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從心開始:學會情緒平衡的方法》

《改變,從心開始:學會情緒平衡的方法》

《改變,從心開始:學會情緒平衡的方法》的作者羅伊?馬丁納是另類醫學專家,是真正懂得身心平衡的實修者。我們本身要為創造內在的祥和負責,沒有人能為我們達成這個目的。在生命中塑造出內在的祥和與和諧的唯一方法,就是讓自己更接近自己的心靈。最初這可能需要投資一些時間和努力,可是請記住:你在自己身上投資越多,得到的回報越高。要達到“不工作的顯化層次”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以聰明的方式工作。每天花費短短的十五或二十分鐘時間,持續練習情緒平衡技巧,你的生活會變得更輕鬆更平衡,並且開始吸引不同類型的人和新的情境。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幸福快樂是一種選擇,情緒平衡是一種能力。羅伊·馬丁納博士的情緒平衡技巧是管理情緒最快見效的方法之一。持續練習情緒平衡技巧,將使你學會以不壓抑的方式,辨識、認知、接納並協調你的情緒,成為情緒的主人。你的生活將變得更輕鬆平順,開始吸引不同類型的人,並創造新的人生情境。

內容簡介

主張從身心靈各個角度探討情緒:第一部分“行動中的能量”,主要介紹情緒平衡技巧背後的基本觀念,探索人類天性的多重面性,以及身體為什麼是精神與物質之間的連結點或交叉點;第二部分“實際的情緒平衡技巧”則將這些技巧的運用方式,運用到實際的情緒管理上,幫助大家達到身體與情緒的健康平衡狀態。本書除了理論探討外,更提供了大量案例供讀者參考,使我們更容易了解並將之運用到生活中,為自己創造內在的真正平靜。 羅伊?馬丁納博士的情緒平衡技巧是管理情緒最快見效的方法之一。持續練習情緒平衡技巧,將使你學會以不壓抑的方式,辨識、認知、接納並協調你的情緒,成為情緒的主人。你的生活將變得更輕鬆平順,開始吸引不同類型的人,並創造新的人生情境。我們本身要為創造內在的祥和負責,沒有人能為我們達成這個目的。在生命中塑造出內在的祥和與和諧的唯一方法,就是讓自己更接近自己的心靈。最初這可能需要投資一些時間和努力,可是請記住:你在自己身上投資越多,得到的回報越高。要達到“不工作的顯化層次”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以聰明的方式工作。每天花費短短的十五或二十分鐘時間,持續練習情緒平衡技巧,你的生活會變得更輕鬆更平衡,並且開始吸引不同類型的人和新的情境。幸福快樂是一種選擇,情緒平衡是一種能力。

作者簡介

羅伊·馬丁納,1953年出生於荷屬安地列斯群島的古拉索島,1978年獲烏特勒克大學醫學博士,此後他的研究從主流西醫轉向自然醫學領域,他以另類醫療專家資格,在荷蘭、瑞士、美國、加勒比和義大利等地執業,且在荷蘭和德國設立馬丁納學院,教導身心靈健康的預防醫學,已撰寫了28本關於健康、生命活力、靈性成長、減重與營養方面的著作。目前他定居於佛羅里達州,但多數時間旅居世界各地授課。

目錄

譯者序 奇妙的信息醫學推薦序 活力醫學新觀念引言 情緒平衡:航行於意識的三個層次第一部 情緒:行動中的能量未解決的情緒:自由基能量誘因:內心世界的反映自我排拒與自我接納:管理內心的亂流業報與情緒:一個銅析的兩面殺人套索:情緒阻礙了痊癒細胞記憶:業力信息的無限閘口覺察是一種矛盾第二部實際的情緒平衡技巧情緒平衡的基本工具:統合與釋放脈輪:通往意識的七個閘口情緒鞭撻傾向:通往自由的最後一個路障寬恕治療:釋放傷痛情緒療愈公式:讓治療自然展開同步智性:吸引未來

前言

看過我的傳記《死亡與童女之舞》的讀者,可能對其中第十六章所描述的信息醫學的診療過程仍有些印象。那是1997年11月中旬,我經由某位友人的介紹,結識了台灣生物能醫學的先驅崔玖大夫,並通過她的花精治療,揭露了自己潛意識中的深層業力信息,以及生理和情緒層面各種巨細靡遺的症狀。這一門既古老又尖端的科學,完全推翻了我過去對醫學的刻板印象——種奠基在牛頓主義之上的唯物科學;它在心身之外開了一扇通往心靈的窗扉,並融合了中醫體系的經絡氣脈之說,而完整地涵蓋了身、心、靈以及能量的次元。這項嶄新的發現激起了我高度的好奇,便自然以期待的心情去經驗為期四周的花精療程。12月6日回診時,崔玖大夫用穴診儀為我測出了當天需要的花精是向日葵。我在嘴裡滴了五滴向日葵花精,20分鐘後便清楚地意識到體內七個脈輪的能量完全平靜了下來;那種情況如同老僧人定,卻無須藉助打坐。雖然是借外力而達到的祥和效果,但是從研究的角度來看,畢竟是個值得探索的奇妙現象。當天晚上11點左右,我準備和衣入睡時,身上的經絡突然起了變化。按照瑜伽系統的說法,人體的經絡大約有七萬二千條,甚至有人以更誇張的統計方式,聲稱人體總共有七億零二千條經絡。總之,那天晚上我所有經絡系統的次原子能量突然同時振動了起來。我意識到自己接通了一個巨大的能源,身體的溫度升高到大汗直流的地步。我這個虛寒體質的人從來沒流過這么多汗,眼前發生的這個詭異現象實在太令我震撼了。我懷著狐疑的心情從床上坐了起來,將汗擦乾淨之後,仍舊回到右側臥的姿勢,準備以不執著的精神讓自己安然入眠。沒想到睡了沒多久,意識仍然非常清醒之際,我突然毫無預警,也完全無法控制地進入了一團高速鏇轉的渦流中。我的眼睛當時是緊閉的,但是閉著的雙眼竟然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身體、自己的被子,不由自主地卷進了這個速度極快的渦狀能量中。(其實我的身體完全沒有移動,因為這是在內心發生的事。)更詭異的是,接下來我竟然看到幾年前相繼過世的父母,懸立在我的上方,用心電感應的方式和我交流。這段經歷的細節在此不予贅述,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參閱我的繁體字版傳記。多年以來一直企圖以理性方式避免特異經驗的我,徹頭徹尾地被那個事件震懾住了。我心裡清楚促成那次另類意識狀態(alteredstate)的因素,起碼一大半是來自花精的振動頻率,但是其中的機轉原理我並不清楚,因此在第三次回診時我立刻向崔玖大夫提出了我對那個經驗的質疑。崔大夫臉上的表情完全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她說她十多年來的另類醫學治療過程中,曾經因服用花精而轉入內在宇宙的渦鏇能量(universalVOI"texenergy)的求診者,其實有好幾個。她同時告訴我說,如果有機會、有因緣的話,不妨跟她所使用的《花精處方全集》的作者羅伊?馬丁納博士談一談,也許會更清楚這門奇妙醫學的深奧原理。1998年6月15日,崔玖大夫邀請羅伊-馬丁納博士來台灣作一場小型演講,我通知了幾位友人一起參與這次的研討會。從崔玖大夫的口中我得知馬丁納博士過去是一位正統主流西醫,但是才華橫溢的他並沒有被這個受限的醫療體系束縛,而朝著另類醫學的領域發展,更通過禪定進一步地開發了精神潛能。他以自動書記的方式快速地寫下了花精治療處方,卻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將那六個小時內快速記錄下來的文字,整理成一本厚厚的處方全集。眼前的羅伊和崔大夫傳送給我的印象截然不同。他是一位來自牙買加的混血兒,皮膚呈深棕色,身體相當健康,年齡和我一樣大,看起來卻像個三十多歲的人,很穩重。當他開始以深入淺出、幽默十足的方式講解意識的三個層次時,我逐漸觀察到眼前這名講演者竟然連一個字的失誤都沒有。他的身心所展現出來的均衡感,是我此生所見到的極致典範。我心裡想著:怎么可能會有這么平衡而找不到漏洞的人,就算是最高明的演員也辦不到?演講結束之後,在場的友人紛紛表示與會的人數太少,實在太可惜了,因為人們很難得聽到如此平易近人而又深刻的解析。接下來的兩天,崔大夫號召了一些朋友陪伴著羅伊和他的荷蘭女友特里西婭,一同到花蓮太魯閣遊玩。在飛往花蓮的途中,我剛好坐在羅伊旁邊的位置,於是我趁這個機會向他請教花精治療和脈輪之間的關係,以及那次的另類意識狀態背後的原理。羅伊告訴我說,花精一滴到嘴裡,可以在短短十幾分鐘內達到平衡脈輪的效果,他認為我當時全身產生量子共振,其實是接通了高層意識(higherself)的一次殊勝的經驗,但很可惜那次的高峰經驗沒能延續成平原經驗,他很惋惜地對我說,不過語氣是淡然而理性的,顯示出他對自己的高層意識經驗也是以不執著的態度來處理的。接下來的一天裡發生了一件奇特的事。晚餐過後我先離席,留下羅伊和特里西婭一干人繼續用餐。我剛剛推開玻璃門準備乘電梯時,羅伊從我身後拉住了我的手臂。他說這次能見到我,對他而言可以說是一次重要的治療經驗,因為他在二十幾歲時曾經交往過一位中國女友,那個女孩離開他時曾深深傷了他的心,多年來那個傷口還沒有完全復原,而我的體形、髮型、相貌和動作,和那個女孩幾乎是一個模子裡塑出來的。看到期我的第一眼他幾乎愣住了,但是很快就意識到自己完全沒有負面情緒,這顯示出那個業力信息已經消解,他再次感謝我帶給他觀照自己的機會,並且從這個經驗印證了“同步智性”(見本書最後一章)的神奇安排。從此以後我們就變成了心靈修持上的道友。他離開台灣後我們繼續通電話、通信,幾個月後我更進一步前往義大利撒丁島,參加他和迪帕克?喬普拉以及佩姬?迪倫(本書內文中提到了這兩位世界知名的治療者)所舉辦的情緒平衡研習營。在研習營中,我親自經驗了這幾位治療者發展出來的情緒平衡方法,其中也包括本書所描述的技巧,以及走炭火來克服恐懼的原始治療途徑。我起先試圖以各種理由推掉走炭火的試煉。我告訴羅伊,研習營結束之後我回台灣還有許多演講活動,如果燒傷了腳,那所有活動都得開天窗。但是羅伊堅持要我嘗試一次。他打趣地說:“你在過去世里搞不好是個曾經被燒死的女巫,最好利用這次機會解決掉你對火的恐懼。”當時我的指導員是一位來自荷蘭的有氧舞蹈老師,一位非常熱情而真誠的紅髮女郎,她為了減低我的恐懼,決定陪伴我一同過火,結果因為分了心而她燒傷了腳底,我卻毫髮未傷。此事令我十分內疚,但也印證了以平衡無懼的情緒過火,確實是不會受傷的。當時參與研習營的學員中有一位義大利籍女性按摩師,她略帶脫線的中性人格立即吸引了我的注意,後來我們也成了好友。她告訴我,羅伊所採用的情緒平衡技巧她已經沿用了多年,而與會的人士也都是數次回營的老學員了。她覺得這個方法確實管用,但是必須結合佛家覺察自我的智慧,才不會流於一種機械化的治療技巧或自我合理化傾向,這也是我深有同感的一點。同時還要提醒讀者,在自我肯定和自我接納的療程中,一定要佐以真誠而深刻的自省,如果缺少了自知之明的洞見,自我接納和自我肯定將變成最大的逃遁,而“現實是我們製造出來的”新時代觀點,也會流於超個人心理學家肯?威爾伯所說的自我膨脹和靈性自戀主義,這也是讀者必須深切關注的靈修議題。翻譯羅伊的這本書,令我產生了深刻的觸動,他真的是一位對大眾心理及人性有精微洞察的醫者,但願每一位讀者都能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治療,把障蔽住愛的情緒業力轉化成喜悅與光明。

精彩書摘

未解決的情緒:自由基能量我們的生活往往奠基於理性以及一般常識,真理卻不傾向於這兩者。——蒂莫西·弗雷克(TimothyFreke)《禪的智慧》(ZenWisdom)要想理解情緒平衡的概念,我們必須先了解情緒的真面目。情緒是被我們詮釋成“愉快”或“不愉快”等特定刺激的種種反應。我們傾向於將各種層次和不同程度的感受,歸類為兩大相反的類別:黑或白、好或壞、全是或全非,否則我們會覺得它們含糊其辭,難以確定。接著,我們的情緒會依據我們對周遭世界的詮釋來導引行為。然而問題往往出在情緒的出現並不是有意識的,它們的反應乃是過去的經驗所塑造的模式。能夠將現在與過去聯想到一起,或許是一種有利的生存機制,不過大體說來,這項能力並未對我們做出最好的服務。每當新的經驗引發了舊有的情緒,我們就可能受到它的挾持與控制而不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如果我們失去了心愛的人,面臨危險、親密或任何一種人際關係,我們很可能會以一種或多種方式回應:恐懼、緊張、失望、嫉妒、擔心、內疚、厭倦、歡欣、焦躁不安、挑剔諷刺、猜忌多疑、得意忘形、快樂、無拘無束、充滿喜悅、狂熱與希望,或是感恩。我們的舉止反映了上述的以及其他的情緒。舉例來說,如果你身陷於交通阻塞中而不是正在閱讀一本書,難道你的行為不會有所不同嗎?如果你剛剛贏得一筆為數不小的樂透獎金,你會如何呢?或者你和另一半爭吵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回到公司上班,又將會如何呢?我們所有人的行事風格幾乎都不一樣,因為情緒就是我們行動的基礎。假沒你遇到一個陌生人,譬如超市的收銀員毫無理由地向你大吼,而且態度又不公平,你會做何反應?我們許多人的反應都源自過去未解決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高度個人化的。以我剛剛敘述的那個狀況為例,少數民族的人可能會立即做出反應,依據他們以往的經驗將其詮釋為種族歧視。基於每個人的性格或是對以往受苦程度的不同認知,有人可能會反應激烈,有人或許會寄一封抱怨函給超市經理,讓這位收銀員受到申斥或解僱,但也有人選擇再也不到這家超市購物,避免未來的任何接觸。所有的這些反應都取決於當事人在事發時的情緒與心理狀態。有些人或許會假設收銀員有個糟糕的一天,因此這件事非關個人;有的人則會有很長一段時間耿耿於懷,忿忿不平。我們的反應並不是出於清醒的選擇,因而可能深深陷在盤鏇上升的負面情緒與思緒——所謂的“殺人套索”(killerloop)——之中。人們常問:我們如何才能管理我們的情緒,而不被它們所主宰?答案是我們必須培養情緒平衡的品質,學著解決並改變熟悉的情緒與行為模式。平衡情緒是一種能力,你必須以不壓抑的方式辨識、認知、接納並協調你的情緒。情緒可以指點我們正確的方向,幫助我們做出更恰當的選擇。除了受到情緒控制之外,我們也可以學習利用情緒,作為生存和成功的動力。畢竟,解決源自過往的情緒,確實能帶給我們更多的自由。表達與壓抑讓我們更深一層地檢視情緒的本質。情緒屬於我們的“情感製品”(heartware),也可說是感覺狀態;理性則是我們的“硬體器材”(hardware),或是神經線路。當身體裡的情緒和理性不平衡時,顯現於外的結果就是壓力。壓力就是情緒被緊鎖在身體裡,無法在它的能量通道中自由流動。一如我先前所敘述的,情緒往往跟我們的某個特定知覺聯結在一起,而知覺的起因或刺激則不必然與其所導致的情緒相關。這種種的知覺是跟中樞神經系統的電子化學反應相連的能量,而電子化學反應又是次於能量的一種活動。每當我們經歷一次情緒波動,就有一股聚集的(或是潛在的)量子能量需要得到疏解。換言之,不論原因為何,情緒能量需要方向、流動和行動。如果善於處理情緒能量,會帶來極大的改進。體驗種種情緒是一回事,表達情緒並任由情緒原有的能量自然地流動或消耗,則是另一回事。情緒驅使我們採取行動,比如說,逃避、面對或表達等。情緒的表達,譬如哭泣或大笑,這兩者都可以釋放緊張和壓力。我們所面對的兩難是,宣洩情緒並不是永遠可行的事。某些情緒衝動可能導致社會無法接受的行為,像是打人、偷竊、強暴或是種種幼稚的行徑。可是我們每個人所認定的可以接受的行為,其實也是我們信念的產物。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壓抑特定的情緒,以便融入父母為我們製造的窠臼中。壓抑情緒的方式有五種:·否認(不承認某種感覺)·講理(脫離個人真實的感受)·大事化小(將事情淡化)·正向思考(有可能包含上述三種形式)·抗拒(不接受)為了理解我們在壓抑情緒時對自己的能量造成了什麼影響,我們必須進一步了解能量的循環和流動。中國人在五千多年前就開始運用針灸的醫療技術了。它根據能量(也就是所謂的“氣”)的原理來進行治療,通過人體數百兆個細胞與組織,沿著複雜的經絡系統(或者是能量線路)傳送能量或氣。因製造氣的器官不同,這些氣或能量的本質也出現差異。舉例來說,肝能量和腎能量的振動頻率顯然是不同的。針灸醫師也區分出五種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他們說明氣的本質與周遭的大自然有關。由於。腎和膀胱的能量具有寒性、韌性與柔順的本質,因而被比擬為“水”;肝和膽的能量比較有彈性,無法預測,而且擁有快速改變的特質,因此被比擬為“木”(木同時也代表生長萌芽與幼株的特質)。針灸只是中醫的一部分,除了這些基本原則,我們還可以從傳統中醫學習到一個最有意思的觀念,那就是中醫師看待能量、情緒與身體之間的關聯。中醫師通過數千年所發展出來的細心而嚴謹的觀察,確定情緒對體內流動的能量有直接的影響。他們注意到,特定形式的情緒會影響到不同的腺體和器官——有時變得更好,有時變得更糟。自由基能量如果情緒沒有得到適當處理,就會變成無法控制的能量形式,我稱為“自由基能量”(freeradicalenergy)。它類似於高度反動的自由基分子,一種因缺少維生素C之類的抗氧化物而導致的新陳代謝毒素。未解決以及壓抑的情緒特別具有摧毀性,會影響到與它們對應的器官及組織。以下是兩個例子:長期不恰當地處理沮喪抑鬱的情緒,可能導致膽結石或其他膽囊疾病。研究證實,嘗試種種節食減重辦法的肥胖婦女,要比完全不曾減重或未參加過體重控制班的肥胖婦女,有更高的膽結石發生率。我認為其中的關鍵就是沮喪抑鬱。長期的焦慮與擔憂影響了胃經,可能導致胃潰瘍與胃炎。根據最新研究顯示,擔憂會對免疫系統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使我們容易感染疾病。近年來,胃癌被證實與幽門桿菌(Helicobacterpylori)有關,但是能夠用抗生素成功地治癒。然而在傳統的西方醫學界,卻從未提及胃癌的潛藏病因:一開始我們為什麼會對幽門桿菌缺乏抵抗力?假設東方醫學已經正確地觀察到情緒與能量之間的關聯,那么在西方科學中,這種關聯是否有任何證據呢?迪帕克·喬普拉博士以最新的醫學研究復興了古代的知識,他提到了所謂的“量子機制身”(quantummechanicalbody)。根據他的學說,這是一種智慧網路,會對我們最微細的想法與情緒做出立即反應。它並非僅限於時空里的某個地方,而是更為全面性的、往各個方向延伸的意識場(field)。也許你可以覺知到自己的量子身,卻沒有辦法看到它,因為它完全是由意識場的微弱振動與波動產生出來的。我們稍後將談到如何調準量子空間的主題。這裡特別要強調的重點是,當我們提到振動時,我們說的是一種能量原則。能量遵循一些簡單的法則,其中之一就是能量是不會消失的,它可以改變形式或是變成物質,但是它無法消失,永遠會留下記憶或是能量場。在我們這個時代,另一位重要的開拓者是威廉·蒂勒博士(Williamtiller,Ph.D.)。他是全世界研究物質結構的權威人士之一,過去30年來任教於史丹福大學物質科學系。有人說,蒂勒是科學界的下一個受因斯坦,因為他從愛因斯坦不得不終止的地方繼續研究,發現了信息可以穿越超空間的範疇而比光速跑得更快。這個革命性的模式將科學帶入了一個全新的層面。蒂勒在《科學與人類的轉化》(ScienceandHumanTransforamation)一書中,探究了微妙的能量與意識。他的研究涵蓋了多種領域——譬如順勢療法、瑜伽、氣功、禪坐以及雷射,其中的一種觀點是:信息影響了物質,而情緒也是信息的一種。這就是針灸醫師何以能利用腺體在身體裡傳送能量的原因。換句話說,情緒本來就充滿了能量,如果這些能量無法遵循正當的途徑,便可能對我們產生害處而轉變成自由基能量。情緒與免疫系統許多科學研究都在處理有關情緒與疾病、情緒與治療以及情緒與長壽的關聯,研究的結果證實了我剛才描述的觀念。然而這些關聯是如何運作的呢?在西方社會的十大死因中,心臟病名列前茅。有許多風險因子和心臟病有關,包括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以及血液中的高膽固醇,然而最主要的風險因子卻不是上述這些,而是不滿意、不快樂、抑鬱沮喪和憤怒。這些不平衡情緒的自由基能量,被認為是最有可能致命的。肝臟與膽囊在膽固醇與脂肪的新陳代謝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過高的膽固醇指數和脂肪含量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這是判斷心臟疾病的症候。目前西方科學業已證實,壓力會導致膽固醇指數上升。研究發現,每天的緊張和精神沮喪與膽固醇的大幅躍升有密切關係。就像前面所說的,中醫認為肝和膽的能量是木能量,木生火(心臟),而當木因為失望或沮喪的情緒而變“澎”的時候,身體裡的火就變弱了,無法維持它本身的能量。膽固醇變得混亂不僅僅是飲食營養的問題,它也是情緒不平衡造成的。醫藥界每年靠著降膽固醇的藥物賺進數十億美元,卻從未暗示過真正的潛藏原因。第一本關切心臟病與情緒的指標性著作,是由心臟病專家邁耶·弗里德曼醫學博士(MeyerFriedman,MD)以及雷·羅森曼醫學博士(RayH.Rosenman,MD)合著的《A型行為與你的心臟》(TypeABPhaviorandYourHeart)。他們發現,被歸類為A型人格的人,是罹患心臟病的高危人群。而講話快速的人則有成為工作狂的傾向。他們自動自發、積極進取,盡一切可能以最少的時間達到最大的效用。“時間就是金錢”和“贏就是遊戲的代號”,是他們的處世格言。他們喜歡辛勤工作,並發明了“午餐會報”;他們吃飯快,開車快,通常總是匆匆忙忙,即使和自己的孩子玩遊戲,他們都沒辦法放鬆下來。這就是為什麼A型人格是由競爭性快樂(第一個意識的層次)所驅動的辛勤工作者的原因。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讓他們耗費了大量的努力與能量。對於A型人格的人來說,幸好這種性格模式並不是天生的缺陷,而是可以改變的一種習得的行為模式。A型人格最重要的特徵是很容易生氣和不耐煩,這些情緒是事業的推進能量,在企業界裡非常普遍,但同時也製造出一大堆的壓力和緊張而損害了身體。重要的是,積極投入工作或帶有時間緊迫感,都不是心臟病的元兇,關鍵因素乃是敵意。由威廉斯博士(Dr.Williams)和他杜克大學(DukeUniversity)的同事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測評了超過四百位受測者的敵意與A型行為之間的關係,並且進行了有關動脈粥樣硬化(心臟動脈阻塞)的測試。受測者當中,敵意項目得分高者,70%有動脈粥樣硬化現象;相較之下,敵意項目得分低者,有心臟動脈阻塞現象疇,則占一半。這項發現清楚地顯示了心臟疾病的成因之中,敵意比任何A型行為模式更為致命。在其他類似的研究報告中,擁有高度敵意者通常比低敵意擁有者,高出了六倍的心臟病發病率。這些研究最令我感興趣的是.他們所測量的敵意基本上反映出對人類天性和動機缺乏信任。敵意奠基於“人性本惡”的信念,以及別人會評斷、欺騙和苛待你的自我實現式預言,這是非常具有壓力且損害心臟的態度。在下一章里,我們將徹底檢視何以信念會成為自我實現式的預言。在中醫里,A型人格屬於陽木型。針對這種人格所採用的平衡情緒技巧,就是要調整他們的腳步,讓他們以更直覺的方式(不是衝動的當下反應,而是學習如何傾聽),從辛勤地工作轉變為聰明地工作。陽木型的人一旦成功地轉化,如開始減緩吃東西的速度,耐心地排隊或等候交通阻塞,說話放慢而且真正能傾聽,就會變得比較不自我中心了。陽盛的情況借著陰性的治療而得以平衡。無論是表現在外或壓抑在內的敵意,都是源自於弱木的能量,而這勢必會影響具有這種情緒的人。陽木型的人最佳的治療方式就是禪坐、氣功、太極拳、瑜伽、在大自然中散步、聽音樂、詠唱聖歌以及進行其他形式的放鬆。直接接觸肉體,如按摩、擁抱、撫慰以及人際互動,也都是很好的紓解心臟壓力的良方。生命的腳步一旦平靜下來,陽木的反應就變得不那么情緒化,而可以從第一層的意識轉移到第二層。對心臟最好的補救之道就是放下和接納。在日本,這種狀態叫做“沒法子”(shoganai)。你在沒法子當中,接受自己無法改變的事,對能夠影響的事則採取行動。稍後,我將會介紹特定的針灸點,結合明確的自我肯定來鎮定陽木能量。這些情緒平衡技巧能夠幫助我們維持心臟的健康。癌症是人類另一個主要的殺手。哈佛醫學院(HarvardMedicalSchoo1)教授瓊·博里森科醫學博士是心理學家兼細胞生物學家,她與一群醫生合作,探究性格與癌症之間的關聯。她在研究中發現,癌症病人通常和父母關係不良。此外,巴爾的摩馬里蘭醫學院(MarylandSchoolofMedicinesinBaltimore)人類心理學研究中心的詹姆斯·林奇博士(JamesJ.Lynch,Ph.D.)發現,獨居者有較高的生病幾率,而且容易英年早逝。他確立了癌症與孤獨之間的關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