯進行了審判。國民黨政府在南京對侵華日本戰犯進行了審判。新中國誕生後,1950年至1956年間,中國先後在撫順、太原兩地關押了日本侵華戰爭罪犯1109名,其中,包括中國政府在抗日戰爭勝利後和解放戰爭期間先後逮捕的140名。蘇聯紅軍1945年8月,對日宣戰後,在中國東北地區逮捕並於1950年7月由蘇聯政府移交中國的969名。1951年至1956年6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在押的日本侵華戰犯的罪行進行了調查,並會同有關機關進行起訴、審判的準備。這些檔案都保存在中央檔案館。

種類

中央檔案館收藏的這些偵查、審查、處理日本戰犯的檔案,主要包括紙質、照片、實物、錄音、電影這五種。主要分為偵訊日本戰犯的案件、日本戰犯的罪證和實物案卷,日本戰犯回國後活動的檔案等這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偵訊日本戰犯的案卷。日本戰犯的檔案以一犯一案組卷,包括日本戰犯1109名,這些檔案有3000多卷。卷內包括有關偵查的法律文書及認定案犯罪行的材料和證據,每一名案犯的檔案都包括:追究犯罪分子的受理書,偵查罪犯的總結意見書、罪犯的口供和筆供及其中文譯文,罪行摘要記錄、檢舉材料、控訴材料、罪行調查表等,其中,被起訴的45名日本戰犯的偵訊案件就有300多卷,包括這些戰犯本人的口供、筆供,其他人的檢舉材料、控訴材料以及檢察機關、偵訊單位的相關法律文書。

第二部分,日本戰犯的罪證和實物案卷,包括被害民眾對日寇侵略罪行的控訴書,證明材料和訊問材料等,還有日本戰犯的肩章、領章等證章,日本侵略者製造細菌用的鼠籠及細菌彈片等,法庭庭審的錄音、罪證的照片,包括底板,管理、審判和寬釋日本戰犯的錄音及影片《人道的寬待》,還有被寬釋的日本戰爭犯罪分子獻的錦旗等等。

第三部分,日本戰犯回國後情況的檔案。這部分檔案以照片為主,主要是反映中國歸還者聯絡會,簡稱“中歸聯”,這些成員回到日本後的生活及後來又到中國訪問交流活動等情況。中國歸還者聯絡會是由在中國政府釋放的日本戰犯回日本以後,於1957年9月成立的民間組織,“中歸聯”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參加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並犯有多種罪行的人,站在人道反省立場上,反對戰爭、貢獻於和平和中日友好為目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